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茂;黄炯;雷树彬;梁树祥;罗毅;周树根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研制的锁骨带锁髓内钉,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研制的带锁髓内钉固定锁骨骨折.用18具新鲜尸体36条锁骨,分成两组.人工造成锁骨骨折,比较带锁髓内钉与普通克氏针固定后,两者的抗拉伸、抗弯曲,以及抗旋转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带锁髓内钉固定锁骨骨折抗弯曲强度无显著差异,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3419);抗拉伸、抗旋转强度明显增强,统计学结果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锁骨带锁髓内钉设计独特,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抗弯曲,以及抗旋转能力,能够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作者:魏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四肢常见的骨创伤,其中约1/4可累及关节面和干骺端.自2001年8月~2005年5月,对4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经皮有限撬拨复位动力型外固定器生物学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寅权;李国东;张秋林;方大标;孙洪体;艾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冻结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8月对门诊172例早期冻结肩患者,经前膪性设计随机分成四组.甲组应用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施沛特)治疗,乙组采用肩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激素(复方倍他米松)治疗,丙组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丁组口服NSAIDs类药,各组同期都进行系统的、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行对照研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盂肱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使用VAS疼痛评分,UCLA和ASE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1~6个月(平均5.1个月)的门诊随访,各组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甲组改善不明显,乙、丙、丁组改善明显.UCLA和ASES评分治疗前后的结果都是甲、乙组效果好,丙、丁组效果差.肩关节外展上举和外旋活动度测量值在治疗前后比较,经自身对照的t检验均P小于0.05.结论玻璃酸钠配合使用少量激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是门诊综合治疗早期冻结肩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耀南;薛庆云;高新生;蔡恒江;赵立连;张启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并随访10~16个月.结果58例中57例骨折愈合,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取除远端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38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为91.4%.结论肱骨交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较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沈继;于晓雯;王韬;王建伟;眭述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时骨盆前后位、出口位、入口位X线表现及轴向CT表现的差异,确定不同部位骨盆骨折投照的佳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5例骨盆骨折患者骨盆前后位、出口位、入口位X线片及轴向CT片.将骨折表现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观测同一部位骨折在不同位置X线片及CT上的表现程度.结果耻骨联合分离程度在各种投照位置上无明显差异.耻骨支、耻骨体、坐骨、骶孔和L5横突,移位程度在出口位上表现明显.骶髂关节分离,骶骨翼、髂嵴骨折在入口位上表现明显.骶骨压缩骨折,半骨盆向后移位,水平旋转不稳在入口位X线片上明显.垂直旋转不稳在出口位片上明显.CT在诊断骶髂关节分离及骶骨骨折有独特价值.结论骨盆骨折应首先摄前后位X线片,根据骨折部位,进一步摄入口位、出口位X线片.并根据骨折的表现判断其稳定性,指导临床治疗.CT在诊断骶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有独特价值.
作者:潘进社;张英泽;张奉琪;彭阿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传统的断指再植重建血液循环是修复指固有动脉及指背静脉.对于一些末节的断指,由于指背静脉过于细小,实用价值有限,因此多数采用拔甲、指端放血等手段解决回流问题.笔者自2002年3月~2005年7月,对27例35指末节完全离断应用掌侧静脉进行再植,其中成活33指,成活率为94.3%.报告如下.
作者:舒正华;陈波;李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2000年7月~2005年3月对3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0~56岁.左侧17例,右侧20例.Colles骨折24例,Smith骨折10例,掌侧Barton骨折3例.掌倾角平均-15°,尺偏角平均-6°,桡骨平均轴向压缩4.5 mm.26例术前手法复位失败(轴向压缩不能纠正,掌倾角与尺偏角恢复不好);9例于1周内初次复诊时发现骨折再移位;另2例未能按时复诊,于1个月左右拆除石膏时发现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朱立帆;杨惠林;刘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方法临床随机选择60例,32例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28例为对照组,予物理治疗,口服罗钙全片和钙尔奇D片.统计患者腰背痛及全身骨痛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腰背痛及全身骨痛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53.6%,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BAP及尿DPD/Cr于治疗后6个月时均显著降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骨密度测定(BMD)6个月后有一定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显著,对照组BMD无明显改变.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赵正旭;郝毅;茹选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对连续21例急性跟腱损伤病例采用跟腱缝合后包绕成都迪康公司生产的聚-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试验组),然后与以往单纯缝合法(1994年4月~2002年6月的病例中随机选取21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祝少博;余国荣;陶圣祥;曾中华;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非手术治疗难以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固定,处理困难,预后差.自1999年4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锋;谢学然;黄润堂;白金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肱骨近端的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基层医院积极进行手术的病例不多,而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病例更少.自2002年10月~2004年6月笔者开展人工肱骨头置换术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端木群力;赵琦辉;黄东辉;刘新功;武垚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跟骨骨折临床多见,对于手术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已达成共识[1].但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皮肤坏死和不愈合常见,皮肤坏死的发生率为8.3%,切口不愈合率为1.9%[2].为降低切口皮肤坏死和不愈合的发生率,2004年6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皮内缝合法缝合跟骨切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芮昊;翟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而肩胛骨骨折中累及肩胛骨体部的骨折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肩胛骨体部骨折是否手术治疗尚有争议.2001年6月~2004年12月,笔者对收住院的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选择性地开展手术治疗3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伟洪;孙晓亮;吴国峰;周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1998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均采用Bosworth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5~56岁,平均36.5岁.损伤原因:切割伤3例,机器伤2例,坠落伤4例,跳跃伤4例,拉鱼网时损伤2例.手术时间:伤后1个月内者2例,1~2个月者6例,2~3个月者5例,3~6个月者2例.
作者:赵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1998年1月~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2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53例中男160例,女93例;年龄15~65岁.车祸伤190例,跌伤63例.左侧135例,右侧118例,横形、短斜形骨折85例,粉碎性骨折168例.伤后2~16 d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陈伟兵;沈国平;彭永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肩关节复发性后脱位临床上极罕见,常易被漏诊、误诊.笔者于2003年12月为1例左肩关节复发性后脱位患者行Neer改良McLaughlin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林共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骨间返动脉为蒂的骨膜瓣移植治疗尺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7例尺骨中下段骨不连(中段12例,下段5例)采用骨间返动脉为蒂的骨膜瓣进行移植治疗.结果术后临床追踪随访平均8个月(3~12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3~7个月).术后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功能无障碍.结论骨间返动脉为蒂的骨膜瓣移植治疗尺骨骨不连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较小,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尺骨骨不连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石红;彭潭安;易红卫;舒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闭合性跟腱离断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一般由间接暴力所引起,好发于体育文艺爱好者,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延迟诊断.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笔者收治闭合性跟腱离断12例,经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占国;郑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Gamma钉治疗逆股骨粗隆间骨折(AO/OTA31-A33)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2004年10月笔者采用Gamma钉治疗逆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的骨折都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髋内翻、深部感染、髋螺钉自股骨头切出,以及交锁钉断裂发生.结论Gamma钉治疗逆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目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王军;董有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初步分析探讨FixionTM膨胀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方法采用FixionTM系统的膨胀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25例,IM 16例,IL 4例,PF 5例.肱骨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胫骨骨折6例.结果2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50周,平均35周.全部患者中11例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痂形成,均达到临床骨折愈合标准.结论使用膨胀髓内钉手术简便,创伤小,无需交锁螺钉,并且并发症少.它是在治疗长骨骨干骨折中髓内钉与微创外科的良好结合.
作者:陶杰;庄起昌;刘成文;易诚青;陆海明;李豪青;马金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