赵凤玲
目标探究并分析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保守性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不同切口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过程中采取传统切口处理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手术过程中采取在输卵管系膜处做输卵管线形切口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卵管畅通情况以及手术后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卵管畅通情况以及手术后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保守性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在输卵管系膜处做输卵管线形切口的方式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同时也能够使手术的操作难度降低,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姜淑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小儿推拿对促进支气管肺炎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n=47)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47)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用推拿保健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康复时间、并发症与家长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2.13%<14.89%),实验组家长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推拿保健法,可促使患儿病情快速好转及康复,还可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组别分类按照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对照组(50例)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的护理方法是整体护理,比较治疗过程中的各个指标.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结论 通过整体护理对进行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有非常明显的降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运用到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4年11月到2017年8月干休所接收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1例患者施以阿司匹林,组二51例患者施以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疗效、卒中量表(NIHSS)总分、血脂情况.结果 组二患者的治疗疗效、NIHSS总分、血脂情况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辅以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能够让患者的神经功能极大地好转,并促使血脂下降.
作者:吴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的患者7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气为两组,其中治疗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则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符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阻断血流时间改进延长至2 h,之后给予尼卡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一下大鼠的脑梗死的面积和镜下的细胞凋亡的程度,用显微计数尺对大鼠的海马CA1区面积为1 mm范围内正常的神经元以及凋亡神经元进行计数.从而探究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孟茜;吕晓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伴随生活越发的现代,在控制传染病层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在世界层面广泛的蔓延.首先面对其冲击的为欧美的发达区域和国家.对西方区域而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可以方式防治心血管层面的疾病,限制了诸多发大区域以冠心病为例的心血管病死亡率的提高,对我国而言,在近段时间之中,其心血管层面的疾病正式逐渐的提高,特别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发展为我国人口死亡首要原因,在住院和门诊中其经常可以看到脑血管病、冠心病.伴随科技的发展和全新技术的落实,在筛查、预防、治疗、诊断心血管病层面的费用持续的提高,其开始发展为医疗改革的主要难点.由此,对我们而言,需要具备恰当的策略,明确清晰的头脑,更好的面对该挑战.
作者:陈太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探讨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50例,随机划分为25例对照组与25例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选择硫酸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更优,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治疗,采取硫酸镁治疗,能够改善心肌梗塞症状,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付开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基于北京天坛医院数据共享,无糖尿病史者均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入院时、14±3天、90±7天、1年±7天空腹血糖(FPG),监测随访及终点事件.结果 糖尿病前期者471名(37.5%),初诊糖尿病者539名(43.1%).根据FPG、2hOGTT和HbA1c,伴糖尿病前期分别为118(9.4%),290(23.2%)和314(25.1%),伴初诊糖尿病分别为138(11%),370(29.6%)和365(29.2%).单纯依赖FPG诊断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漏诊率74.9%,糖尿病漏诊率74.4%.结论 绝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糖代谢异常,2hOGTT和HbA1c标准可检测出大多数伴糖代谢异常者.
作者:何静远;胡琨;石秋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法.结果 6 min步行实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观察组大于对照组,Ⅰ级心功能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缺血心肌及心功能,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及步行能力,提升疾病疗效.
作者:侯建淼;曹晓云;谭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所有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75.86%,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桑栎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监护室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探讨相应可行的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的收入的新生儿180例,其中90例进行新生儿监护室传统安全管理模式,视为传统组;其余90例通过应用安全警示标识实施新生儿监护室预见性风险防范管理,视为警示组.对照观察两组新生儿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情况,以及调查其家长对新生儿监护室安全隐患防范管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经对两组新生儿发生的体温偏低、坠床、脱管、压伤、误吸呛、感染咳及呼吸暂停等不安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安全警示标识以进行预见性风险防范管理,对不安全事件的预防有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系数,并提升安全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国先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讨论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溶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并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至18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的几率和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实验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积极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一周后对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溶栓再通率、住院天数、有效率、心功能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溶栓再通率、住院天数、满意度、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溶患者的治疗效果,瑞替普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获得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临床应用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作者:邢福艳;潘春梅;范丽平;管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冠心病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术后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能降低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
作者:袁彬;冯凯;沈巍;邱炜炜;季小波;蒋敏勇;黄辉;高永兴;祝兴超;薛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效为93.33%,心率为(76.85±10.21)次/min、收缩率为(103.52±10.22)mmHg、左室射血分数为(47.06±7.45)%,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1年后、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96.67%(29/30)、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和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水平,近远期疗效均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普及推广.
作者:董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变化、血压变化、护理满意度.结论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会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血压指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两种降压药物短期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以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氨氯地平治疗,缬沙坦治疗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的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发展和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效率和价值.
作者:景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了解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与健康危害行为状况,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及有效教育途径.方法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濮阳市初中和高中学生共计1680名.参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调查问卷》及《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检测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核查,SPSS 17.0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632份,问卷有效率为97.14%.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健康知识素养、健康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3.59%、28.17%、12.37%、14.3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父母学历对被调查学生的部分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学生健康素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13.59%,已达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的工作目标.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相对较低;濮阳市青少年具有健康危险行为,与其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学校应有效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基本技能.
作者:李占霞;张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整体性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行整体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董梅;张国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