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霞
目的:评价血糖水平在预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在院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A、B2组,A组为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B组为在院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对2组患者在入院第2、4、7天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第2天血糖水平处在一个较高的范围,但在入院后第4天、第7天B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进行血糖水平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肺部感染,也说明高血糖是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析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甲状腺癌患者7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进行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进行甲状腺近全切术,比较2组的临床有效率、转移、复发、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5%、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5.52,P<0.05)。结论: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相关性,减少由于心血管病而导致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方法:对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与病症相关性。结果:本组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均采取早期治疗,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有效率为100%,并未发生并发症与死亡情况。结论:对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调整生活方式,临床合理用药,均能获得一定效果。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逆转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就诊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解痉、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呼气流速( m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测量肺功能显示2组的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的FVC、mPEF、FEV1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应用孟鲁司特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延缓气道重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为临床手术配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3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护理要点进行经验总结。结果:23例手术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胃肠功能及切口恢复良好。结论:护士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术前各种仪器和物品的充分准备,患者体位的正确摆放,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对无菌技术和无瘤技术的严格执行,是确保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金越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及后路减压2种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且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研究,I组28例行前路减压手术,II组28例行后路减压手术,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I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II组,P<0.05。术前,2组运动功能、触觉功能、伤椎高度、Cobb‘s角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周,I组均高于II组,P<0.05。结论:以前路减压手术为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治疗,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是,其疗效明显地优于后路减压手术。
作者:秦雨;赵刚;吴智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经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输卵管妊娠,经过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仉玉华;王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对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中的作用做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其中有110位患者经过MRI检查以后确诊为脑梗死,有90位患者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并选取同期的100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分叉部位内膜中层厚度方面,脑梗死组明显比对照组与TIA组高(P<0.05)。在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以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方面,TIA组低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低于对照组。在血管搏动指数以及血管阻力指数方面,TIA组高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斑块是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内容,其中斑块的形成同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史艳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小儿实施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3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具体方式及实际效果。方法:从本医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小儿病人中抽出74例,依照患儿住院时间顺序,把先住院的37例患儿归纳到实验组,其他后住院的3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使用特布他林药物通过雾化吸入形式治疗对照组,采取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3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记录每个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再对数据资料实施研究。结果:采取不同用药方案之后,对照组患儿仅有28例康复,康复率是75.68%,实验组35例患儿康复,康复率高达94.59%,对比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采取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3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康复率升高,疗效显著,值得医院对该方案进行普及。
作者:李杰;王啟燕;唐晓燕;罗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肿瘤护理的隐患及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把56例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解决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的事故发生率为%,护理差错率为%,护患纠纷率为%,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的事故发生率为%,护理差错率为%,护患纠纷率为%。观察组患者护理中事故发生率、差错率、纠纷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中的安全防范,能降低肿瘤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使肿瘤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电喉镜下射频治疗与CO2激光治疗咽喉部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咽喉部乳头状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电喉镜下射频治疗者20例,纳入观察组,行CO2激光治疗者1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咽喉部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61,P=0.0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8.023,P=0.018)。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00%,而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0.00%,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9.258,P=0.006)。结论:电喉镜下射频治疗咽喉部乳头状瘤,术后患者咽喉部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金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4例患者,其接受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2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术后感染、再手术率对比,差异均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叶切除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冬;边明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在术后进行解剖钢板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和中医康复护理,并对治疗和护理后的患者进行HSS膝关节评分和随访。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膝功能得到改善,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无固定时效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和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患膝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乔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的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2013年开展的1262余例LC手术对病例的选择,手术方法及技巧的体会。结果:LC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各方面比较优势明显。结论:胆囊的良性疾病均可行LC术,但并非均适用LC。
作者:刘武;唐德涛;邓兵;艾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的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保护性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平均使用寿命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内瘘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叶永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治疗)与观察组(联用运动疗法)各29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5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和肺功能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机体组织损伤,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作者:曲伟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加强基础护理,对病情进行观察,做好康复指导。结果:50例患者经过科学的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腰间盘突出症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广霞;于丽敏;赵艳丽;张桂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 PE)治疗各类急慢性重症肝炎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住院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情况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结果:PE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 PA)、胆碱脂酶( 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升高(P<0.05),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下降(P<0.05),提示生化指标等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PE组总有效率为86.7%。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PE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是重症肝炎治疗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琴;赵媛;张建军;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和31例乳腺癌患者,对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高频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89.66%,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0.32%。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典型表现差异明显。乳腺纤维瘤的0级、1级血流信号高于乳腺癌,2级、3级血流信号低于乳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纤维瘤、乳腺髓样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胡影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