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成
目的:分析与研究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溃疡期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总愈合率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继发感染发生率与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褥疮患者的痊愈,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贾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于后循环动脉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应选择支架植入术。采用支架血管成形术,导致后循环缺血,容易发生并发症。笔者就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谈几点看法。
作者:孙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冠心病患者 C 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7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抽取空腹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CRP 水平为(5.3±1.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8±1.0)mg/L,两组患者 CRP 水平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仅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的 CRP 水平,还可能会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前,全世界人工流产其中因为不愿意妊娠的数量一直处于很高的形势,并且不安全因素占到接近一半,这样使许多妇女的身心遭到严重的伤害,甚至带来不可预想的后果[1]。而我国的人工流产率达到29‰,应受到重视并提出对策[2]。并且,在人工流产的妇女中,农村妇女所占的比例尤其大,是因为她们对科学的避孕措施、安全卫生的人工流产以及相关知识很缺乏,应加强这方面的普及,这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现从人工流产的流行病学特征、流产原因,农村妇女对妇科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和采用的对策等一系列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苏云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并探讨中药通窍益心丸干预对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药物血清并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鸡胚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VEGF 组及通窍益心丸大、小剂量组,干预后检测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程度。结果通窍益心丸小剂量组 CAM的血管增生数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而通心络大剂量组的血管增生数不仅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 <0.01),且与 VEGF 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窍益心丸能够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并呈剂量依赖性,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作者:傅晓东;林锦培;陈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手段。方法选取60例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常规组,另选取60例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同等条件患者作为护理组。常规组患者被给予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护理组患者被给予优化围手术期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手术有效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手段,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全程监测患者血糖,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莹莹;杨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0R 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50R 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50R 胰岛素2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速效与中效比例,既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又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实施臂丛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 ASAⅠ-Ⅱ级,18~60岁拟行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596%、0.447%、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30ml 在肌间沟肌注,观察注药后5分钟、15分钟、60分钟分别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术后镇痛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0.596%、0.447%浓度以及布比卡因0.25%浓度的麻醉效果好于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的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0.596%组患者有2例具有呼吸困难症状。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同其他组相比,实施肌间沟阻滞时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临床治疗中的佳剂量。
作者:赵娟;陈金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运动后观察组的 VAS 评分为(1.9±0.4),对照组为(3.8±1.1),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 Ramsay 镇静评分为(3.24±1.12),对照组为(3.33±1.22),两组患者 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输注药物二十分钟、运动器材和运动后明显升高(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配合舒芬太尼镇痛泵对于控制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运动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何文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影像学检查应用于冠心病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诊的2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影像学检查。7例行胸 DR 正侧位、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行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4例行 MRI 心脏检查。结果胸片检查虽便捷,但无定性;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可重复、无创等优势,在心脏疾病检查中被广泛使用,是冠心病临床检查首选;螺旋 CT 无创检查,能对冠状动脉异常做准确判断;MRI 为无电离辐射、无创检查技术,能对冠状动脉做直接显示,可对心脏收缩、形态等做评估,是判断心脏功能、心脏异常的黄金标准。结论影像学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优势互补。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安全直接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至关重要,为总结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着重阐述了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编制少,影响了护理质量;没有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药物配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药液外渗及血管损伤。同时提出了静脉输液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要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狠抓质量控制;加强对静脉输液技术管理。
作者:赖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辨证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PEV1指标为(1.65±0.22)、PEF 指标为(4.52±1.25)L /s、FCVF 指标为(2.71±0.41)L、PEV1/FCV 指标为(75.88±6.28)%高于对照组(P <0.05);PEV1%指标为(66±3.21)%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自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检查颅脑外伤患者的脑部动脉血液流速(VmMCA)特征与血管痉挛(CVS)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抽取74名由于造成颅脑外伤而就诊的患者(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就诊后对其进行1周的 TCD 的检查,后发现其中发生 CVS 患者23例,未有发生 CVS 的有51例,分别编为 CVS 组和非 CVS 两组,回顾两组的 VmMCA 的特点,探讨 TCD 对于发现 CVS 发生的重要作用。结果CVS 组患者的 VmMCA 在4~6天时进入高峰,而从第二天起,CVS 组患者的 VmMCA 平均值明显更高(P <0.05)。结论TCD 的实时监控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检查十分重要,掌握 VCS 患者的 VmMCA 水平及数据分布特点,有益于判断 CVS 患者病情和提高效率,而对可能的 CVS 患者进行严格监护观察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布音德力格;张俊义;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突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对从2012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突聋患者行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科学、细心的护理,观察其对突聋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48例突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听力恢复,耳鸣等症状消失。结论在耳内窥镜下进行鼓室内的甲强龙注射不仅造成的创伤较小、疗效好,而且经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亚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特别是早产儿,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尿液和粪便的刺激,尿片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臀红在新生儿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又称尿布性皮炎或尿布疹。臀部、腹股沟是新生儿臀红的好发部位,其次是大腿的内侧、阴囊下侧、肛门周围。轻者出现皮肤潮红、红疹水泡,严重的还会造成皮肤表面破溃、糜烂或脓疱甚至引起败血症。患儿臀红发生后由于局部皮肤刺痛,常常哭闹不安、拒食、影响休息。不同程度的新生儿臀红可以做如下护理。现将引发新生儿臀红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新生儿臀红的一些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高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所谓护理风险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伤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CT 检查具有简便,迅速,安全性高,创伤小,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检查的患者数量多、病种多,护理工作日趋繁重,护理风险也日趋加大。因此,要充分正确认识 CT 室护理风险,才能更好的防范与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王丽云;李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和合理用药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医院心内科合理临床用药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本文收集了本院近两年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648例,根据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整理分析,按问题出现次数进行用药问题分析。结果发现用药不合理问题一共38例,用药问题占比达到了5.86%,在用药不合理问题中排名前三分别是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占12例;药物使用联合不合理,占7例;药物用法用量的不合理,占5例。用药问题主要出现在药物联合使用不当,药剂用法用量不规范等方面。结论心内科用药常见问题出现在药物联合使用不当,药剂用法用量不规范上,医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临床经验,后达到合理用药。
作者:颜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与城市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当今农村孕产妇保健的现状,针对农村孕产妇保健备件差、服务水平低、资源匮乏等问题,打破旧模式,拓宽思路,探讨适应农村现状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普及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基层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和质量,力求降低农村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我国新生人口的质量。
作者: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剖腹生产孕妇的整体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2013年在我院进行剖腹生产手术的53例孕妇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整体护理方法,并总结整体护理后的心得体会。结果其中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经过再次处理后痊愈出院,其余51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选择剖腹的孕妇进行整体的护理,有助于产妇顺利生产及术后的身体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迪庆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讨论胸部肋骨四位像的应用,对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率、提高阳性诊断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的病例患者均摄胸部后前位、患侧抬高斜位、健侧抬高斜位及膈下肋骨的四位像摄影,肋骨四位像骨折检出率与单纯摄胸部后前位、胸部正斜位骨折检出率相比较。结果采用胸部肋骨四位像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摄胸部后前位、胸部正前位。结论胸部肋骨四位像的肋骨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以往单纯摄胸部后前位或胸部正斜位,有效地减少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
作者:李德祥;郝海庆;苏春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