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张海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短暂性脑缺血, 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为95.8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以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69.64%,其治疗后GCS评分(15.18±2.25)分高于对照组的(9.75±1.80)分,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可提高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GCS评分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凤娥;侯玉立;刘文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比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比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乐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在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存在不安全护理因素36例(30%),其中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因素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患者19例(52.8%),自身因素的患者10例(27.48%),医院因素患者7例(19.4%)。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排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与患者及时充分的沟通交流。

    作者:李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及护理

    目的:分析并观察针对小儿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法取得实际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以近两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即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方法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基本症状消失时间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疾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疾病症状消失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法患者的疾病病症表现消失时间相对较短,患者的整体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采用该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刚;李芳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医院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佐治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社区医院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社区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哲俊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心血管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9%,参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5.4%,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无焦虑抑郁情况的百分比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提升,同时护理后研究组无焦虑抑郁情况所占有的百分比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支持。

    作者:吴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辅助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探讨中医辅助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经种子汤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为(34.56±5.66)分,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为(56.78±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甄英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幼保健院妊娠妇女保胎中药用药分析

    目的:研究妇幼保健院妊娠妇女保胎过程中中药的用药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和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就诊怀孕患者有反复自然流产(RSA)史的先兆流产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孕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健脾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保胎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药保胎可以提高保胎有效率和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敏;李东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评析

    目的:探究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进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成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对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3月收治的16例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患者积极的原发疾病的对症治疗,同时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均成功出院,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迅速恢复,随访1年患者病情未加重或复发。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测评结果都得到了显著提高,≤45患者焦虑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芳芳;赖珊;陈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服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刘娜;孟康;张秀景;张文科;康根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仅接受西医护理,分析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乏力、失眠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不良发应。

    作者:刘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儿童用药问题的探讨及建议

    目的:对儿童的用药问题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用药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记录。结果39例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发现药物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药物的用法用量,21例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因为药品的品种较少而不能满足用药需求,4例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其它问题。结论儿童因为抵抗力较差,自身容易感染疾病,而且儿童用药的量较难控制,需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才能确定用量,而许多的药物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药物的用法用量,并且适合于儿童使用的药物品种较少,给儿童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儿童用药方面的管理,解决儿童用药的问题,确保儿童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儿童健康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惠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的中药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妇康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妇康片联合乙烯雌酚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患者给予妇康片和乙烯雌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玉女煎治疗消渴胃热炽盛证的研究进展

    玉女煎作为治疗胃热炽盛证的传统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渴疾病,然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述,该文结合中医整体治疗的观念,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临床表现三个角度分层次探究玉女煎调理消渴证前后机体的相应脏腑变化,系统阐述其辨证施治的相关科学依据。

    作者:李钰祥;陶宇;张晋如;魏东雪;郑晓帆;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具有显著效果,且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中合并出血组的患者36例,非合并出血组的患者有5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合并出血组的患者酗酒、服用非幽体类抗炎药、复合溃疡、溃疡处于活动期、溃疡直径>20 mm等情况与非合并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酗酒、服用非幽体类抗炎药、复合溃疡、溃疡处于活动期、溃疡直径>20 mm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酗酒、服用非幽体类抗炎药、复合溃疡、溃疡处于活动期、溃疡直径>20 mm等。因此可以根据其危险因素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合并出血的预防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咏华;张欣;周佳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分析及其临床用药探讨

    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及其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开具抗感冒药物处方104张,对其中的药物成分和用药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104张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共14张,其中2张为用药不对症,占4.8%;12张为药物成分重复,占11.5%。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各种感冒药的组成成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开具药物,尽可能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过敏或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作者:黄志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研究组除了常规药物的采取还加以尿激酶注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36例(72%),研究组有效48例(96%)。此外研究组患者左心室的收缩恢复能力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明显,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