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

孙广文;肖春林;周立新;严辉弟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腹腔镜组),每组60例,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术后疝复发,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发生阴囊血肿的例数均为2例,发生异物感硬结的例数分别为5例和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2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4±4.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6±5.7天,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以及关节畸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急性期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赵文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简单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6名,用抽签的方法将这36名患者随机分为2个小组,即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在围手术期护理当中,我院为实验组予以舒适护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之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36名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n=18)采取舒适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n=18)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同时,实验组(n=18)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明显低于对照组(n=18)。结论:经过实验证明,在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当中采取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能够达到预期好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当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局麻下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11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5~105分钟,平均55分钟;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小时~24小时,平均10小时;总住院天数3~7天,平均4.5天。其中3例出现脂肪液化,4例出现皮下瘀血,3例出现阴囊积液,经穿刺抽液后治愈;均无切口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麻下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并发症少,其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陈锭光;詹尚欣;黄国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86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把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方法,分析43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前的生命质量和不良反应,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43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后的生命质量和不良反应。2组患者生命质量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不良的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仉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为临床手术配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3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护理要点进行经验总结。结果:23例手术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胃肠功能及切口恢复良好。结论:护士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术前各种仪器和物品的充分准备,患者体位的正确摆放,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对无菌技术和无瘤技术的严格执行,是确保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金越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接收的117例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研究组56例予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61例予多潘立酮治疗,分析2组临床疗效、临床生理指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且临床生理指标各项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简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以刊登伤(病)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管理、预防、临床、康复、护理等工作的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学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为宗旨。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探讨针灸联合红外线加超短波治疗面瘫的疗效

    目的:进一步探讨针灸联合红外线(TDP)加超短波治疗面瘫(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面瘫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红外线加超短波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红外线加超短波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红外线加超短波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丽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使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和可靠性。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JOA、VAS评分和影像诊断来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JOA和VAS评分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相比其之前有所变化(P<0.05)。术后Cobb角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和矫正丢失度比对照组优秀( 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比其治疗前的前后缘相对高度有明显改善( P<0.05)。矫正度和矫正丢失度比较为观察组优秀(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效果比跨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要好一些,患者获得的预后效果优秀,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卧床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9例骨科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35例,对照组为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加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排尿成功率与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排尿成功率为94.2%,对照组患者的排尿成功率为88.2%,观察组患者的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7%,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骨科卧床排尿困难患者的排尿成功率,降低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骨科卧床排尿困难的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患者血管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划分为肾损害组与无肾损害组,并对2组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组年龄、尿酸和收缩压是脉搏波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或P<0.01);尿酸、收缩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是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组血管功能损害较无肾损害组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肾脏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尿酸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这些因素可进一步加重血管功能损害。

    作者:张媛;赵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并治疗骨科患儿中随机性抽取60例小儿骨折患儿进行研究和分析,ASAⅠ~Ⅱ级,并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 A组患儿给予地佐辛静脉镇痛,B组患儿给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C组患儿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观察并记录3组患儿在实施手术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以及48小时后的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实施手术以后,3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舒适度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后的患儿,在手术中使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其效果好,术后疼痛指标和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孙晓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方法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置换组和复位组2组,对置换组患者行肱骨头人工置换手术,对复位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手术。结果:置换组全部患者中,42例评分为优秀,14例评分为良好,优良率高达91.8%;复位组患者中,43例评分为优秀,11例评分为良好,优良率高达88.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方法对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秀超;时战岭;谢文聪;李燕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闭合牵引复位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老年患者均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观察此种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位情况和疗效。结果: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术后疼痛部位明显减轻,随访时间6个月~1年,术后活动早,愈合时间早。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活动,操作简单,临床上较适合老年性手术的患者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亚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康复率。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腹腔镜手术经护理后并未出现并发症,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疼痛和不适,预防术后并发症等,对患者康复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姚英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腹腔镜组),每组60例,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术后疝复发,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发生阴囊血肿的例数均为2例,发生异物感硬结的例数分别为5例和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广文;肖春林;周立新;严辉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舒适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东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体会。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全面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加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全面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杨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行锥颅溶吸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锥颅溶吸术治疗术后护理。方法:本次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5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采用锥颅溶吸术治疗,在术后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选取的患者好转出院率为95%,死亡2例,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采用锥颅吸溶术治疗的患者,加强术后整体、全面护理,可大程度保持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宋鸿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