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
目的:探讨男性精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水平与男性生育能力的关系. 方法:选择128例不育男性和38例生育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 )测定精液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不育男性血清睾酮( TES)水平. 结果:不育组的DIBP、DEBP、DEHP含量及PAEs总量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P<0.05),且精液中的DIBP、DEBP、DEHP及PAEs总量分别与血清睾酮水平(P<0.05)、精子总数( P<0.05)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PAEs蓄积可能是男性不育的原因.
作者:张延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P<0.01). 治疗组复发率2.9%,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2.9%(P<0.04). 治疗组1例患者口干,对照组1例口干,1例心慌,停药后好转. 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苑天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影响.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复常、白细胞复常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感染及MODS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在医药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药物品种不断增多,用药形势日趋复杂,临床用药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死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占死亡总数的1/3.有文献报道[1],美国每年死于医疗差错的患者多达98000例,其中因用药错误所导致的死亡占20%.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听力残废患者占残疾患者总数1/3,其中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不当而致聋患者占60%~80%[2].因此,临床用药时应以安全为第一准则.本文分析了临床用药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现论述如下.
作者:庄瑞丰;刘冬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心电图动态缺血情况分为2组,将43例心电图无心肌缺血表现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3例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作为研究组,2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具体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6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手术后心功能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疗效优于无缺血心肌表现患者.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诊治的颈椎病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对比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健康干预后患者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食欲情况、睡眠状况、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椎病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焦虑抑郁状况,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邢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治疗. 方法:对2012年~2013年收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慢性咽炎患者经治疗,治愈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90%. 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与邻近器官之病变.
作者:闫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2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胃肠外科手术后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2组心理评分、意外拔管率、口腔舒适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安、恐惧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意外拔管,缓解患者的不安等情绪,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付冬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共40例,分别采用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2组患者在7天、90天以及180天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 结果:40例患者中,采用ABCD2评分的7天阳性预测值、90天预测值以及180天预测值分别为30.0%、25.0%、25.0%,而采用ESSEN评分的7天阳性预测值、90天预测值以及180天预测值分别为:45.0%、45. 0%、60.0%. 结论:采用ESSEN评分法对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进行预测,其准确性明显高于ABCD2评分法患者,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郎丰龙;董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81.25%,2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低,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归纳、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后29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6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死亡率、致残率高,应尽早及时救治,其过程中严密的病情观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成功救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对比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人. A组采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后路手术进行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A组患者进行前路手术治疗后有效人数为36人;B组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后有效人数为35人,2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均有显著疗效,手术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手术方式,使得手术的疗效达到佳.
作者:高军胜;张陆;刘志昂;姚帅辉;高松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的应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3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氨基酸,研究组予以高剂量氨基酸,记录并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出生14天研究组Pre-ALB、SCr、BU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低剂量氨基酸,高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吸收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作者:杜素英;张利利;江潇菊;申芳芳;申彦敏;李树鱼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救治的4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同时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救治的4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采取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抢救. 结果:2组患者通气前心率、呼吸频率、pH、PaO2、 PaCO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48小时后各种指标均明显改善,与通气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通气48小时后比较各种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救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左俊丽;李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4例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残端处理方法将44例患者分成2组,包埋组与结扎组,每组22例. 包埋组患者的残端处理方法为荷包包埋,对照组患者的阑尾残端采用单纯结扎的方法,对2组患者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时间,术后各项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组的残端处理时间为5.7 ±1.3分钟,对照组的残端处理时间为1.6 ± 0.8分钟,干预组的残端处理时间比较对照组长(P<0.01),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4 ±0.9天,肛门排气时间为6.4 ±1.5天,住院天数2.1 ±0.3天,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7 ±0.7天,肛门排气时间为6.1 ±1.9天,住院天数为1.9 ±0.1天,干预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荷包包埋法及单纯结扎法更有利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术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教传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浅谈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有效的全面护理,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经全面的护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应用效果. 方法:对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及IKDC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经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后,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5例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90%). 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哲;郭艳幸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3年1月~10月于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平,于3之前皮下注射诺和锐. B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于3餐之前皮下注射诺和锐. C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平,3餐前口服诺和龙. 3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和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3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下降(P<0.01),3组患者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在治疗过程中,A、C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低血糖现象,B组5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A、C组明显优于B组( P<0. 01). 结论:诺和平联合诺和锐及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治疗效果相似,但低血糖发生率要优于后者.
作者:李菁爽;冯佳庆;吴宏;王华;马永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紫外线治疗对压疮愈合的疗效.方法:检索1975~2014年6月公开发表的所有预防性使用紫外线治疗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6项,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外线治疗能缩短压疮愈合时间(OR-1.39,95%CI-1.53--1.22,P<0.00001),提高压疮愈合率(OR 5.67,95%CI 2.61-12.33, P<0.0001).结论:紫外线治疗对压疮的愈合有促进效果,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晶晶;李珊;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遵医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