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甲状腺素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兰秋艳;许照权

关键词:老年, 慢性重症心力衰竭, 甲状腺素,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甲状腺素治疗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甲状腺素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甲状腺素治疗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并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甲状腺素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应用甲状腺素治疗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甲状腺素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甲状腺素治疗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并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兰秋艳;许照权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疏血通联合抗凝药物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抗凝药物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入院顺序标号分为联合组50例与参考组49例,参考组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参考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参考组为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抗凝药物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使患者肺通气功能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宋淑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CT在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诊断,分析血肿数量、血肿部位、血肿形态、水肿带及占位效应.结果 共检出血肿340个,包括单发血肿313例(97.81%)及多发血肿7例(2.29%),单发血肿的比例显著高于多发血肿;血肿体积1.7~ 11.7 cm3;血肿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共179个,比例为52.65%,对应例数为166例;其次为丘脑部位,共发现血肿75个,比例为22.06%,对应例数为68例,上述两个部位的血肿数量显著多于其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243例,其中血肿破入脑室系统109例、破入同侧侧脑室38例、血肿破入双侧侧脑室24例、破入三脑室18例、破入四脑室9例、破入全脑室17例、破入蛛网膜下腔5例.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准确性高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董海坤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并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ESS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辉;李万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T段压低次数(50.21±1.23)次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100.24±12.35)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郭轶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探讨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严密的手术监测,患者的急性脑积水症状都被及时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痊愈出院患者52例,痊愈率达94.55%,其余3例中发生单侧肢体功能障碍2例,语言障碍1例.结论 严密监测颅脑术后患者的症状表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急性脑积水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采取精心、全面的护理措施来服务于患者,能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丁蜓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合并抑郁症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片和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方剂治疗.经过2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合并抑郁症,较单纯的西医疗法更加有效.

    作者:李娜;李玉杭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45例.参比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则应用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成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糖恢复时间和肝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发生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中转手术治疗的发生率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著(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应用中心联合保守治疗措施的疗效较好,可以减少外科手术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成效.

    作者:宋长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派车前往急救,具体措施包括急救前准备、病情评估、呼吸道护理、对症处置及护理、心理护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及患者交接等.结果 本组患者从120呼救到给予院前急救护理的平均时间为(16.7±4.2)min,从120呼救到抵达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9.8±10.6) min;出现致残16例,致残率为53.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患者家属对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33%.结论 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雅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的眼底出血患者112例(179眼),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80眼)和对照组56例(79眼),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四草化瘀汤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愈28眼,显效35眼,有效21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12眼,显效26眼,有效33眼,无效18眼,总有效率为79.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静;李兴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疗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疗法)和实验组(中医疗法),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者预后疾病缓解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病症,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刘学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新活素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本文主要探讨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综述的方法阐明新活素作为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在急、慢性心衰患者中的疗效.得出新活素作为新型抗心衰药物对急、慢性心衰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可以迅速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黄县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咳喘宁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气喘、哮鸣音、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70.4%,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促进各种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肺功能,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Pilon骨折早期肿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Pilon骨折早期肿胀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均出现早期肿胀现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lon骨折早期肿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结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吗丁啉、耐信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道反流病患者采取蒲元和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衣红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作息调整、饮食指导、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炎琥宁冻干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治疗3天后肺部X线胸片检查正常比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比例.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64.8%,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研究组患者肺部X线胸片检查正常比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效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促进机体体征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二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智醒脑方口服及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MMSE、HDS、QL、ADL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爽;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脑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对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止痛方法.方法 选取201 1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肿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并归纳出护理体会.结果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分别为:无痛21例(37.50%),轻度疼痛28例(50%),中度疼痛4例(7.14%),重度疼痛3例(5.36%).实施护理后显效34例(60.71%),有效17例(30.36%),无效5例(8.93%),总有效率为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等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曦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229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率、胃液体半排空功能(T1/2)、胃窦收缩幅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95%,胃窦收缩率和胃窦收缩幅度较对照组升高,T1/2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慧;高卿;周树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符合小儿心肌炎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患儿22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1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价值.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18%,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玉;姜华;冯妥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