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护理体会

孙桂俊

关键词:腹腔镜, 结直肠癌, 手术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6月治疗的36例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0.3天,平均出血量64.7±10.4mL,3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并未出现出血、感染、口漏、口狭窄等问题,患者正常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成功率,降低医患纠纷,减少并发症出现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arietene ProGrip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与UHS补片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Parietene ProGrip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与UHS补片2种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临床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90例成人腹股沟疝病人,均采用前路开放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137例病人采用Parietene ProGrip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153例病人采用UHS补片,按使用不同补片修补方式分为ProGrip组(比较组)和UHS组(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中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切口并发症(包括术后切口发生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结果:2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术后平均住院日上无显著性差异(P=0.825),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36)。结论: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使用Parietene ProGrip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郭金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进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药物再灌注治疗及急诊介入再灌注治疗仍然是STEMI的主要治疗策略【2】。早期的紧急救护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现将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文君;戴新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明显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及复发原因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远期效果以及复发原因。方法:选择2003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接受自发性气胸治疗的患者48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1个月~125个月,分析其随访结果。结果:487例患者中有448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1.99%,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2%。随访期间有31例患者气胸复发,复发率为6.92%,16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患者术后复发与年龄、肺大泡累及叶数以及拔管前肺复张程度有关,患者的手术方式、肺泡数目、肺泡大小以及位置等与复发无关。结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式为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仍可出现并发症,甚至出现死亡症状。自发性气胸的术后复发与患者的肺复张程度、肺大泡累及叶数以及患者的年龄等有关,手术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肺均匀完全复张,从而防止气胸症状的复发。

    作者:程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具体心理表现为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失望、绝望等。结论: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全面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雪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频超声和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高频超声、X线钼靶、高频超声联合X线钼靶联合诊断,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基准,分析比较以上3种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83.3%,X线钼靶诊断准确率为74.4%,高频超声联合X线钼靶诊断准确率为93.3%;超声、X线钼靶各自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高频超声联合X线钼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者单独进行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各有其优势,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姜洋;刘闯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性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手术室感染的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率为1.32%,对照组为感染率为10.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6.05%,对照组为86.84%(P<0.05)。观察组空气中的菌落数、刷手完毕时的菌落数、空气中的菌落数均小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手术室感染的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2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为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2009~2011年我院共有21例腹腔镜行脾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我们为其提供了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服务,术前准备好手术物资,术中和医生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腹腔镜行脾切除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尽管在手术中出现了2例出血病例,但是处理得当,患者均顺利的接受了手术治疗,无并发症病例出现。结论:腹腔镜行脾切除手术临床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才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汤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Lisfranc损伤1期切复内固定和延期融合治疗的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Lisfranc损伤的1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2期融合治疗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1期切复内固定组17例患者,2期融合治疗组17例患者,将2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1期切复内固定组AOFAS评分平均85.8±8.98分,2期融合治疗组评分平均29.9±9.19分。1期切复内固定组Maryland足部评分平均87.9±8.12分,2期融合治疗组评分平均73.2±10.54分。1期切复内固定组5.0个月恢复正常生活,2期融合治疗组术后6.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结论:Lisfranc损伤1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部功能改善明显,患者满意度高,2期融合治疗也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作者:闫伟;杨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对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中的作用做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其中有110位患者经过MRI检查以后确诊为脑梗死,有90位患者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并选取同期的100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分叉部位内膜中层厚度方面,脑梗死组明显比对照组与TIA组高(P<0.05)。在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以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方面,TIA组低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低于对照组。在血管搏动指数以及血管阻力指数方面,TIA组高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斑块是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内容,其中斑块的形成同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史艳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骨折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许文秀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舒适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东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收集96例心血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护理周期为8周,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心理状态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相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姜福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振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经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输卵管妊娠,经过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仉玉华;王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2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2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I~Ⅱ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A)和硬膜外麻醉组( B),每组各40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评分评估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认知功能。结果:A组患者MMSE值在术后12小时、24小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72小时恢复至术前24小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MMSE值在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相比,A组MMSE值在术后12小时、24小时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比硬膜外麻醉更容易引起老年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患者术后24小时内POCD的发生。

    作者:石世坚;何忠承;朱元嵩;邢祖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比较

    目的:对比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半全髋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6%,对照组为88.9%%,2组治疗优良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疼痛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疼痛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中,全髋置换术更具优势。但对于耐受能力差的患者宜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作者:张成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腹腔镜组),每组60例,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术后疝复发,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发生阴囊血肿的例数均为2例,发生异物感硬结的例数分别为5例和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广文;肖春林;周立新;严辉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0例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保肝护肝、补充白蛋白,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其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组患者HBV-DNA转阴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0.0%和57.5%,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肝功指标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同时发挥迅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恢复的作用,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秀岩;段海霞;郭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彩超检查诊断壶腹部、胰头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56例胰腺壶腹部、胰头部占位病变患者,均应用彩超进行检查,并通过病理实验确诊。结果:术前彩超检查确诊:腹部癌者24例,胰头癌者26例,误诊为壶腹结石者2例;总胆管下段结石者2例,慢性胰腺炎误诊成胰头癌者2例。与病理实验确诊结果相比,彩超诊断的符合率约为89.29%。结论:彩超检查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品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