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田晓夏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作者:何蕾;郑永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应用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把高血脂患者75例分成2组,均以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展开治疗,36例以常规剂量治疗为A组,40例提高剂量展开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改善程度比A组优越,B组总有效率是95.00%,与A组的77.14%对比较高,且B组无效率、复发率也明显较A组低,两组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大剂量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药敷贴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及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所研究选自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的慢性及迁延性腹泻患儿82例,将之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41例的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41例的(中药敷贴联合推拿治疗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后5 d、10 d的症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治愈及好转的例数分别为30例(73.17%)、7例(17.07%),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患者为19例(46.34%)、10例(24.39),总有效率70.73%,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 d、10 d的症候积分分别为(4.61±0.57、1.92±0.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8±1.39、3.95±1.06),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改善慢性及迁延性腹泻患者治疗效果为目的,对其采用中药敷贴联合推拿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和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120例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化分组(60例每组),且分别实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活动时间(8.51±1.32)h、首次进食时间(15.27±1.42)h、首次入厕时间(9.42±1.22)h、满意度(9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静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指标均比对照组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英霞;王新文;于慧艳;张丽娜;于兴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BCS患者和正常人中血浆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选取100例BCS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提取血浆.从血浆中利用ELISA的方法检测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BCS患者的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BCS患者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表达较高,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庄银苹;杨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总结人性化服务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即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的同时再增加人性化的服务,而对照组则只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法.后统计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各个方面的数据都比对照组的数据高,换句话说,人性化服务的护理手法结合在传统护理方法中可以大大促进心血管患者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不仅丰富了常规护理的内容,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这也使得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作者:郭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西医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疗效为88.46%,而对照组的总疗效为70.83%,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段喜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次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总结.结果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结论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时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时需高度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上消化道出血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戴成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比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与二者单一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96.0%vs 87.5%、7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法的有效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许雪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洋地黄强心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饭后口服曲美他嗪治疗,2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失眠精神不振、恶性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 研究组对临床症状改善的优良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失眠精神不振、恶心呕吐各1例,对照组发生失眠精神不振1例,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3.3%(10/75),对照组再住院率为21.3%(16/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提高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症状的优良率,且再入院率较低,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丽;刘从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顽固性心衰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中西医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在实验组中达到无效标准的患者的危险性出现降低.结论 对顽固性心衰的患者使用中医理论治疗以及西医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邵永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例共2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总体临床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韩婷;王庆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分别应用氯沙坦与依那普利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76例,并将研究对象分为36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应用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沙坦比依那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与耐受性强的降压药,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作者:濮伟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MRI影像诊断对所有肩锁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RI影像诊断对于诊断肩锁关节损伤的效果.结果 经手术检查或者关节镜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100%;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漏诊率为1.47%,误诊率为1.47%;经MRI影像诊断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97.06%,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诊断对于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以提高诊断率,同时MRI的多方位和多序列诊断,为诊断提供可靠地参照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索文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剖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6月~2017年3月本院门诊接诊的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之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20).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观察两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效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为(84.76±3.14)mmHg、收缩压为(129.86±7.01)mmHg,均明显比对照组的(91.28±2.85)mmHg、(138.42±5.97)mmHg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疗法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可显著提升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持续性咳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持续性咳嗽的患儿58例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方式,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成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性咳嗽的患儿采用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领域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谭春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熄风降压汤对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患者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熄风降压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5.00%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高血患者使用熄风降压汤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得到较好的控制,其安全性高.
作者:邬文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患者;另选取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比两组的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AD(左房内径)、E/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大运动速度(Ea峰)、LVEF(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差异,另对观察组LVDd、LAD、E/Ea、LVEF指标与患者心脏功能分级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包括LVDd、LAD、E/Ea在内的指标分别为(57.33±10.09)mm、(51.28±9.94)mm、(16.03±5.68);对照组相应的为(43.21±9.90)mm、(36.08±10.01)mm、(7.09±3.2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VEF为(55.41±9.01)%,对照组为(67.84±8.9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其心脏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的升高,其LVDd、LAD、E/Ea呈逐渐升高趋势,LVEF则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心脏彩超对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病症具有显著意义,同时有助于鉴别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多见于老年人等特点,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西医在对症治疗慢性肺心病的基础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有致心律失常等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时具有毒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等特点.文章针对国内中医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宋彦伟;杨如意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