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保国;王新存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S组和C组,各40例,S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C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S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护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的临床诊疗资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瑞舒伐他汀钙和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药物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疗效显然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疗效,其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闫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hs-CRP、Hcy、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分为AMI组、UAP组和SAP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以上四组的血清hs-CRP、Hcy、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AMI组患者50例,D-二聚体为(853.4±35.6)μg/L,,UAP组患者50例,D-二聚体为(436.5±39.5)μg/L,SAP组患者50例,D-二聚体为(189.5±32.4)μg/L,对照组患者50例,D-二聚体为(45.2±10.6)μg/L.AMI组患者50例,hs-CRP为(21.6±8.2)mg/L,UAP组患者50例,hs-CRP为(13.5±6.4)mg/L,SAP组患者50例,hs-CRP为(6.8±2.4)mg/L,对照组患者50例,hs-CRP为(2.7±0.6)mg/dL.AMI组患者50例,血BNP为(235.6±46.1)pg/mL,UAP组患者50例,血BNP为(128.5±32.4)pg/mL,SAP组患者50例,血BNP为(63.7±21.6)pg/mL,对照组患者50例,血BNP为(26.8±5.7)pg/mL.AMI组患者50例,血Hcy为(28.6±9.7)μmol/L,UAP组患者50例,血Hcy为(16.5±6.2)μmol/L,SAP组患者50例,血Hcy为(8.6±3.1)μmol/L,对照组患者50例,血Hcy为(4.9±2.0)μmol/L.四组血hs-CRP、Hcy、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测定hs-CRP、Hcy、BNP、D-二聚体水平可为临床评价病情的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魏小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利巴韦林),观察组患儿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中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的效果显著,可使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更快消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健康教育水平、预防意识提升状态、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等方面,实验组医护人员所选用的护理制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护理操作技能方面,两组医护人员的相关护理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在避免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消极治疗情绪的基础上,提升护理的综合水平与质量.
作者:徐小雅;宁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ICU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观察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后,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例(88.2%),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心律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对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对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保国;王新存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治疗中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92例肺结核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指数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初治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肝损害预防时,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肝功能恶化情况,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
作者:冯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小儿厌食症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儿童厌食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其中参照组的患儿口服吗丁啉悬液及胃蛋白酶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厌食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患儿的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的厌食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还能改善患儿的自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新奂;马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心脏搭桥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护理,分析两组应用效果及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术中实施个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从而提高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TNF-α、hs-CRP、IL-6和MMP-9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NF-α、hs-CRP、IL-6和MMP-9表达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的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许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心力衰竭为心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应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本文研究重点是分析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
作者:左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鼻导管给氧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对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证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有良好的作用效果,极大程度的改变了患者缺氧的状态,在临床上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作用.
作者:吴顺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脓毒性休克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的生命.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是脓毒性休克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存在争议,本文对其在脓毒性休克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作者:丁显飞;万有栋;孙谋;余言午;张艳艳;袁丁;高艳霞;孙同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社区老年的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要远小于观察组的人员.结论 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好的控制老年高血压情况,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8周后观察患者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片可降低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观察CT诊断结果.结果 49例患者中,血肿共检出61个,单发血肿47例,多发血肿2例,血肿体积平均(5.3±0.6)cm3.结论 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时,血肿确诊率较高,且可了解血肿动态变化,有利于临床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一的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后咳嗽的患者予以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显著,且疗效显效快,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娟;叶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使用厄贝沙坦联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7.06%)优于对照组(79.41%);实验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应在医学上推广.
作者:孙海峰;刘倩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环磷腺苷葡胺与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科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治疗良好,减缓了心功能衰竭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结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相比对照组均得到提高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
作者:袁一木;彭玲;田颖;邹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