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祝海炳;龙亨国;洪文跃;刘玖行

关键词:经皮, 内固定, 椎体成形, 胸腰椎, 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自2004年10月~2006年2月,笔者采用经皮穿刺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结果 经随访3~15个月所有病例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150 ml左右.术后2周佩戴腰围支具下床.术后3个月即可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者.结论 经皮穿刺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创伤小,可以完成开放手术的所有步骤,但技术难度高、X线暴露时间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行走支具在髋关节假体柄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自1993年7月~2002年7月,笔者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16例,5例为应用行走支具非手术治疗病例,11例为同期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以探讨行走支具在假体柄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刚;刘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闭式植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闭式植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肱骨干骨折12例采用闭式植骨自锁髓内钉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6.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顺行置钉:优5例,良2例,可1例.逆行置钉:优3例,良1例.结论 闭式植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杨太明;朱裕成;杨伟民;杨春;高先亭;孔祥如;许兴柏;马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

    目的 探讨JohanssonⅠ型和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股骨假体周围的JohanssonⅠ型和Ⅱ型骨折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12~18个月),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患髋做评估.另选同时期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后一次随访时,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的平均Harris评分为88分(69~97分),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平均Harris评分为77分(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1个月(2~6.2个月),无感染或者假体松动现象,无深静脉栓塞现象.结论 对于JohanssonⅠ型和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

    作者:徐长明;储小兵;吴海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肱三头肌外侧入路治疗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自1998年1月~2006年1月,笔者共收治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21例,其中15例采用肱三头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读;欧阳永生;黄善武;李加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海水浸泡爆炸伤关节滑膜修复的研究

    目的 观察海水浸泡爆炸伤关节滑膜组织学变化,了解关节液对哌啶醇氮氧自由基(TEMPO)的作用.方法 制作爆炸伤模型.随机分组,关节内注入TEMPO溶液0.5 ml(浓度10-4 mol/L),电子自旋共振仪(ESR)检测TEMPO,同时取滑膜作组织观察.结果 1个月时滑膜组织仍肿胀,漏出的红细胞未完全吸收,关节液清除TEMPO能力低;2个月时滑膜组织形态改善,细胞数尚少,关节液清除TEMPO能力有提高;3个月时滑膜组织修复已近于正常,关节液清除TEMPO能力与正常关节液相比,5 min和1 h时差异不明显,2 h和3 h时差异明显.结论 海水浸泡的兔关节爆炸伤经3个月修复,滑膜组织组织学观察已近于正常;关节液对外源性氮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短期正常,2 h和3 h时仍低于正常,且差异显著.

    作者:张雪非;吕荣;陈士明;陈道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内踝截骨入路与非截骨入路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1996年4月~2006年1月,笔者共手术治疗距骨骨折63例,其中23例采用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传统非截骨手术入路治疗(对照组).结果 6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1年(6个月~6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治疗组优良率为87%,对照组优良率为5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治疗距骨骨折较传统非截骨手术入路疗效更优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刘永平;陈勇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片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18例

    目的 观察骨片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骨片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18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年(10~1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根据Broberg和Morrey系统功能评分,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结论 采用骨片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术后功能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军;董有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较为多见,肩锁关节脱位多由暴力自上而下作用于肩峰引起,锁骨远端骨折一般为直接暴力所致.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36例,经随访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Sky骨扩张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Sky骨扩张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病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8例均经椎弓根途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2.5~4.2 ml,分布均超过中线.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8.7±1.1)分,术后第3天为(3.5±2.0)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术前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7.51 mm,术后为20.60 mm.8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Sky骨扩张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作者:方洪松;明江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带锁髓内钉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带锁髓内钉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以提高锁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手术治疗50例锁骨中1/3骨折,其中带锁髓内钉固定20例,克氏针固定3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克氏针固定相比,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5),手术时间稍长(P<0.05),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带锁髓内钉固定组未发生骨不连、退钉,以及骨折端旋转等并发症.克氏针固定组中7例出现退针现象,1例出现成角畸形,1例骨不连.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感染.结论 与克氏针相比,带锁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魏海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

    手部高压注射伤是手外科临床少见的特殊急症.由于早期症状轻,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延误及时、正确的治疗.自2002年4月~2004年10月,笔者共收治手部高压注射伤患者13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引流及二期闭合创面等方法进行治疗,患指均存活且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许光跃;蒋纯志;谢仁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浆前降钙素原对多发骨折感染并发症的预测

    目的 研究动态监测血浆前降钙素原(proprocalcitonin,PCT)对多发骨折感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多发骨折患者79例分感染、非感染两组于入院后的第1,3,5,7,10,14,21天收集血标本;对照组30例于入院后第1天收集血标本.应用Lumitest PCT-Q试剂盒测定血浆PCT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多发骨折患者非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PCT水平轻度升高,CRP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感染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血浆PCT明显升高(P<0.05),而血浆CRP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以2.0 μg/L、250 mg/L为PCT、CRP的临界值预测感染,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CRP.结论 血浆PCT是多发骨折患者并发感染敏感的预测指标,进行常规PCT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创伤后感染并发症,预测创伤的转归和预后.

    作者:梁届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要点和术后疗效.方法 25例(28髋)根据Crowe X线分型,Ⅰ型14例,Ⅱ型7例,Ⅲ型和Ⅳ型各2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髋臼旋转中心内移.恢复下肢长度的方法包括术中彻底切除挛缩的关节囊和纤维瘢痕组织并酌情进行软组织松解.随访内容包括:①Harris评分;②X线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和髋臼旋转中心位置.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8.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3分(18~72分)升高至91分(79~100分).所有病例髋臼旋转中心都恢复正常.术前双下肢长度差为0.5~5.5 c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为-0.4~0.9 cm.结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除了标准的髋臼重建方法之外,结构性植骨和髋臼旋转中心内移可有效恢复髋臼旋转中心的高度.术前详细的计划,术中彻底切除挛缩的关节囊和纤维瘢痕组织并酌情进行软组织松解有助于恢复下肢长度.

    作者:冯建翔;章军辉;狄正林;何志勇;徐荣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及其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指征和术式选择,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入院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87例,其中156例获得随访.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术(全椎板或半椎板)89例,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术3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34例.结果 156例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4年1个月.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89.89%、87.88%、88.24%.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技巧,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各种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林小斌;林其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微创带锁髓内钉技术在下肢骨干骨折治疗中应用

    由于带锁髓内钉具有更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骨折易愈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下肢骨干骨折的治疗.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微创带锁髓内钉技术治疗125例下肢骨干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岑文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47例,患者年龄平均77.8岁(70~95岁).术后随访5~48个月,平均22.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法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5例术后4周内死亡.28例术后1周下地行走.无髋关节脱位和无菌性松动发生.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1例发生髋臼磨损,5例术后双下肢长度略有差异.术后1年采用Harris评分,优15例,良13例,优良率80.9%.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彭国栋;林勇;历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休克致双侧股骨颈骨折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4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入院后在精神药物控制的同时给予电休克治疗.电量100 mA,通电时间1.2 s,抽搐时间30 s.双侧髋关节先屈曲,后伸直.发作停止后双下肢缩短外旋畸形,患者清醒后诉双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摄骨盆X线片示双侧股骨颈骨折,对位差(图1).转入骨科后行双侧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6个月,髋关节无疼痛,双下肢活动好.

    作者:眭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术中术后骨折原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交通事故伤和建筑意外伤的增多使四肢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各种内固定的应用已成为当今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各种内固定手术都存在着骨折固定的松动、骨折对合不佳、感染及手术的副损伤等并发症可能,对于这类并发症的发生,医患双方在术前和术后都比较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病例报道也较多.而内固定操作过程中造成的骨折,以及内固定术中和内固定取出术时造成的骨损伤,术后骨损伤处再骨折的病例报道却不多.自1998年9月~2004年10月,笔者共发现了此种情况骨折9例,并进行了手术治疗.

    作者:端木群力;黄东辉;赵琦辉;刘新功;武垚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微创改良Dewar术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肩部损伤,对于Allman Ⅲ度的完全性脱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手术治疗.自1997年9月~2005年10月,笔者在黄公怡[1]改良的Dewar术基础上对手术切口、入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做出了改进,经过30例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程;庞敬沛;仲崇柱;杜敦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异体骨造架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CDH)的手术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其疗效各异,因此对CDH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很有必要.笔者自1999年2月~2004年7月应用异体骨或异种骨造架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2例,效果满意.

    作者:黄令坚;刘爱刚;黄春福;潘永太;郑文忠;黄钿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