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贤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早期护理干预,就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则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关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则在干扰素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10 ml/d静滴,2周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杏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在我院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势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优势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共同治疗,比较常规组和优势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症状改善率。结果常规组治疗后SAS评分为(50.7±4.1)分,SDS评分为(52.4±5.1)分,康复率为60.9%;优势组治疗后,SAS评分为(41.2±4.7)分,SDS评分为(40.8±6.3)分,康复率为87.0%。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花;李春华;李玉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工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38例与对照组137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护理组给予特殊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低于对照组的18.98%,家属满意度为99.28%高于对照组的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给予特殊护理,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较为满意。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经过及时抢救与有效护理后,抢救无效死亡5例,其余患者均予以治愈,治愈率高达96.7%。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及时的抢救是非常重要的,应掌握好急救时机,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高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急诊介入治疗后的围术期给予他们心里、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护理,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恢复效果理想,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效果以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HP感染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结合组,各56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四联法进行治疗,结合组患者在常规四联治疗基础上应用三仁汤中药进行治疗。结果结合组患者的疗效明显比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感染患者应用中西医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财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安装起搏器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B组;A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整体评分较B组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应用在起搏器植入患者中效果明显,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德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奥扎格雷钠单纯给药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AMI组30例和UAP组30例),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Hcy,分析血清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MI组与UAP组)的血清Hcy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的血清Hcy水平对比发现,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AMI组和UAP组的Gensini评分发现,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黄斌;李星阳;潘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儿童弱视呈现出上升趋势,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高度近视,进一步发展将会致盲,了解中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进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论述中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儿童弱视的现状展开分析,其次对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后论述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弱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作者:杭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元胡承气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9例与对照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元胡承气汤进行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元胡承气汤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军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3.16%,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燕红;孟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合并门静脉高血压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胃癌合并门静脉高血压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治性切除30例,减瘤术32例,姑息手术8例,空肠造瘘术7例,对手术后死亡情况、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9.2±32.8)min;平均出血量为(483.5±105.1)mL。78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9例(37.18%);在2年内,患者死亡59例(75.64%)。结论在治疗老年胃癌合并门静脉高血压症时,要采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马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黄丽娟教授是北京中医医院著名的心血管专家,是国家级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独特的临床经验。我有幸跟随其出诊半年,收获颇多,现把黄教授治疗冠心病的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宏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预防性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效果。
作者:吴纯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提高存活率。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治经过。结果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中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例,脑梗死1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脊髓血管病1例。造影确诊主动脉夹层形成,右冠脉口被堵塞4例,UCG确诊主动脉夹层假腔形成2例,主动脉CTA确诊均有内膜破口3例,MRA确诊主动脉内假腔形成,真腔受压已经变形,脊髓内可见长T2信号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除了有典型的急性起病的胸背部撕裂样痛之外,尚有许多不典型症状,但是可通过详细的病史和认真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如:UCG、CTA、MRA可确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王青梅;李永玲;冯玉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探究分析其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SAQ量表的各个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临床护理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配伍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肋软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肋软骨炎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17例与对照组11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味,以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评价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的77.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配伍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肋软骨炎,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消除病变处的水肿症状,还可在停药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继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