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病例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心率(慢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慢心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病例组的较稳定,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5.6%,病例组患者的95.6%较优,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病例组患者的4.4%较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患者的心率明显趋于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更具有安全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宗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7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姜少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 统计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0月期间给予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治疗96例,在置管成功、失败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首次成功57例,二次成功29例,三次成功6例,失败4例,其中误入动脉3例,总成功率95.83%.在92例成功置管的使用过程中,留置时间7~32天,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占3.26%;脱管2例,占2.17%,堵管6例,占6.52%;总并发症为11.96%.结论 为达到早期给予有效的循环血量补充,积极给予使用抢救药物,方便临床科室用药,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无疑是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可靠方法 .由于其定位明确,摆放体位方便,容易固定,方便护理,且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通常作为几种深静脉置管方式的首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一线临床推广.对其常见问题的分析供大家借鉴.
作者:刘小路;李深广;郑军;刘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脑血管意外患者伴发精神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与研究.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脑血管意外后发生精神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研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在脑血管意外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治研组患者帕罗西汀药物治疗,而给予对照组患者安慰剂,对比治疗前后精神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并研究分析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情况.结果 治研组患者于帕罗西汀治疗后,其精神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评分与精神抑郁自评量表(SDS)平均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性改善,其组内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意义显著(P<0.05);并且治研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也尤为显著(P<0.05).结论 在积极防治脑血管意外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及精神情绪的疏导,辅以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大力支持,适当应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治疗,以及时有效地促进脑血管意外患者全面康复.治疗研究表明,帕罗西汀为一种有效改善脑血管意外后精神焦虑抑郁症状的治疗药物,可在临床中施以广泛应用.
作者:刘淑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归纳方格星虫近几年的研究概况.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等手段查阅资料,对方格星虫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汇总.结果 方格星虫为药食两用之品,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使得其具有多重药理学活性.结论 方格星虫作为海洋药用动物,广泛的药理活性有助于对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永祥;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辛伐他汀并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变化.结果 经6周治疗后,患者血浆hs-CRP、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对比治疗后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并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症hs-CRP,有利于抑制炎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汪睿;叶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以32例心脏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脏猝死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其意义.方法 本研究以32例我院收治的心脏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临床急诊抢救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其临床意义.结果 本研究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90.62%(29/32),抢救成功的患者其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相关临床指标均恢复正常,平均抢救时间为(27.80±0.92)min,平均血压为(135.41±3.44)/(82.16±1.09)mmHg,平均心率为(70.19±2.81)次/min,其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结论 对心脏猝死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刚;陈小凤;孙守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治疗的98例心血管内科疾病(心率失常)患者,将其平均分组,即49例汤药组和49例对照组,汤药组采用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西药(普罗帕酮片,口服)治疗.基于两组基础情况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可比性治疗,进而经统计学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的终疗效.结果 通过对两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终疗效的比较检验,发现汤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95.92%:81.63%),其差异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尤为明确(P<0.05).结论 采用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明显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降少西药造成的毒副反应,值得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赵立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就二维联合SWE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意义作以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78例的二维彩超+SWE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二维彩超、SWE检查对乳腺癌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前述两种检查联用所达到的敏感性(P<0.05),SWE对乳腺癌的特异性明显优于二维彩超(P<0.05),二维彩超+SWE检查乳腺癌的准确性高,SWE次之,二维彩超差(P<0.05).结论 二维彩超联合SWE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颇高,两种检查方法 联用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利于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多加推广应用.
作者:杨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研究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7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快通道心脏麻醉措施进行,对照组使用常规麻醉方法 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阻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脏手术的患者使用快通道心脏麻醉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通过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具体应用.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健康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将根据高血压病情再分为I期、Ⅱ期和Ⅲ期,并通过散射比浊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尿转铁蛋白水平、尿α1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上均有所提升,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上升,其中,I期患者的尿α1微球蛋白高于对照组,Ⅱ期和Ⅲ期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转铁蛋白水平、尿α1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肾损伤诊断具有积极效用,有利于提高阳性率检测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医哲学文化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中医哲学文化图示的基本内涵,探讨相应的中医英译策略,以期更好地为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做贡献.
作者:罗珠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两种尿液潜血检测方法 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5月就诊者尿液样本210份,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分析尿液潜血结果 并讨论结果 原因.结果 尿液分析仪尿检呈阳性的有61例,呈阴性的有149例,阳性率为29.05%;显微镜检验呈阳性的有69例,呈阴性的有141例,阳性率为32.86%.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 差距大约为2%~3%,差距不明显,但为提高检测精度可以采用两个方法 结合使用.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康复护理,对两组恢复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对显著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2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影响因素以及哮喘控制等调查问卷,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调查问卷后,135例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佳,105例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差.支气管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与治疗依从性成正比.结论 对影响患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吸入糖皮质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控制.
作者:王茀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方案的整改,为患者的救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进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为我科室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120例.将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中,心肌疼痛10例,心律失常14例,心源性休克4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肌疼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人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探究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对保障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文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儿科急诊输液患儿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分析其效果.方法 将儿科急诊输液的118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管理,分别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对照组)和儿科输液安全管理措施(研究组),分析两组患儿发生反复穿刺率、针头脱出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数据统计学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反复穿刺率、针头脱出率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系显著(P<0.05).结论 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常常会发生危险,对儿科急诊输液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中风险的发生,减少反复穿刺率和针头脱出率,使得患儿及家属对医疗和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检验结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检测其血清标志物,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HBsAg、HBeAg以及抗-HBc的阳性率是27.0%;HBsAg、抗-HBe以及抗-HBc阳性率21.0%.结论 检测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有利于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患者收入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1月,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7)和观察组(n=37).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观察组的75.68%(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通心络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徐天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实验教学改革中教法与师德,促教学内容更加条理化且,现将教学改革内容、效果反馈综述如下.
作者:徐维;李青霖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