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王惠珍

关键词:综合优质护理, 动态心电图检查,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应用综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2.1%,总检测时间完整率为95.8%,护理满意率为100.0%,较之对照组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可在极大程度上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焦虑状态专项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平均数据、抑郁平均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马升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临床诊治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药品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结果实验组心功能重新恢复一级23例,心功能到二级17例;对照组到达一级9例,达二级23例,三级水平8例,实验组焦虑症缓解也明显要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对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治疗是有十分积极意义的,可大幅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满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左桂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1/30),护理满意率为100%(30/3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3%(4/30),护理满意率为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张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上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整体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血液净化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围产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47例,所有孕妇根据其自身身体状况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治疗以后,孕妇均顺利生产,在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且只有1例出现产后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抢救后康复。母婴均健康。结论对所有孕妇制定特殊的护理方式对于避免孕妇死亡,母婴健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志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研究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评分及评分。结果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为(14.34±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12±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良好的疗效,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杨贵林;樊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基础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时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要少,分娩结局较好,住院时间短。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保证母婴的安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国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心律平组服用心律平,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患者康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发生心律市场时,选用适当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血管外科常见的多发疾病,患有此疾病的患者其活动多数受到限制,因此对其治疗和护理的工作非常复杂,其是血管外科临床护理的重要部分之一。本研究主要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理以及流行病学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护理以及其预防的应用情况,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黄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踝肱指数与冠心病发病率研究

    目的:对踝肱指数与冠心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的300例踝肱指数处于正常范围的人作为对照组,选择踝肱指数异常的30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踝肱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与冠心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踝肱指数异常与LDL-C升高、肥胖、收缩压升高、吸烟指数等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肱指数偏低,则多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定期体检,做好早期筛查工作,为冠心病防治提供准确的价值。

    作者:元娟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指标变化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兴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治疗STEMI的疗效,为提高STEMI患者的疗效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治疗1组与治疗2组,各45例。治疗1组接受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治疗,治疗2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在终点事件发生几率上的差异。结果在出血事件发生几率上,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ACE发生几率、呼吸抑制事件发生几率上,治疗1组明显高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替格瑞洛的疗效明显优于高维持量氯吡格雷,且应用替格瑞洛能够有效降低MACE发生率与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

    作者:台来提·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诺和灵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 R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 R治疗;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BG)、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 hPG、HbA1c水平显著优于治疗之前;治疗后,研究组的HbA1c、2 hPG、FB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诺和灵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振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学术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好发于青少年,近年来也发生于中年人和儿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痤疮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心理健康,对于痤疮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的疗法。

    作者:王成军;冯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血压病的胆囊结石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采用优质围手术护理,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经过优质围手术护理之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治疗护理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采用优质的围手术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利于患者的积极康复,在临床手术护理中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其治疗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有降低死亡率的趋势。结论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其在中短期治疗时疗效比较显著,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2]。

    作者:刘代国;李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脑瘫患儿进行引导式教育和中医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和中医护理对于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教育及中医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在康复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引导式教育及中医护理可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状态(SAS评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更低(P<0.05);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的66,67%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较理想,能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雪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