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琴
目的: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1]。用L-dopa治疗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为进一步完善L-dopa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2只成功建模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 L-dopa组和vehicle对照组),每组6只,L-dopa组和vehicle对照组分别以1、3、5、7、14天腹腔注射L-dopa和生理盐水,观察阿扑吗啡(Apomorphine, APO)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变化。结果:在行为学上, L-dopa组在治疗后2小时,APO诱导的旋转启动时间明显缩短,5天后逐渐延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实验组旋转圈数有增加的趋势,但治疗前后旋转圈数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注射L-dopa可改善APO诱导的大鼠旋转启动时间。
作者:刘中海;郭兴春;金红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尿液分析法与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测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200例,首先采用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测,采用尿液分析法进行尿常规检测;后对比2组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尿液分析法阳性患者144例,阴性患者56例,假阳性0.95%;假阴性率为5%,显微镜手工尿液检测方法检查阳性患者120例,阴性患者80例,假阴性率为18%,假阳性率为8%,尿液分析法阳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显微镜手工方法;显微镜手工法检测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高于尿液分析法,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检测手段,2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互补明显降低临床误诊、漏诊发生。
作者:陈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对2006年7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2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1周后颅内感染基本治愈,未发生脑疝等;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启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做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心衰患者住院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患者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护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22例心衰患者症状全部缓解,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需要继续治疗。结论: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23例患者在发生心衰时所进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认为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病情的好转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刘伟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皮内缝合在会阴直切应用中的效果评价。方法:抽取2007~2008年在我院分娩行会阴直切的患者32例进行近远期观察随访,蒋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对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例患者会阴直切后均分娩顺利,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李雯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绞痛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科的48例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保守治疗和护理干预,36名患者结石自发排出,占75%,72小时内疼痛缓解,治愈率达到100%,孕妇及胎儿均未发生意外。结论:保守治疗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肾绞痛,促进结石自发排出。
作者:申佳;杨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制抓握作业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抓握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5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脑瘫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2组均采用常规抓握作业训练。治疗组在训练之余,采用强制抓握作业疗法进行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粗大抓握功能评定,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强制抓握作业疗法组患儿抓握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强制抓握作业疗法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抓握功能,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尚延萍;江汪传;傅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安全性,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新诊断重症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重症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34例)、B(34例)。其中A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治疗,B组应用每天八次采集指血监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剂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A组血糖控制水平更为理想,胰岛素总剂量、血糖达标时间、发生低血糖次数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实时监测体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指导胰岛素泵进行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良好。
作者:杨世敏;魏丽;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过去2年中来我院进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大部分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其病患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患者除了身体比较健康之外,心理也比较舒畅,生活质量获得了提升。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干预性护理能够帮助他们尽快的恢复健康,并且降低了护患冲突的几率。
作者:崔心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并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45例初诊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入组,治疗前经病理确诊:直肠腺癌。所有患者予三维适形放疗:DT50 Gy/25次。化疗在放疗的第l天开始给药,卡培他滨825 mg/m2.次,2次/d,与放疗同步(每周5天)。手术在放化疗结束5、6周后进行。结果:完成术前计划并进行手术者43例。手术标本总有效率56.3%,肿瘤全消6例,仅见少量肿瘤残留16例。全组无4级毒副反应发生,3级毒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炎l例,腹泻2例,放射性肠炎1例。结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并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明显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保肛率,且不良反应少,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作者:庞晓泳;温尊北;谢地;梁敦波;陈海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E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多发性EMP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手术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54%低于对照组的10.77%,2组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EMP,疗效显著,可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需求优先选用。
作者:苗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行PDT,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DT手术成功率100%。本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直视下PDT方法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
作者:张宇;郭庆章;唐峰;邢立举;翟秀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时,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分类相似,临床上通常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损伤性与非损伤性2大类。颅脑受伤常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本组患者的年龄在17~83岁之间,平均年龄52.6岁,60岁以上患者42例,有吸烟史38例,起病前均无发热史。(2)临床表现。80%的发病年龄在30~69岁之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很急,常骤然发病,并无先兆。追问患者起病前的症状常只有头痛、头昏,这可能是脑部原发病变的固有症状,不足以预告出血的发生。调查出血时患者的活动情况,发现只有1/3是正在从事某一特殊活动时发病的,如举重、弯腰、运动、发脾气、解大小便、咳嗽等。
作者:赵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患者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明显提高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从良性,从而加大患者的治疗意识。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胰岛素或者降血糖药物治疗,同时采用9HRE方案治疗肺结核,定期检测患者血糖,每月摄胸片并检查肝肾功能,采用痰涂片对结核菌进行检查。结果:68例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占82.9%。强化治疗后,痰菌转阴患者56例,占68.3%,同时空洞缩小或者闭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治疗失败6例,病情进展4例,死亡2例。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时要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的水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82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检测2组人员血清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 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白介素中的IL-18及IL-6的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患者的CK、CK-MB、IL-18及IL-6的水平明显较B组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的水平能够明显表现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疾病病变程度,并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判断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瑞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疤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46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6例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对照组20例单用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结果:观察2组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情况,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及引产成功率,清宫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剖宫产中期妊娠引产临产效果显著,方法安全,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软产道损伤,可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曾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系统分析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在预防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加强对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例明确诊断的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无创通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有创通气的方法,1周后复查胸部X片和血气生化指标,了解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恢复情况,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对照组比实验组的治愈率要高,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6)。结论: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在预防和治疗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无创通气更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赵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治疗科室,手术对病人又是一个很强的刺激源,使病人生理和心理都产生极强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因此,提倡“以病人为中心”,采取术前访视,术中人性化护理,有效减轻病人术前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佳状态,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与专业技能中,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手术患者沟通方法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3个方面,具体沟通过程如下。
作者:韩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