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智;刘辉
目的 对心肌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37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层螺旋CT应用下的诊断情况总结.结果 37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下,有心肌内低密度区表现,且有其他间接征象表现.结论 心肌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应用效果显著,且可对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准确判断,应在临床诊断中就进行推广.
作者:郭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程序式功能锻炼表应用于起搏器术后患者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95例实施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7天、1、3、6、12个月抽取患者复查血浆D-二聚体,观察记录本组患者术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经术后7天、1、3、6、12个月随访,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与颈肩痛、肩周炎等并发症情况;结论 程序式功能锻炼表应用于起搏器术后患者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实验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实验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将其中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5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检验.对患者血清中肌红蛋白含量、肌钙蛋白Ⅰ含量、肌酸激酶含量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上述指标含量均较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9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进行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较之对照组(73.91%),显著高于后者(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奥拉西坦联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疗效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晓岐;严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儿科急诊输液患儿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分析其效果.方法 将儿科急诊输液的118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进行管理,分别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对照组)和儿科输液安全管理措施(研究组),分析两组患儿发生反复穿刺率、针头脱出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数据统计学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反复穿刺率、针头脱出率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系显著(P<0.05).结论 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常常会发生危险,对儿科急诊输液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中风险的发生,减少反复穿刺率和针头脱出率,使得患儿及家属对医疗和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通过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具体应用.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健康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将根据高血压病情再分为I期、Ⅱ期和Ⅲ期,并通过散射比浊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尿转铁蛋白水平、尿α1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上均有所提升,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上升,其中,I期患者的尿α1微球蛋白高于对照组,Ⅱ期和Ⅲ期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转铁蛋白水平、尿α1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肾损伤诊断具有积极效用,有利于提高阳性率检测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7月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耿甄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介入术治疗神经内科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临床收治的46例脑部血肿患者,按照其到院领取挂诊单上数字的单双号,对单号组患者施用微创介入手术进行脑部血肿的清除治疗,而对双号组患者则采用保守药物消血肿治疗.结果 单双号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经微创介入手术进行脑部血肿的单号组总疗效率为95.65%(22/23)明显高于双号组的73.91%(17/23),统计学差异性明确(P<0.05).结论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能够更加直接、快速、有效地清除患者的脑部血肿,值得临床神经内科在治疗脑部血肿患者时大力推广.
作者:任间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在中风偏瘫患者联合应用康复治疗与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搜集在我院治疗的中风致偏瘫患者70例,据治疗方式差异分成两组,单治组35例,联合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总值与单治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单治组,P<0.05.结论 在中风偏瘫患者联合应用康复治疗与中医针灸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孙履东;张晓红;陈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妇幼保健工作中进行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妇幼保健科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占15例.一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普通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研究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幼保健工作中进行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康复护理,对两组恢复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对显著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穴位疗法对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白血病患儿86例,将他们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接受常规的化疗治疗以及治疗后的常规止吐方法 ,研究组在接受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疗法的止吐方法 ,观察患儿化疗后胃肠道的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胃肠反应现象较剧烈,呕吐现象较严重,研究组的患儿胃肠道反应较轻.结论 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后采用穴位疗法效果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作者:袁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患者收入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1月,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7)和观察组(n=37).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观察组的75.68%(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通心络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徐天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6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观察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在HBV-DNA阴性情况、谷丙转氨酶正常以及总胆红素正常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李宁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50例,对其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中出现不良反应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荨麻疹、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以及皮疹等,占48%(24/50),其次是腹泻、腹痛、呕吐、恶心,占24%(12/50),静脉炎、心悸,占18%(9/50);滴速过快是不合理给药主要的表现形式,占42%(21/50),其次是给药时间过长,占14%(7/50)、未知过敏史,占12%(6/50).结论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临床应合理的应用抗生素,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丹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7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姜少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骨科、儿科、妇科及肾内科不合理用药的90例案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与临床干预前用药记录进行比对.结果 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干预后,临床用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控制了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减少了药学资源浪费,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后,规范了药师用药行为,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尚智;刘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痒疹是一种好发于四肢伸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皮疹往往多是孤立的丘疹或结节性损害.愈后留以色素沉着,皮疹局部有剧烈的瘙痒,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同,病名不统一,常见的有小儿痒疹,寻常性痒疹,妊娠痒疹,与结节性痒疹等.
作者:王哲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300例急诊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急诊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后,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在急诊患者治疗护理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提高,能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魏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PIC后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术前的IL-6、hs-CRP、NO、ET-1和EDF情况与术后一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前的IL-6、hs-CRP、NO、ET-1和EDF情况与术后一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一年的IL-6、hs-CRP、NO、ET-1和EDF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效果甚佳,可大量临床运用.
作者:乔建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