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骨与钢板折顶方法治疗下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

车坚;王甫亚;周业松;蒋正武

关键词:运用, 钢板, 方法, 治疗, 下肢, 长骨干, 粉碎性骨折, 现报告如下, 肢体长度, 特殊类型, 骨折复位, 胫骨干, 股骨干, 支点, 碎片, 设计, 缺损, 牵引, 器械
摘要:我院自1996年3月~2000年3月共收治了股骨干、胫骨干粉碎性骨折9例,此类骨折碎片较多、缺损大、术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牵引、撬拨、折顶等方法或借助器械使骨折复位、固定,恢复肢体长度.我们设计出一种寻我支点、运用骨与钢板折顶的方法治疗这种特殊类型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体位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研究在不同体位骶髂关节周围韧带的应力分布与作用.方法建立骶髂关节与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位、双腿站立位和坐位等三种工况,计算关节周围韧带的应力分布.结果坐位、双腿站立位和单腿站立位三者中,以单腿站立位时骶髂关节周围韧带的应力值为大,坐位时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应力小,提示坐位有利于骶髂关节的休息,而单腿站立位易造成骶髂关节的疲劳.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通过提高张力水平,在维持关节的不同体位、阻止脱位的趋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齐荣;贾连顺;周伟明;黄本才;丁祖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1997~1999年使用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2例,骨折愈合,伤手功能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7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多为从事机械操作人员.致因:机器压伤23例,棍棒击伤7例,扭伤2例,均为新鲜损伤.32例均为单侧,共40处骨折:其中单发25例,多发(掌骨合并指骨或多处)7例.骨折类型:闭合骨折22例,开放骨折10例.横行(短斜形)骨折19例(处),斜形(螺旋形)骨折10例,粉碎骨折4例.骨折部位:中段21例,近头部5例,近基底部6例.开放伤按Gustilo分级:1级8例、2级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 h~3 d,平均7 h.

    作者:扬辉;唐三元;丁轩;彭仲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修复关节软骨病损

    目的探讨同体同关节内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通过开放或关节镜下进行同关节非负重关节面提供骨软骨移植条块修复关节负重面的软骨病损.结果手术6例,术后随访5~9个月,平均6个月,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同体关节骨软骨镶嵌移植对治疗关节应力性局灶性软骨病、创伤性软骨缺损的45岁以下病人是一个效果确实、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华扬;尹庆水;曹正霖;章莹;李菊根;尹飙;吴文;刘景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远期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自1993~1998年应用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48例,经随访,其中21例远期疗效不佳,占43.75%.我们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8~77岁,平均45岁.损伤原因:坠落伤8例,车祸伤6例,跌伤5例,撞击伤2例.损伤节段:C3、4 1例,C4、5 4例,C5、6 10例,C6、7 5例,C7T1 1例.神经功能:全瘫3例,不全瘫7例,神经根症状6例,无神经症状5例.

    作者:毛兆光;徐生根;吴国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股骨头骨折并髋臼骨折诊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股骨头骨折并髋臼骨折是髋关节的严重损伤,髋臼及股骨头解剖位置深在,治疗困难.作者1993年1月~1997年3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1例,效果满意,分析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性16例,女5例,年龄17~53岁.受伤原因:车祸20例,高处坠落伤1例.骨折类型:髋臼前柱骨折5例,后柱骨折9例,横形加后壁骨折3例,后柱加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

    作者:周东生;邵珠省;张合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局部封闭治疗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

    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闭孔神经在通过闭孔的膜——骨性管道时受压而引起的同侧下肢股内侧疼痛为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自1988~1997年明确诊断的6例患者,用2%利多卡因与醋酸泼尼松龙针混悬液局部闭膜管封闭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均为单侧,年龄33~54岁,2例有骨盆骨折,2例有同侧髋关节拉伤史,2例无明显原因.6例病人中病程长者5个月,短3周.

    作者:牛春雨;田平;侯宏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斜向单个椎间融合器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研究

    Cloward[1]于1953年首先采用了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及椎管狭窄的患者.以后该方法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后路双枚融合器椎体间融合(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该方法需广泛切除椎板及关节突,从而降低了融合器植入后的后柱稳定性,且术中需极度牵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使手术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我院自1998年6月起设计一种经后路单个斜向融椎器椎体间融合的方法,治疗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祝海炳;李展振;龙亨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及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报告

    我院1996~2000年经选择适应证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进行疗效分析及经验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6~55岁,平均42.5岁.左侧股骨颈骨折10例,右侧18例.致伤原因:臀部着地跌伤9例;高处坠落摔伤6例;车祸事故撞伤3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不愈合3例.骨折分型:头下型9例,头颈型5例,经颈型4例;Garden Ⅲ型例、Ⅳ型11例.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侧股骨干和髌骨骨折

    同侧股骨干和髌骨骨折临床上少见,常由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创伤所致,易并发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致残率高.我院自1993年2月~1998年10月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占同期股骨干骨折的3.3%(15/458).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岁.左侧8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压伤1例.

    作者:黄长明;童星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关节软骨的生物愈合与再生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节软骨的生物愈合与再生的研究成为了关节外科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当代促进关节软骨愈合与再生的一些措施与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1 调动软骨细胞内在愈合潜能促进软骨愈合1.1 软骨下骨钻孔、磨蚀或微骨折软骨细胞生存于一种无血运的环境,软骨表层的损伤通常不能愈合.借助关节表面软骨至软骨下骨的钻孔、磨蚀或徽骨折来刺激软骨愈合的目的旨在从骨髓中获得多潜能的骨髓干细胞及生长因子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和软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孙康;王立德;张羽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认识

    1998年2月~1999年12月的间,全髋置换术153例中术后早期发生关节脱位5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例发生术后脱位的病人中男2例,女3例,平均62.6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性关节炎1例;脱位时间:术后4~10周,平均7.8周,均为后脱位;根据Do脱位分类:体位性3例,肌力失衡2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2例.对脱位病人的X线片进行评估:①测定假体髋臼的前倾角和倾斜角.倾斜角正常为40°±10°.前倾角正常为15°±10°.②测出两侧小粗隆到坐骨结节连线的距离,如术侧较正常侧减少超过1cm,即为肌力失衡.

    作者:杨胜武;叶澄宇;滕红林;倪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制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9例报告

    治疗髌骨骨折,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科根据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用克氏针设计制做一种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从1990年11月~1999年6月,临床应用4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器械与方法1.1髌骨爪制做髌骨爪可术前或术中制做.采用¢1.0m~1.5 mm克氏针,用两把电工尖嘴钳将克氏针制做成“V”型,尖端窝成¢3.5 mm~4.0mm圆圈,两臂未端弯成钩状.参照髌骨侧位X线片,制做出爪枝的弧度与长度,两臂长度相当于所固定髌骨纵轴3/4,弧度与髌骨纵轴弧度一致,钩尖锉尖.制做出髌骨爪正观呈“V”型,侧位观呈长臂鱼钩状,见图1.

    作者:邸晶磊;侯玉彩;曹远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和关节镜治疗

    髌内侧滑膜皱襞,是一发育残留的滑膜皱襞,由髌上内侧延伸至髌下脂肪垫滑膜上方.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膝关节镜下证实并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治疗该征21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29~74岁,左膝8例,右膝13例;单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14例;合并其它病变者7例,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髌股关节炎3例;平均病程18个月.

    作者:杨光;李铁波;刘铁明;陈天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

    我院自1988年1月~1999年4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28例,取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平均25.4岁,病程:4~15个月,平均7.4个月.均为外伤性骨折,其中头下型骨折16例,头颈型骨折12例.GardenⅡ型3例,Ⅲ型23例,Ⅳ型2例.入院前治疗情况:曾经作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20例.入院后的治疗结果:26例术后3~6个月内骨折愈合,2例不愈合.

    作者:黄朝辉;杨淮河;廖忠林;邵银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五例

    Maisonneuve骨折(简称MFF)是一种少见的踝关节骨折,我科自1997年1月以来共诊治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25~42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损伤均为扭转暴力,受伤距就诊时间1~6 d。人院查体于内踝及下胫腓前韧带、腓骨下段存在压痛;骨间膜体表投影全长压痛3例,下部压痛2例。摄膝踝全长X线片皆发现高位腓骨骨折,位于腓骨头下约2~3 cm处。上述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固定内踝或修复三角韧带,修复下胫腓前韧带,皮质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长腿U型石膏托内翻位超膝固定,3周后去石膏功能锻炼,8周负重行走。

    作者:赵建勇;时忠霞;孙宏辉;魏学庆;张桂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全关节结核16例报告

    晚期全关节结核终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或长期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院自1988年~1998年先后为15位患者施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随访.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部位6髋(5人)10膝.男11例,女4例.年龄34岁~58岁.病史短3年,长42年.所有病人在手术时其病变均在静止期1年以上.即病人在停药后1年无发热,盗汗,无关节积液,原有窦道疤痕无溢脓现象.

    作者:郑延贵;陈伯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腰椎间间盘突出症引起足下垂的原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足下垂临床报道较少见.既往的道对其产生的原因也未能详细阐述.近年来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足下垂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同时在手术中测量受压神经根的直径及黄韧带厚度,以便能阐明其发生的原因,现将我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足下垂12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大55岁,小24岁,平均39岁.其中40岁以下10例.病史长7年,短20 d.平均1年4个月.

    作者:谢文龙;贾连顺;周国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踝部骨折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关节镜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近3年来34例踝部骨折病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即常规关节镜检查,根据关节镜检查所见,对软骨损伤、滑膜炎、韧带撕裂进行关节镜下修复、清理,且关节镜监视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结果术后随访均2年,根据Must和Teipner临床及X线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踝部骨折重视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保证确切关节骨折对位,提高了诊疗效果.

    作者:吕占辉;王树锋;孔令贵;张克民;张耀;王来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无脊髓损伤的上颈椎损伤漏诊八例体会

    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寰枢椎骨折脱位22例,其中漏诊8例.现就有关漏诊原因及诊治体会作一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小29岁,大58岁,平均43岁.交通伤5例,运动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寰椎后弓骨折1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齿状突骨折2例,寰枢椎旋转半脱位3例.伤后就诊时间4 h~72 h,平均21 h.

    作者:焦尚起;顾红卫;刘文俊;戴力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aisonneuve骨折16例临床与文献回顾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 of the Fibula,简称MFF)是一少见的踝关节骨折,其特征为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合并腓骨上1/3骨折及伴有或不伴有后踝骨折.该类型骨折极不稳定,常合并下胫腓分离.很多学者对MFF的创伤机制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对下胫腓分离程度、骨间膜损伤范围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明显分歧.我院1994年6月以来收治MFF病人16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邓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