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目的:分析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组成对照组,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临床预防策略。另外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组成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率和患者满意度,总结出有效预防、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而且治疗时间短,康复率高,两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必须从肺结核病的感染源入手,分析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对策措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满意度。我院在改进的医疗方案后,不仅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康复率,而且还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姬会春;王洪旗;李娟;刘庆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对婴儿急性肠套叠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二连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100例急性肠套叠婴幼儿,用空气灌肠整复位方法进行整复治疗。结果治疗康复86例,无效14例。结论对急性肠套叠的婴幼儿,首选治疗方法应为空气灌肠整复方法,即用自动控制压力机,调整空气压力结合腹部按摩。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霍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主动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于被动吸烟的危害尚有争论,与被动吸烟相关危险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观察主动和被动吸烟与心肌梗死危险的关系,11762例男性与13206例女性纳入研究。结果在为期12年的观察期间,770例男性和455例女性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结果显示,主动与被动吸烟二者与两性心肌梗死事件均有关联;女性的关联度似乎比男性更强。年龄校正分析显示被动吸烟较之从未吸烟者与心肌梗死事件关系更强。经重要因素校正后,主动和被动吸烟仍然与心肌梗死危险显著相关。与≥30岁的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者,20年后心肌梗死危险增加40%。结论被动吸烟不仅自身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男性可用主动吸烟加以解释,女性则主要是由于被动吸烟所致。
作者:直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探究有效的临床疗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对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2例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肠内营养治疗的有效率为92.9%。结论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肠道屏障损伤和肠道动力不足有关,肠内营养疗法具有较好疗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阶段临床实习主要以临床医生带教为主,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对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培养,作为临床教学的一线参与者,作为实习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直接影响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尤其在我们这个多民族混居地区,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少数民族学生的医学教育工作与普通院校医学生的教育工作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带教素质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医学生教育中临床带教老师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周欣;段惠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本院儿科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中开出的119份处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儿治疗过程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药物的类型、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119张处方中79张使用抗感染药物,占66.4%。其中,抗菌药物单用61张,18张联用(16张二联,2张三联)。儿科中,常用抗感染药物有:头孢克洛、青霉素G、阿奇霉素等,使用多为头孢克洛,共有30张处方使用,占38%;其次为青霉素G,占20.2%;阿奇霉素使用占15.2%。结论抗感染药物在儿科诊治中存在过度使用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监督,提高药物使用率,避免药物浪费。
作者:田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情况,为今后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选取了我区卫生监督部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查处的非法行医案例共23例,并依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主要处罚类型包括条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违反《处方管理办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无证行医。处罚情况一般为罚款,对游医的处罚力度不足。结论当前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力度尚有不足,特别是对游医的查处和惩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加大打击力度。
作者:黄旭杰;魏海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并针对护理结果,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从性和掌握知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方案获得了患者的满意,增加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有效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踪志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探讨TGFβ1和CTGF与ACS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GFβ1浓度在中危组、高危组均较低危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浓度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CTGF水平在不同危险度分级间比较有差异,说明TGFβ1、CTGF能作为评价心脏恶性事件危险性的相关指标。
作者:李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细胞毒性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其抗肿瘤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细胞毒性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吸入、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造成肝肾、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毒性损害,并且还可引起免疫抑制、畸形、生育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该类药物的使用、配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免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健康损害。本文分析了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穿刺前与穿刺后72h的血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APACHE评分以及穿刺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有效穿刺后,患者血胆红素、白细胞计数、APACHE 评分均显著降低,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谷丙转氨酶却无明显变化,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刺治疗的治愈率为65.5%,并发症的病发率为24.0%,无死亡现象发生。结论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病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痔疮术后便秘患者采用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痔疮术后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此64名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在痔疮术后行不同护理方式,实验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而对照组同样为32例,只单纯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统计两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的疗效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行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加用中医护理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8%,单纯运用常规护理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观察组满意度总良好率为92.98%,对照组满意度总良好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便秘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护理方式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重症狠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在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相对于护理干预之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无任何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终止。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重症狼疮性肾炎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治疗配合度增强,对患者的康复十分有利。
作者:匡玉华;初娜;江世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106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4年间共收治了106例因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摘除术造成的瘢痕妊娠的患者,依患者不同情况及意愿,分别进行了保守的用药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本文根据患者情况对这3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栓塞,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并进行清宫术祛除妊娠组织,剖宫产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经治疗后,患者均预后良好,除外子宫因大出血进行子宫全切的患者,其余患者术后出血较少,血βhC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切实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预后效果佳,本次研究中的106例患者,分别在介入治疗,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均预后良好。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脑梗塞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于入院与出院当天分别行肌力测试,对比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前后的肌力水平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后,患者的肌力水平较之于入院当天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后,可有效改善其肌力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道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动气压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的安全运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四肢手术患者,运用电动气压止血带,掌握仪器的操作和方法,观察患者病情。结果3例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8例患者术后24h产生患侧肢体麻木的情况,术后72h均恢复,2例患者止血带部位具有淤血点,均自行消退。结论电动气压带止血效果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患眼28只)与观察组(25例,患眼29只),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86.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且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率以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给予其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林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及舒必利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显效率分别为71%、58.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GQOLI74量表评分各维度评分除物质生活无显著性差异外(P !0.05),其余维度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安全可靠。
作者:娄渊敏;黄永宏;王惠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使用纤维内窥镜的过程当中,漏水是比较常见的故障。本文主要就以奥林巴斯纤维内窥镜为例,对纤维内窥镜产生的漏水故障进行判断然后分析测漏的方法。
作者:高伟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氧盐水处理阑尾术后切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09/201402在本科120例因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把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观察组为接受三氧盐水处理阑尾切口组,对照组除不使用三氧盐水外,其他处置相同,观察其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三氧盐水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有效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张苗;童艳兰;郭晓东;刘增亮;郄红征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