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马升杰

关键词:焦虑, 专项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应用
摘要:目的:探索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焦虑状态专项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平均数据、抑郁平均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及黄连复方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代表性的黄连及其复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演绎,从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多糖,黄连碱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论述,以及黄连代表性复方,黄连解毒汤,黄连温胆汤分别论述其治疗糖尿病的相关作用机制。对黄连主要成分及黄连复方的降糖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提出黄连及其复方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烨;周琦;朱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三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三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患者,采用中药三七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三七治疗后,有效地扩张了患者冠状动脉扩张,显著地改善了患者心肌微循环;三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三七能显著地改善患者血脂状况;三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具有安全有效治疗效果。结论中药三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化瘀止血、保护血管以及避免血栓形成等功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有效改善,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盖永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临床诊治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药品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结果实验组心功能重新恢复一级23例,心功能到二级17例;对照组到达一级9例,达二级23例,三级水平8例,实验组焦虑症缓解也明显要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对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治疗是有十分积极意义的,可大幅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满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及对症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出院12个月随访时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种联合治疗方案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丹;张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和硬膜外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基本一致,观察组患者术中1 h和术后清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柳跃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并探究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应用综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2.1%,总检测时间完整率为95.8%,护理满意率为100.0%,较之对照组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可在极大程度上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王惠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良好率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颅内感染、创口感染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比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更好,但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更好,安全性更高,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俊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切除术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肺切除术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实施肺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病疾病发生率为5.13%,明显比对照组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明显比对照组的7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切除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采纳应用。

    作者:赵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传统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方法上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总体疗效,治疗后IMT面积,动脉斑块面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金国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分析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份收治的孕产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汇总胎儿的心血管畸形情况,并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结果1000例产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有出现心血管畸形胎儿40例(0.4%),其中有患者15例合并其余畸形。其中经引产尸解或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测确诊的患者有34例,6例失随访。其余产前未检出的胎儿中有心脏畸形6例。结论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精确性好,能够监测产妇宫内胎儿情况,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有效信息和证据,便于医师尽早干预。

    作者:王卫平;王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高症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妊高症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比容以及脐动脉阻力指数、血粘度实施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6.67%,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经过不同方式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以及脐动脉阻力指数、血粘度同治疗前相比较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能够获得理想的疗效。同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相比较,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体征以及症状,同时推动血压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析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的疗效

    目的:探析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RR、HR、LVEF及心衰纠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RR、HR、LVEF及心衰纠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功能及心功能指标,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应用探究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侯忠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学术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好发于青少年,近年来也发生于中年人和儿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痤疮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心理健康,对于痤疮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的疗法。

    作者:王成军;冯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的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麻醉的有效性,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有效性,各时间段心率、舒张压,术前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收缩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方式有效性相同,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优于全身麻醉,较为适宜。

    作者:修远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指标变化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兴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恢复(P<0.05),且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的促进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作者:范千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心律平组服用心律平,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患者康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发生心律市场时,选用适当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