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郭鹏

关键词:心肌梗死, 多层螺旋CT, 诊断
摘要:目的 对心肌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37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层螺旋CT应用下的诊断情况总结.结果 37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下,有心肌内低密度区表现,且有其他间接征象表现.结论 心肌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应用效果显著,且可对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准确判断,应在临床诊断中就进行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病例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心率(慢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慢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病例组的较稳定,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5.6%,病例组患者的95.6%较优,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病例组患者的4.4%较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患者的心率明显趋于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更具有安全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宗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0月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8)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n=28)在此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组间疗效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gG、Integrinβ6、P16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IgG、Integrinβ6(整合素β6)、P16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IgG、Integrinβ6、P16在55例胶质瘤和2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IgG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gG、Integrinβ6、P16的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胶质瘤中IgG与Integrinβ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IgG与P16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胶质瘤中P16低表达,IgG、Integrinβ6高表达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绪美;徐政秀;张燕;陈敏;李晓蕾;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克山病区2011~2016年高血压发病动态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克山病病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情况,为当地居民的高血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作为调查点,2011~2016年,每年选择16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体格检查了解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 5年以来共调查了16岁以上的人群共4233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156,年平均患病率为27.3%,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1.2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结论 2012~2016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非克山病病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克山病区乃至广大农村地区的高血压病预防与治疗应得到高度重视.

    作者:庞瑞发;张久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程序式功能锻炼表应用于起搏器术后患者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程序式功能锻炼表应用于起搏器术后患者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95例实施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7天、1、3、6、12个月抽取患者复查血浆D-二聚体,观察记录本组患者术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经术后7天、1、3、6、12个月随访,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与颈肩痛、肩周炎等并发症情况;结论 程序式功能锻炼表应用于起搏器术后患者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将采取常规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常规治疗同时予以保健措施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的发病率,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予以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降低了患儿的发病率,避免了疾病大面积传染,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郝秀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检验结果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检验结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检测其血清标志物,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HBsAg、HBeAg以及抗-HBc的阳性率是27.0%;HBsAg、抗-HBe以及抗-HBc阳性率21.0%.结论 检测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有利于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常规组,各30例,给护理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叶芳;汪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与鉴别的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实验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实验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将其中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5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检验.对患者血清中肌红蛋白含量、肌钙蛋白Ⅰ含量、肌酸激酶含量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上述指标含量均较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方格星虫药理学活性的研究概况

    目的 总结归纳方格星虫近几年的研究概况.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等手段查阅资料,对方格星虫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汇总.结果 方格星虫为药食两用之品,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使得其具有多重药理学活性.结论 方格星虫作为海洋药用动物,广泛的药理活性有助于对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永祥;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卒中单元模式下中医护理综合体系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中医护理综合体系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实施传统中医护理管理)和观察组124例(实施卒中单元模式下中医护理综合体系管理).结果 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饮食和药物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该体系管理能够使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以及对中风相关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提高其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常丽;张淑美;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的观察探述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排查,选取其中34例合并焦虑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再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时,再进行抗焦虑和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抗心绞痛方法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观察组数值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桂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探究

    目的 探究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了解气象变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6月6日~2015年6月5日期间,在医院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客户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对其心脑血管病例报告卡的分析,结合气象台所提供的平均气温、高气温、低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等等气象要素,运用计算机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气压、气温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发病情况具有紧密关系,尤其在春季,此发病率高.但是其余季节相对而言发病差异不明显.尤其老年人,对于季节的敏感程度更高,气象因素对其影响为明显.结论 气象因素的变化将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病情的严重化,甚至恶化,高温、高压,或者天气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极为明显.

    作者:赵云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述穴位疗法缓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穴位疗法对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白血病患儿86例,将他们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接受常规的化疗治疗以及治疗后的常规止吐方法 ,研究组在接受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疗法的止吐方法 ,观察患儿化疗后胃肠道的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胃肠反应现象较剧烈,呕吐现象较严重,研究组的患儿胃肠道反应较轻.结论 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后采用穴位疗法效果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作者:袁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治疗的98例心血管内科疾病(心率失常)患者,将其平均分组,即49例汤药组和49例对照组,汤药组采用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西药(普罗帕酮片,口服)治疗.基于两组基础情况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可比性治疗,进而经统计学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的终疗效.结果 通过对两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终疗效的比较检验,发现汤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95.92%:81.63%),其差异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尤为明确(P<0.05).结论 采用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明显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降少西药造成的毒副反应,值得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赵立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7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快通道心脏麻醉措施进行,对照组使用常规麻醉方法 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阻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脏手术的患者使用快通道心脏麻醉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尿液潜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两种尿液潜血检测方法 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5月就诊者尿液样本210份,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分析尿液潜血结果 并讨论结果 原因.结果 尿液分析仪尿检呈阳性的有61例,呈阴性的有149例,阳性率为29.05%;显微镜检验呈阳性的有69例,呈阴性的有141例,阳性率为32.86%.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 差距大约为2%~3%,差距不明显,但为提高检测精度可以采用两个方法 结合使用.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予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万昌;叶俊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议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300例急诊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急诊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后,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在急诊患者治疗护理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提高,能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魏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维彩超联合SWE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就二维联合SWE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意义作以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78例的二维彩超+SWE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二维彩超、SWE检查对乳腺癌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前述两种检查联用所达到的敏感性(P<0.05),SWE对乳腺癌的特异性明显优于二维彩超(P<0.05),二维彩超+SWE检查乳腺癌的准确性高,SWE次之,二维彩超差(P<0.05).结论 二维彩超联合SWE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颇高,两种检查方法 联用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利于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多加推广应用.

    作者:杨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