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气中毒病例救治分析

王吉慧;周昌虎;翟丽梅

关键词:光气, 临床特点、皮下和/或纵膈气肿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光气中毒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 本研究中的5例患者其中4例来自一起集体性光气中毒事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动脉血气和血常规、生化等临床资料.结果 症状体征:5例患者其中出现咳嗽5(100%)、咳痰1例(20%),胸闷5例(100%),憋喘5例(100%),头痛、头昏4例(80%),恶心、呕吐4例(80%),发绀1例(20%),肺部湿哕音3例(60%),颈部皮下气肿4例(80%),上胸部皮下气肿2例(40%),纵隔气肿2例(40%).结论 急性光气中毒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呛咳、眼痛、憋喘,重度患者伴有头晕、呕吐.实验室检查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影像学资料提示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及并发皮下气肿和/或纵隔气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病患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无缝隙护理,对两组的心绞痛控制效果、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病患心绞痛控制效果、预后效果都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病患的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有效控制其疼痛发作状况,有助于预后效果的提高.

    作者:付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用药现状综述

    从现阶段来看,CHD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然而药物仍然是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PCI术带来的创伤及痛苦少,疗效可靠,能够短期内恢复.现对国内外PCI术后用药及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研究.

    作者:王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例共2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总体临床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韩婷;王庆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脓毒症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缓解了脓毒症对脏器的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贺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脑血栓护理中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接受优质护理的脑血栓患者作为优质组,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护理指导的4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ADL评分(78.75±10.4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56.64±11.5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红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绞股蓝总苷分散片治疗高血脂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应用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把高血脂患者75例分成2组,均以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展开治疗,36例以常规剂量治疗为A组,40例提高剂量展开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改善程度比A组优越,B组总有效率是95.00%,与A组的77.14%对比较高,且B组无效率、复发率也明显较A组低,两组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大剂量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四肢长管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40)和干预组(n=40),所有患者均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传统组实施传统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四肢长管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时实施手术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月;田晓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显著得到改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期间,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卢乃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对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儿童四肢骨折行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患儿58例,分成观察组(喉罩组)和对照组(插管组),每组患儿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点的MAP、HR以及患儿苏醒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儿插管与拔管时点的MAP、HR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插管与拔管时点的MAP、HR水平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喉罩用于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优点明显,是临床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陈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高血压病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高血压病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对照组(未合并高血压),观察组(合并高血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比较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美托洛尔耐受量;干预前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美托洛尔耐受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合并高血压病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β受体阻断剂耐受量更高,用药后可更好改善左心室重构.

    作者:薛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主动电极置入后心室起搏参数的变化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作者:何蕾;郑永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对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所使用的无创呼吸机联合经营管道雾化吸入糖皮激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指数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呼吸机实行无创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经管道雾化吸入BUD,对照组则应用甲泼尼龙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定时期治疗之后,其病症均有所改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在异常反应的对比当中,观察组患者产生概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佳治疗效果,并且其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努尔麦麦提·如则艾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熄风降压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熄风降压汤对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患者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熄风降压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5.00%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高血患者使用熄风降压汤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得到较好的控制,其安全性高.

    作者:邬文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指标均比对照组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英霞;王新文;于慧艳;张丽娜;于兴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于早期中风偏瘫的患者使用中医的针刺与汤剂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的基础上中医的针刺和汤剂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两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均显著提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的针刺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借鉴与应用.

    作者:高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快速心律失常采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小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适当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比观察组的92.00%要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适当剂量的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张迪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在绝对卧床期间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平均卧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舒适护理干预治疗后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卧床时间上观察组也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给予患者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卧床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芬;闫旭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4月16日~2016年4月16日期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每组患者各5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7/5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心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益气化瘀祛痰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1,P<0.05).结论 临床中对胸痹心痛患者采用中药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