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杨智贤;石丹;李百川;郝英
后踝骨折大多数病例同时存在内、外踝及下胫腓韧带损伤[1].但单纯的后踝骨折也时有发生.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其手术入路、复位及固定均较困难.自1997年2月~2004年10月,采用踝关节后侧入路,矢状切开跟腱,显露后踝骨折,由后向前拧入可吸收拉力螺钉或由前向后拧入金属螺钉固定的术式,治疗单纯后踝骨折29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士波;张仲明;张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骨间返动脉为蒂的骨膜瓣移植治疗尺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7例尺骨中下段骨不连(中段12例,下段5例)采用骨间返动脉为蒂的骨膜瓣进行移植治疗.结果术后临床追踪随访平均8个月(3~12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3~7个月).术后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功能无障碍.结论骨间返动脉为蒂的骨膜瓣移植治疗尺骨骨不连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较小,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尺骨骨不连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石红;彭潭安;易红卫;舒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全身骨折中占3%~26%,其发病率在所有的儿童肘部骨折中占首位,达到50%~80%[1,2].1995~2004年,笔者采用纵行切开肱三头肌的肘后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35例,经过半年以上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传富;陈廖斌;陈忠海;邓泽彦;李海燕;孙绪文;胡立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对Tossy Ⅲ型须手术治疗已成共识.笔者早年应用单纯克氏针经皮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均不理想,从2000年起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2002年起有条件者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共诊治40例.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永生;黄贵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桡骨下端肿瘤、严重外伤、感染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节段性骨缺损,由于邻近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致残率高,临床治疗很困难.目前治疗多用自体骨移植较为理想.1998~2001年笔者采用自体腓骨小头带腓骨上段移植治疗桡骨下端骨缺损11例,重建腕关节,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钦;韩立业;冯勋芝;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植骨材料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比较其优缺点.方法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植骨治疗的38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进行至少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18例采用新鲜冷冻异体骨植骨,20例(22侧)采用β-磷酸三钙(β-TCP)植骨.结果异体骨组有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排异反应并继发感染;β-TCP组有1例切口延迟愈合,无排异反应.跟骨Bohler角从术前平均5°恢复到27.8°,随访1年以上未发现关节面复位的丢失,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所有者恢复行走功能.AFASS评分异体骨组优良率为72%,β-TCP组优良率为73%,二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是较好的选择,新鲜冷冻异体骨和β-TCP植骨效果相当,异体骨有排异反应的风险,而β-TCP的吸收替代较慢.
作者:唐坚;孙月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1998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均采用Bosworth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5~56岁,平均36.5岁.损伤原因:切割伤3例,机器伤2例,坠落伤4例,跳跃伤4例,拉鱼网时损伤2例.手术时间:伤后1个月内者2例,1~2个月者6例,2~3个月者5例,3~6个月者2例.
作者:赵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MSCs)-Ⅰ型胶原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构建Ⅰ型胶原支架,将体外培养的兔MSCs吸附于该支架上培养,检测支架对MSCs的吸附及增殖的影响,再移植于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处,分批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MSCs在Ⅰ型胶原支架内贴附良好,分泌胞外基质,MSCs-胶原复合移植组软骨缺损处在术后12周为透明软骨样修复,空白对照组为纤维瘢痕样修复.结论Ⅰ型胶原支架与MSCs相容性良好,MSCs-胶原复合移植可达到透明软骨样修复软骨缺损.
作者:卢华定;蔡道章;秦骥;黄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骨折对位和早期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伴有明显移位的粉碎性骨折.自2003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锁骨解剖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5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亮;朱冬承;陈福扬;汤长华;吴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方法临床随机选择60例,32例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28例为对照组,予物理治疗,口服罗钙全片和钙尔奇D片.统计患者腰背痛及全身骨痛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腰背痛及全身骨痛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53.6%,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BAP及尿DPD/Cr于治疗后6个月时均显著降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骨密度测定(BMD)6个月后有一定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显著,对照组BMD无明显改变.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赵正旭;郝毅;茹选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趾移植联合前臂贵要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ⅢB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共6例拇指ⅢB缺损的病人应用该方法进行拇指再造.结果6例均获成功,再造拇指与皮瓣存活,外形满意,功能好.结论趾移植联合前臂贵要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拇指ⅢB缺损的良好方法,具有血运可靠,易操作等优点.
作者:张志宏;张朝春;张发惠;郑和平;陈庆泉;吕琦;王万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初步分析探讨FixionTM膨胀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方法采用FixionTM系统的膨胀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25例,IM 16例,IL 4例,PF 5例.肱骨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胫骨骨折6例.结果2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50周,平均35周.全部患者中11例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痂形成,均达到临床骨折愈合标准.结论使用膨胀髓内钉手术简便,创伤小,无需交锁螺钉,并且并发症少.它是在治疗长骨骨干骨折中髓内钉与微创外科的良好结合.
作者:陶杰;庄起昌;刘成文;易诚青;陆海明;李豪青;马金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冻结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8月对门诊172例早期冻结肩患者,经前膪性设计随机分成四组.甲组应用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施沛特)治疗,乙组采用肩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激素(复方倍他米松)治疗,丙组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丁组口服NSAIDs类药,各组同期都进行系统的、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行对照研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盂肱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使用VAS疼痛评分,UCLA和ASE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1~6个月(平均5.1个月)的门诊随访,各组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甲组改善不明显,乙、丙、丁组改善明显.UCLA和ASES评分治疗前后的结果都是甲、乙组效果好,丙、丁组效果差.肩关节外展上举和外旋活动度测量值在治疗前后比较,经自身对照的t检验均P小于0.05.结论玻璃酸钠配合使用少量激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是门诊综合治疗早期冻结肩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耀南;薛庆云;高新生;蔡恒江;赵立连;张启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Gamma钉治疗逆股骨粗隆间骨折(AO/OTA31-A33)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2004年10月笔者采用Gamma钉治疗逆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的骨折都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髋内翻、深部感染、髋螺钉自股骨头切出,以及交锁钉断裂发生.结论Gamma钉治疗逆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目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王军;董有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1998年1月~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2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53例中男160例,女93例;年龄15~65岁.车祸伤190例,跌伤63例.左侧135例,右侧118例,横形、短斜形骨折85例,粉碎性骨折168例.伤后2~16 d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陈伟兵;沈国平;彭永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缺死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颈血管条数及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全部患者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远期疗效和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原晓景;徐达传;李立新;杨瑞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应用髋臼后柱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6具成人骨盆标本,行后柱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分别测量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矢状面的夹角、钉长,以及使用三维CT重建图像测得拉力螺钉的大直径等.结果对于髋臼后柱骨折,拉力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9.7°±2.3°、与矢状面的夹角为8.0°±2.5°,窄处直径为(9.0±1.0)mm,平均钉长为(11.7±0.5)cm.结论髋臼后柱骨折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嵇鹏;吴乃庆;司卫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闭合性跟腱离断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一般由间接暴力所引起,好发于体育文艺爱好者,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延迟诊断.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笔者收治闭合性跟腱离断12例,经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占国;郑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四肢常见的骨创伤,其中约1/4可累及关节面和干骺端.自2001年8月~2005年5月,对4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经皮有限撬拨复位动力型外固定器生物学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寅权;李国东;张秋林;方大标;孙洪体;艾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跟腱损伤外科系统治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例空勤人员的跟腱损伤进行术后功能评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包括手术细节和术后理疗、功能锻炼等内容的外科系统治疗法.采用临床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方法处理的35例跟腱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系统外科治疗法的跟腱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二次断裂率和感染率均为零.结论跟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外科治疗并不复杂,但是其诊断和治疗经常被临床所忽视,造成不应有的误诊和一定程度上的残疾.外科系统治疗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费效比.
作者:江立红;李颖;宫丽莉;王飞;吴继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