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荣
目的:探讨疡愈液外用治疗糜烂型足癣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的158例糜烂型患者,用0.9%NS清洗患处,自然晾干后,用棉签将疡愈液涂于患处,30min/次,3次/d,连续治疗10d。结果本组158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48例,治愈率为93.7%,显效8例,显效率为5.1%,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经过2~14个月的随访,复发8例,复发率为5.1%。结论疡愈液外用治疗糜烂型足癣治愈率高,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伟杰;郭晨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2009年我科脑血管病入院的患者,脑血管造影30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居多。取得明显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0例均为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45岁以上。成功率100%。
作者:胡卫姣;李清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CT和X线检查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同时选择同期非慢性肺气肿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CT以及X线检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X线诊断仅能从肉眼中分辨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像情况。而 CT 扫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 TLC 指标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对于慢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后膀胱痉挛的原因以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进行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手术后,进行膀胱痉挛的护理。结果对于进行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加强术后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尤其是膀胱痉挛的护理,是术后的关键性的护理工作,通过对本组患者的加强护理,有效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手术后的膀胱痉挛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满意。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院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医患矛盾依旧激烈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意义。此文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殊情况,剖析了当前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总结了一些医学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联系的正确方式。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的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某院心内科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病例381份。A组(有fQRS波)235例,B组(无fQRS波)1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无差异。结果①AB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A组(9.36%)高于B组(3.4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万真真;赵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颅内节细胞胶质瘤在核磁共振上的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6例经过病理和手术确诊的患有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患者,对其核磁共振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有4例肿瘤位置分别处于丘脑区、鞍上、小脑以及脑干,而剩余的12例均位于大脑半球上。8例实性肿块,6例囊实性肿块,2例囊性肿块。结论对颅内节细胞胶质瘤在核磁共振上的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特征不显著,但是颞叶强化均匀的肿块,有瘤周水肿存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突发突止心动过速,心慌,胸闷,感觉重量轻,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头晕,甚至意识丧失。由于不成熟的生理功能儿科心脏传导系统的发育尚不完善和植物神经不稳定,心律失常。
作者:赵兴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痔是直肠下端黏膜和肛管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肛肠疾病,约占肛肠疾病的85%[1]。目前激光治疗痔疮的手术方法因为可以随到随做,不需住院,治疗效果佳,复发率低,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痔疮手术存在肛周痛觉敏感,创面不缝合,愈合时间长,所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很明显的缓解手术痛苦,促进术后创面的恢复。
作者:俞桂芳;向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76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和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3例,护理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13例,有效的患者17例,无效的患者8例,护理的总有效率78.9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针对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中期引产中的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50例在应用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2h后,顿服米非司酮一份6片(150mg,空腹凉开水)患者为用药组;50例同期常规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不加任何附加药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引产所用时间的长短及宫颈扩张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平均缩短时间10~12h,疼痛均较未用药明显减轻,阴道出血量减少。结论中期引产中加用米非司酮对缩短产程和减轻疼痛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推广。
作者:宁豫红;张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究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月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药物配合心理疏导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嗪吨美利曲辛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二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内科神经症需综合精神症状诊断,其常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氟哌嗪吨美利曲辛片剂的治疗方式,能更有效的改善精神症状,提高治愈率,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围绕人文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展开讨论。以介绍妇产科护理特点开始,使读者对其有大致了解,进而详细介绍人文护理的主要措施和个性化的环境,使读者对人文护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祁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与我院出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家属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较差,而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门诊接受治疗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服用维生素C、补钙药,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口服1次/日,每次4mg,疗程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症状,减少病人治疗时间,且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作者:郑秀桩;廖嫦玉;吴毅丹;薛柳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住院时间及出院时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比较,以研究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得分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出院时的血糖水平则更低。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并促进对血糖的控制,加速患者的恢复。
作者:徐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下简称ISO 9001标准)[1],作为世界性重要的标准管理规范之一,在我国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我国医疗行业也有逐渐采用ISI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代替原有医疗行业规范的趋势。本文针对ISO 9001标准第7.5.2条款,分析护理工作中的特殊过程,针对这些特殊过程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对维护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52例,感染率为7.98%(52/652),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诱导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以上的52例切口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因素主要包括了患者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切口引流、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手术时机(择期手术或者是急诊手术)、年龄、合并症(糖尿病)、全身状况(如营养不良)等。结论临床上普外科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所涉及的相关性因素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针对相关性因素实施干预,保证临床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梅忠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早期导泻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影响。方法对急性有机磷充分洗胃处置患者50例,分成早期导泻组与未导泻组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这两组患者有机磷中毒到抢救的阶段进行观察,观察其呼吸衰竭发生例数以及胆碱酯酶的活力,并对存活病例达阿托品化用量、ChE的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早期导泻组入院CHE活力为783±567,呼衰例数为13例,中间综合征例数,IMS4例,死亡2例,阿托品化量为4.6±0.6,达阿托品化时间为350±102,CHE恢复时间为13.1±2.2,阿托品总量为508±104,住院时间为16.2±3.2。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导泻可以降低急性有机磷患者达阿托品化的时间,降低阿托品用量以及CHE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桂丽;秦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以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患儿2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措施,研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儿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0%。结论在小儿急性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瑞霞;王琰琰;陈维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