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张新绒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体针及火针治疗8周并观察疗效.结果 经体、火针结合治疗8周后,临床治愈21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95.2%.结论 目前类风温性关节炎的病因并未完全明了,也没有根治方法,属于临床慢性、易反复、难治性疾病,但体、火针结合不失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祁汉登;许兆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我国是脑卒中大国,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可以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根据Framingham研究,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发生脑栓塞的危险是对照组的5.6倍[1].合理应用抗栓药物有助于显著降低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卒中)的发生率.现就NVAF患者抗栓药物的特点综述如下.
作者:赵向辉;耿清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A组40例予以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B组在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吞咽功能.结果 B组总有效率的92.5%高于A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运用.
作者:段元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在治疗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心绞痛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频率,治疗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蔡金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进行诊断治疗的中重度失眠症患者129倒为研究对象,排除治疗中脱落7例,终纳入观察对比122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电针组62例与常规针刺组60例,采用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症的为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的中重度失眠症的为常规钟刺组,两组均取四神聪、风池、神门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连续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与PSQ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三个疗程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电针组PSQI (5.90±3.10)分远远低于常规针刺组(10.63±3.65)分,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90.32%远远高于常规针刺组75.00%,差异明显.结论 电针与常规针刺四神聪、风池、神门等特定腧穴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且电针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潘先明;张礼;杨洋;段艳丽;刘迎春;张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包括心率、心输出量、心博量、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等)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心输出量、心博量、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粉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TCD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5-5至2015-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在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所有患者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TCD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CA、M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血流变化,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保护脑细胞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副作用,疗效可靠,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妍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病例来源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1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随机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是传统的干预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手段基础上给予的是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中风功能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该化裁方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提供参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现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改善了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姚贵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参附注射液是主要由红参、黑附子两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复合中药注射液,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乌头生物碱.该药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于1993年上市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是临床“必备急救中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活性成分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舒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临床常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用药.该药品说明书中提到不良反应包括偶有心动过速、过敏反应、呼吸困难、恶心、视觉异常、皮疹、头痛头晕、呃逆、震颤、尿潴留、肝功能异常等,然而随着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该药品的不良反应(ADR)报告有着日趋增多的趋势[1].
作者:韩丹阳;李蕊白;赵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常反复发作.目前眩晕发病率很高,已经成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中医治疗眩晕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就临床常见的眩晕致病因素即痰瘀,对其形成机制及致病原理加以分析,总结从痰瘀治疗眩晕的方法及如何有效预防眩晕的发生,有效减轻眩晕对人们的困扰.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使用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1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5倒)和观察组(55倒),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美托洛尔,将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51±0.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0±0.03)%,T=22.626,p=0.000;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为(202.38+38.51) 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8.43±41.79)mL,T=2.095,P=0.039;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客积为(158.35±39.3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68±40.27) mL,T=2.809,P=0.006.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美托洛尔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其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至高追求,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与理法方药皆与和谐理论相关.和谐观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统一上,更体现人体内部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以和谐观为指导的中医治疗方法,不仅遵循了一般中医治法的理论精髓,更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面思考、对立与统一结合的思想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佳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氟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氨氯地平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心绞痛,降低血脂,安全可靠,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葛文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通脉活血汤对结合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冠心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硝酸酯类、阿斯匹林肠溶片、他汀类)+波利维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汤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应于(硝酸酯类、阿斯匹林肠溶片、他汀类)+波利维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加用通脉活血汤治疗,可以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使CRP、FIB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丁华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生物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即生物节律,此节律是内源性的.血压作为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呈现典型地节律变化,其周期接近24小时,故称近日节律[1].血压在日间达高峰,夜间降至低点,晨起血压上升迅速,很快达日间水平.生理状态下血压以此种方式在24小时内周而复始地变化.血压持久升高导致心、脑、肾及血管等靶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贡玉苗;张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3年11月到2015年10月问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病情变化以及对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在病情缓解以及控制的程度上来看,观察纽患者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都在0.05水平上显著.因此,在今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优质护理模式,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服务意识,完善临床护理机制是极为必要的.
作者:刘小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PCI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目前成为诊治冠心病的金标准和主要手段[1-2].自1986年,第一枚冠脉支架置入人体,PCI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解除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疾病痛苦.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以冠脉痉挛和置入支架后再狭窄较为常见[3].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白斑,常累及头面、手等暴露部位,具有多发,易诊而难治的临床特点[4-5].迄今为止,国内外对PCI术后出现白癜风鲜有报道.李庆海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冠心病研究所所长,幼承家训,从医40余年,临床上采用益气祛痰活血法治疗复杂性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受益匪浅,现择录吾师收治的PCI术后白癜风患者1例报道如下,以飧同道.
作者:王雪臣;武亚峰;李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病人在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之后,可能会出现血管并发症,造成其恢复速度放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当前就在心血管介入之后常见的血管并发症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刘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分析总结曲生教授治疗心病验案,来探讨曲老的用药经验以及临证思维与辨证方法,为心病的辨治提供参考.
作者:焦志玲;曲东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和真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肥大、ST-T改变和房室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P波增宽和P波双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已经出现心电图的改变,P波增宽和双峰改变可能是较为敏感的诊断指标.
作者:时玉华;郭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