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馥感啉口服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李建红;金宝志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馥感啉口服液, 炎琥宁注射液,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馥感啉口服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辽源市东丰县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治疗3 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馥感啉口服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如何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研究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内科临床护理的要求质量也随之增高.医院卫生医疗的重要方面就包含临床护理工作,也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本文先分类列出并分析了影响着内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然后结合内科医护工作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能够提高内科临床护理的质量措施,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唐成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观察组组和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23,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均具有治疗价值,但是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明显优于瑞舒伐他汀,安全性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川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与~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水平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冯爱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中药祛风当归饮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4例(占51.06%),显效13例(占27.66%),有效7例(占14.89%),无效3例(占6.38%),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愈14例(占29.79%),显效12例(占25.53%),有效9例(占19.15%),无效12例(占25.53%),总有效率为74.47%.两组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王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昌吉地区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了解昌吉地区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得出结论,昌吉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株为1b和2a型,其次为3b.3a,其中以1b型和2a为主,研究本地区HCV基因分型对HCV感染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芳;王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并房颤临床研究

    目的 使用胺碘酮对重度左心衰并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左心衰合并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入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房颤转复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ALT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9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胺碘酮是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有效的一种药物,其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28例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倪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强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调疏肝络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

    作者:缪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精神疾病激越症状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在精神疾病急性期间内,激越为普遍常见一种症状,特点诸多,包含发病较急、危害性较大以及预测相对困难等等.对于激越症状的精神疾病病例而言,应该进行激越症状的评估,主要的方式为在精神检查基础上的评估、量表评估.依照患者的症状程度各异,相应的实施药物治疗、非医疗性干预等等治疗方案.

    作者:李会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观察调查研究及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 妇产科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心理疏导、药物护理问题及健康教育缺乏等,对于这些问题我院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护理,显著改善了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论 对妇产科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能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易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环孢素A治疗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并且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相关化验指标,观察时间为1年半.结果 23例患者中在治疗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91.3%,1例用药1年时减量过程中复发,治疗1年时完全缓解率91.3%.结论 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对于治疗膜性肾病效果较好,相对副作用发生机率低,常见为肾功能损害,予以减量后肾功能均可恢复正常,可相应减少激素副作用.

    作者:冉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对两组患者分别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对改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马长红;付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液体负平衡应用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符合撤机标准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液体正平衡,观察组行液体负平衡,对比两组应用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日均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欣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老年留置PICC导管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老年PICC置管患者中,能够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MAP、H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宏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析中医整骨手法在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

    现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很重视,也是家长为头疼的问题.

    作者:李存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麻醉术中镇静,观察两者对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可否用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脏外科初次行非停跳冠脉搭桥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P组(丙泊酚组),各18例.术中麻醉维持D组: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7μg/k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P组: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 m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观察指标:(1)分别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锯胸骨时(T2)、前降支(T3)、回旋支(T4)穿钢丝关胸(T5)为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各时点MAP、HR、RPP的变化.(2)观察记录患者在ICU的清醒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3)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的情况,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D组较P组平稳,更易调控.术后苏醒拔管丙泊酚组较早,但两组在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P组苏醒期躁动1例,D组无苏醒期躁动.结论 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心肌的兴奋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中无知晓,可以取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

    作者:蔡鹏举;谢国柱;刘新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