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辉;田谧
目的 探讨心梗后左心衰使用多巴胺联合硝普纳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梗后左心衰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施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结合硝普钠,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疗效.结果 ①心率情况:观察组的心率较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次数为(20.13±3.16)次/min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9.56±7.84)次/min(P<0.05).②血压变化: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效果:观察组为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P<0.05).结论 心梗后左心衰患者经多巴胺联合硝普纳治疗后,可获得可观的疗效,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孙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探讨糖尿病足治疗新途径.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芪参益气滴丸,1包/次,3次/d,口服;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加2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1次/d,观察4周后评估疗效.并应用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治疗前后双侧动脉、双侧胫后动脉、双侧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 两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MNCV、SNCV均较前有改善,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疗效确切,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玲;吴爱华;牛尤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环磷腺苷葡胺与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科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治疗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治疗良好,减缓了心功能衰竭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结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相比对照组均得到提高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
作者:袁一木;彭玲;田颖;邹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12.6±3.5)分、社会心理功能(22.8±6.4)分、工作状况(9.3±2.9)分、医疗情况(10.6±6.1)分、体力(19.5±9.4)分、病情(19.6±7.3)分,对照组一般生活功能(6.2±1.7)分、社会心理功能(12.4±4.8)分、工作状况(4.2±2.0)分、医疗情况(4.8±2.3)分、体力(9.5±3.6)分、病情(8.5±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5.6±10.3)分,SDS评分为(35.9±12.5)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46.8±12.3)分,SDS评分为(47.0±13.6)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CHF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HF治疗总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VEF、CO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CHF疗效可靠,治疗总有效率高,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贾宏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掌握率97.6%高于对照组的总掌握率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增强疾病知识,对预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莹;崔丽萍;王彩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分别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后的效果、血压情况、持续时间及起效时间等.结果 经不同麻醉后,联合组的效果优于单一组,且麻醉后起效时间快,术中无体动,血压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血征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效果比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不仅起效时间较快,术中无体动,减少了术中牵拉,而且维持血压在稳定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S组和C组,各40例,S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C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S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护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心脏的主要功能象泵一样通过规律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有效地排到主动脉和肺动脉,临床表现上通常将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称为泵衰竭.
作者:姚海木;高艳霞;万有栋;孙同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32例(丹红注射液组)、B组33例(丹参注射液组)、C组31例(红花注射液组),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A组与B组及C组疗效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疗效,并有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副作用少.
作者:马光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心绞痛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树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脓毒性休克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的生命.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是脓毒性休克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存在争议,本文对其在脓毒性休克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作者:丁显飞;万有栋;孙谋;余言午;张艳艳;袁丁;高艳霞;孙同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CAG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AG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徐长辉;田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利巴韦林),观察组患儿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中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的效果显著,可使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更快消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对吲达帕胺和钙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比较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吲达帕胺组、非洛地平组、硝苯地平组),各45例.吲达帕胺组患者口服吲达帕胺2.5 mg/d,非洛地平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10 mg/d,硝苯地平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20 mg/d.疗程为8周,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压谷峰比、心率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3种降压药物在降压效益上无显著差异,总有效率基本持平,但非洛地平组和硝苯地平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吲达帕胺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具有安全可靠,疗效持久平稳,经济方便等优点.
作者:葛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抗栓治疗在房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房颤患者,共计102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102例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51例.A组采用华法林抗栓疗法,B组采用阿司匹林抗栓疗法.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1.96%,B组为7.84%.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华法林抗栓疗法积极用于房颤中,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提高疗效.
作者:张立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