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并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庞晓泳;温尊北;谢地;梁敦波;陈海文

关键词:直肠肿瘤, 卡培他滨, 术前同步放化疗
摘要:目的:评价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并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45例初诊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入组,治疗前经病理确诊:直肠腺癌。所有患者予三维适形放疗:DT50 Gy/25次。化疗在放疗的第l天开始给药,卡培他滨825 mg/m2.次,2次/d,与放疗同步(每周5天)。手术在放化疗结束5、6周后进行。结果:完成术前计划并进行手术者43例。手术标本总有效率56.3%,肿瘤全消6例,仅见少量肿瘤残留16例。全组无4级毒副反应发生,3级毒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炎l例,腹泻2例,放射性肠炎1例。结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并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明显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保肛率,且不良反应少,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与TKA术后疼痛相关性分析

    目的:综述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与术后疼痛相关性,减少假体力线不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查阅近年TKA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定力线基础及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不良可造成髌骨轨迹异常、屈曲间隙不稳和胫股假体剪切扭力增加,导致髌股关节综合症,假体磨损、松动、膝前疼痛等。结论: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重要环节,是引发术后疼痛主要的关节内因素。

    作者:杨庆武;赵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2年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危险的事件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明显好转,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危险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彦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强制抓握作业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抓握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强制抓握作业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抓握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5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脑瘫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2组均采用常规抓握作业训练。治疗组在训练之余,采用强制抓握作业疗法进行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粗大抓握功能评定,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强制抓握作业疗法组患儿抓握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强制抓握作业疗法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抓握功能,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尚延萍;江汪传;傅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测一氧化碳( 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急性CO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非常显著( P <0.01),中毒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越高。结论:CO中毒病人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CO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董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鲁氏杆菌临床探讨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目前有10多种家畜,野生动物,是布鲁氏杆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猪等,主要是羊致病力较强,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传染,易感高危人群,兽区,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进食未熟经污染的动物产品发病,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发热和明业有其它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亚急性期:发病在3~6个月内,凡有低热和其它症状,体症,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的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

    作者:梁鹏;郑伟;姜爱波;刘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低视力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指导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练项目。(1)视觉刺激练习、空间定位练习、手眼协调练习;(2)各种阅读方法识别和训练;(3)认知功能如视觉记忆或逻辑推理等诱发训练。结果:指导和训练后73例视力增加了1行以上(55.3%)41例(31%),能借助助视器进行有效的阅读工作,18例(13.6%)保持不变。结论:通过开发低视力周边的视觉功能进行视觉功能康复,助视器配合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部分视觉功能。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5例危重患者纤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行PDT,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DT手术成功率100%。本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直视下PDT方法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

    作者:张宇;郭庆章;唐峰;邢立举;翟秀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标本放置盒的制作与应用

    检验标本的采集工作除少数由医生或检验人员完成外,绝大部分是由护理人员完成。护士负责采集标本的种类,主要有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护士负责这些标本的送检。标本大多数是有夜班护士采集,采集后直接放置在病区,并暴露在空气中。标准预防医学观点认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1]。标本暴露在空气中,既影响科室环境美观,又易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夜班护士下班后再送标本,使标本在病区停留时间长。有时因季节原因,标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使标本变质,且护士送检标本过程中,标本也是暴露在外,光的照射、微生物的污染、环境的温度、送检过程中的振动、进入雨水,都干扰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工作,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2]。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自行研制标本放置盒,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烟雾病患者的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目的:总结烟雾病患者的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经验,提高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8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的5例烟雾病产妇,选择L2~3,Ⅱ组选择L3~4行硬膜外穿刺进行麻醉。结果:5例产妇经过麻醉,肌松满意度极好3例,满意1例,差1例,总满意度为80.0%,镇痛满意度极好4例,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100.0%,Apgar评分1分钟评分为9.3±0.8分,5分钟评分为9.7±0.5分,T ( min)为14.2±4.8分。本组发生低血压1例,占20.0%,恶心呕吐1例,占20.0%。结论:L2~3腰硬联合麻醉烟雾病剖宫产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提高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365名实习生,采取自行设计的手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与调查前1天对当天在岗的实习生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暗访。结果:实习生手卫生指证知识正确率较高,平均为87.8%,态度正确率平均为67.1%,而暗访的手卫生执行合格率为47%,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成正相关性。结论:在临床带教中要加强对实习生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转变其对手卫生的负性态度,保持正性行为,从而提高其依从性,为控制院内感染打下基础。

    作者:石在红;李艳美;武伟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引入妇产科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专科护生为对照组,2011级专科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班采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比较2组教学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得分89.9±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得分72.3±8.1分,差异显著(t=13.3041,P<0.05);实验组学生模拟问诊考核得分86.2±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模拟问诊考核得分76.5±5.1分,差异显著(t=9.9562,P<0.05)。结论: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通过个案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设置、导演式带教等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改善了教学质量。

    作者:常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临床对象,以单双号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于患者高血压的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半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压透析病人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仕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结果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果与冠脉造影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分析对比两者检测结果。结果:将冠脉造影结果作为检测金标准,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9%、81%、67%、95%。结论:64排螺旋CT和冠脉造影均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准确性,且CT检查具有无创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患者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明显提高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从良性,从而加大患者的治疗意识。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女阴血肿84例分析

    女阴血肿,手术关键是止血,手术原则是清除血块,缝扎止血后关闭死腔,抗休克治疗同时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女阴血肿系指会阴部、大小阴唇、阴道壁等部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肿,是妇产科急诊之一[1]。本院自2006年8月~2013年8月共诊治病人84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普外科病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研究

    目的:密切观察普外科患者的康复过程,分析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呼吸道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普外科就诊并接受相关手术的患者112名进行围手术期对呼吸道管理,其中对照组56名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6名采取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综合护理,统计2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控制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呼吸道总感染率达28.57%,而观察组的呼吸道总感染率仅为7.14%,且后者咳嗽、发热、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前者,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呼吸道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在普外科病人围术期呼吸道感染控制方面,比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更具有特异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脑膜瘤17例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例复发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再次手术治疗,SimpsonⅠ级手术2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3例,10例术后伽玛刀辅助治疗,术后1~3个月16例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1例偏瘫患者较前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5年,1例偏瘫患者生活恢复自理,1例WHOⅢ级患者术后19个月死亡,15例患者生活正常。结论:复发性脑膜瘤应注重术后复发可能的评估,对复发危险性较高者在避免手术并发症同时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辅以立体定位放疗,加强随访,对复发脑膜瘤的预防及早期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云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交流板在重症构音障碍患者的应用

    目的:观察交流板在重症构音障碍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构音障碍95例,分应用组49例,观察组46例,进行对照观察,对患者在情绪、行为、需求应知、交流量和满意率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从2组患者的心理、交流结果对比来看,应用组患者的焦虑烦躁、抵触行为明显降低,需求应知和交流量明显提高,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明显差异(P<0.05),而从满意率对比来看,应用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流板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交流欲望,减少了交流障碍,从而达到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目的,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王娟;周富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K-MB检测试剂的选择

    目的:比较2种试剂检测CK-MB的结果,并分析2种试剂对于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临床符合度,以选择适合本室的检测试剂。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用2种不同试剂检测15份健康体检样本和5份确诊AMI病人标本,每份标本分别检测2次,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实验试剂平均%CK-MB为8.5%、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试剂能更好的满足临床要求,所以选择实验试剂作为本室CK-MB检测试剂。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会阴正中切开皮内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皮内缝合在会阴直切应用中的效果评价。方法:抽取2007~2008年在我院分娩行会阴直切的患者32例进行近远期观察随访,蒋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对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例患者会阴直切后均分娩顺利,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李雯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