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泌乳及产后出血状况的效果观察

李小琴

关键词:初产妇, 护理干预, 泌乳, 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初产妇泌乳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临床产科护理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产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并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对试验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的产后泌乳优良率90.5%(57/63)显著优于对照组69.8%(4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的产后出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发生产后出血及产后12 h、24 h出血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泌乳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利于泌乳的顺利进行,避免产后出血或减少出血量,应广泛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与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9月~12月收治的胃溃疡的患者8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比较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复发率要远远小于基因治疗的复发率.结论 有本事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要比西医单纯治疗的效果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柴妃;李明;宋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心源性休克研究进展

    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导致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一经诊断,应立即给予血流动力学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监测,在积极处理病因和诱因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必要时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等措施稳定血流动力学状况.

    作者:姚瑞;杜优优;孙同文;关方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环磷腺苷葡胺与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环磷腺苷葡胺与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科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治疗良好,减缓了心功能衰竭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泵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心脏的主要功能象泵一样通过规律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有效地排到主动脉和肺动脉,临床表现上通常将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称为泵衰竭.

    作者:姚海木;高艳霞;万有栋;孙同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脓毒症休克的体温控制

    近年来脓毒症休克的发病率仍然不断增高,随着临床治疗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推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脓毒症休克仍然是重症医学研究的重点.体温异常是脓毒症休克的特点之一,体温变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体温监测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因此对脓毒症休克体温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亚低温治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这为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温过高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可能,但亚低温治疗对脓毒症休克临床裨益的大小,目前尚缺乏相关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而针对脓毒症休克自发性低体温的调节措施,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袁丁;万有栋;朱瑞雪;孙同文;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钾血症患者在心内科监护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高钾血症患者在心科监护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疾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死亡率、病情恶化概率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患者的死亡率为0.00%,病情恶化概率为10.00%,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钾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效果显著.

    作者:沈小丽;李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CHF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HF治疗总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VEF、CO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CHF疗效可靠,治疗总有效率高,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贾宏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要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及检测循环功能维持心、肾功能等优质护理方案,观察患儿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儿中,出现呼吸机通气相关性肺炎6例,肺不张8例,气胸4例,二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管道漏气1例,经采取积极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患儿均好转.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正确使用呼吸机,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优质的呼吸道护理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宋亚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任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探讨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正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葡醛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护肝宁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ALT、AST及GGT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故值得推广.

    作者:曾永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心绞痛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脂康联合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早晚饭后服用;同时联合中药治疗,连续用药6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42例(65.6%),有效10例(31.2%),无效2例(3.1%),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8例(43.7%),19例(28.1%),18例(28.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联合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可长期服用.

    作者:闫德江;袁建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 分析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意义与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1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恢复自由活动及术后住院时间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助于预后恢复.

    作者:许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于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9.4±1.9)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3±1.9)天;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林长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应用ICU胺碘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ICU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观察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后,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例(88.2%),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心律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对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对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保国;王新存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结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相比对照组均得到提高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

    作者:袁一木;彭玲;田颖;邹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治疗高血压疾病具有较高的疗效.

    作者:刘维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加味小建中汤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使用加味小建中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行西医治疗,治疗组行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1较常规组的82.3%较高(P<0.05).②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产生轻微的胃部不适反应,后自然消失.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加味小建中汤治疗后,不仅使恢复进程缩短,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饮食指导与护理

    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医疗科技的发展,治疗儿童的心血管疾病的技术也随之改进,与此同时,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前后的护理也变得至关重要.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肠胃功能下降,对摄取的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身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也不足,因此很容易造成患病儿童身体幼小及活动不足容易被疾病侵袭.除此之外,手术过程中对患儿造成的身体的伤口,手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疼痛,都会给患儿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影响康复速度.所以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疾病的类型、手术的种类等不同情况,需要进行不同的护理,增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肠胃功能,加强其对摄入食物中营养的吸收,在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同时加强对其他疾病的抵抗,更好更快的康复.

    作者:李魏靓;陈小玉;彭永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