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李熹娟
目的:研究并探讨洗必泰在 ICU 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口腔护理的80例 ICU 颅脑外伤气管插管患者,给予每例患者颅脑外伤的常规治疗,在给予患者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增加采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严密观察每例患者口腔护理前后口腔异味、真菌感染以及口腔溃疡等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后口腔异味、真菌感染、口腔溃疡以及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洗必泰对于 ICU 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作者:蔡生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0R 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50R 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50R 胰岛素2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速效与中效比例,既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又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辨证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PEV1指标为(1.65±0.22)、PEF 指标为(4.52±1.25)L /s、FCVF 指标为(2.71±0.41)L、PEV1/FCV 指标为(75.88±6.28)%高于对照组(P <0.05);PEV1%指标为(66±3.21)%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自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现场救治和处置、卫生执法监督、健康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几个方面。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简浅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并探讨中药通窍益心丸干预对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药物血清并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鸡胚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VEGF 组及通窍益心丸大、小剂量组,干预后检测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程度。结果通窍益心丸小剂量组 CAM的血管增生数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而通心络大剂量组的血管增生数不仅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 <0.01),且与 VEGF 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窍益心丸能够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并呈剂量依赖性,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作者:傅晓东;林锦培;陈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芪蛭三七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给予芪蛭三七汤口服,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组,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蛭三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苏学旭;陈立;仲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组实施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特殊案例护理体会,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方法。结果总结临床使用的穿刺时间、穿刺方法,防堵塞、防感染、防扎伤的护理。结论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此技术,可有效的降代反复穿刺给患者所致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威宁县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威宁县131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威宁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发病率为8.96/10万,与2012年发病(246例)相比,下降46.75%,病例分布在35个乡镇(社区),全年无爆发,呈散在发病,1~8月月发病112例,是发病的高峰期,占总发病数的85.5%;病例主要集中在7~14岁的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72.52%(96例),病例以学生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8.02%(76例)。结论威宁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重点在学校,以开展二类疫苗接种为主要措施,需教育、卫生各单位的密切配合。
作者:李才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根据患者的孕周将其划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A 组发病孕龄23~27周26例,B 组发病孕龄为28~37周44例,C 组发病孕龄为32~39周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期待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三组孕妇经期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等对比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A 组孕妇并发症和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均为高,B 组期待治疗之间长,期待治疗与 C 组母婴结局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处理应采取个性化方式,孕龄28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以采用期待治疗,治疗期间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此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毛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检查颅脑外伤患者的脑部动脉血液流速(VmMCA)特征与血管痉挛(CVS)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抽取74名由于造成颅脑外伤而就诊的患者(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就诊后对其进行1周的 TCD 的检查,后发现其中发生 CVS 患者23例,未有发生 CVS 的有51例,分别编为 CVS 组和非 CVS 两组,回顾两组的 VmMCA 的特点,探讨 TCD 对于发现 CVS 发生的重要作用。结果CVS 组患者的 VmMCA 在4~6天时进入高峰,而从第二天起,CVS 组患者的 VmMCA 平均值明显更高(P <0.05)。结论TCD 的实时监控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检查十分重要,掌握 VCS 患者的 VmMCA 水平及数据分布特点,有益于判断 CVS 患者病情和提高效率,而对可能的 CVS 患者进行严格监护观察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布音德力格;张俊义;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的临床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行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产妇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1.0%,对切口愈合影响因素较多,对产妇进行有效护理后,全部有效愈合。结论产妇行会阴侧切术后,常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以干预,临床上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周厚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并伴有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和影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分为两组:无糖尿病组及有糖尿病组,比较分析两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时临床上的表现和影像的特点。结果①临床表现对比分析:有糖尿病组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概率多于无糖尿病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②影像特点对比分析:两组在 LCX、LAD、等分布上差异不显著,P >0.05,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在三支病变及弥漫性、闭塞性血管病变和 LM、RCA 方面明显多于无糖尿病组患者(P <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并伴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高,且在临床上并发症较多,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严重,应及早预防、发现和治疗。
作者:刘利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喘恢复、啰音消失以及 X 线、血象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买吐地·买提努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取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的溶栓,探究这种激活剂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按照随机数表法抽出30名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h 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溶栓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对患者采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治疗后3h、12h、24h、3d 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在治疗后80d 的 Bar-lthel 指数。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13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9人),对比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80d 的治疗与恢复,实验组患者的 Barlthel 在90分以上的患者有12(80.00%)人,而对照组患者在90分以上的仅有7人(46.67%),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3h、12h、24h、3d 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患者,比较均可得 P <0.05,在统计学上都有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预后提供保障,并且对于栓塞的治疗越早,临床的疗效越好,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就越高。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术前访视,对术前病人进行相关手术知识宣教以及心理护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术前一天从查阅病历,向主管医生和护士了解情况,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相关手术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等进行术前访视。结果通过术前访视,缓解了手术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结论规范的术前访视让病人更好地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麻醉,缓解不良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耐受性,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黎庆芳;陈文平;岑金燕;罗秋英;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30例患者,给予薰衣草温水擦浴的干预护理方法;乙组30例患者,给予心理、行为、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方法;丙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3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后的睡眠情况。结果在睡眠各项因子的比较上,甲乙两组护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丙组护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 >0.05);丙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 >0.05);在干预1周后的比较上,甲组患者较乙组患者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但是在干预2周后的比较上,乙组患者较甲组患者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结论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患者睡眠障碍上均有一定的效果,且干预时间不同,干预效果不同,应给予患者合理护理的干预方法,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康娟;宗雪莲;陈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寻求佳的药物组合,分析和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在我科住院治疗55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对照组的27例患者治疗上仅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而观察组28例患者在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的同时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治疗,观察采取不同的药物组合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脂改变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占优势,且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用药之前相比都有所好转,而观察组患者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有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除了给予舒心降脂片治疗的同时加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不仅可以增加了患者病情好转,而且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手术疗效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102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加区域淋巴结清除88例(结节型17例,脓肿型50例,结节型向脓肿型转化21例),切开引流加局部病灶搔刮14例,均为溃疡型。结果采用病灶清除加区域淋巴结清除术患者中4例复发,其中结节型向脓肿型转化2例,脓肿型2例,结节型及溃疡型无一例复发,住院8~31d。结论结节型及窦道形成后是颈淋巴结结核佳的手术时机,在确定分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病例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宗江;于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