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海;郭兴春;金红进
目的:总结分析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整体护理之后,患者中有27例病情获得明显好转出院,治疗康复率达到了93%。有1例患病情较重,有并发症存在,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结论:通过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科学治疗和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衰竭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得分及对护理满意度各问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局部淤血、尿潴留及腰背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玉琼;洪锦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458例危重新生儿中的院内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制订和完善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增强新生儿的管理,如改进探视制度,尽早建立肠内营养加强新生儿的基础护理等。结论:加强督促落实,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定期督查监测,及时发现、解决整改,有效地防范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就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小蓓;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康复医学科康复病房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资料。52例患者均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52例患者干预前后的如下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护理前后对比,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芸;郭文淑;贾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治疗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时评估患者手术疗效,根据疗效评估分成优良组为对照组90例,中差组为观察组30例,对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年龄、骨密度、BMI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坚持锻炼、服用钙剂、吸烟史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生育子女数与饮酒史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于治疗前就上述各项影响因素开展调查或检查,以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为治疗提供预见性帮助。
作者:陈廷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优良率为%,B组患者总优良率为%,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展开护理工作,能给予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促进身体放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岁~12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82例,从术前的心理护理、皮牵引护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支架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做好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82例均获满意疗效,痊愈出院。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精心护理,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的关键。
作者:吴萍(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绞窄性肠梗阻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绞窄性肠梗阻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者仅12例(40%),且多数已肠坏死。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2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7%。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结论:老年绞窄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严重,早期诊断较困难,死亡率高,应综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及分布特点,针对性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从而招募合格的献血者,提高血液质量并降低输血后梅毒感染的风险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21581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总结梅毒在人群中感染及分布特点。结果:本地区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不合格率为0.226%,2008年~2012年随着采血人次的上升呈现先升后下降趋势;职业为工人农民的26~45岁青壮年检出率高,学生军人低结论:我国献血法提倡学生军人国家公务人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但是更多的企业团体、农民等多个阶层,因此可以针对性开展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社会道德及普及性卫生知识、预防性病传播途径知识,保护好珍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王富强;王新梅;秦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重组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常规造血原料补充的前提下,应用重组促红素3000 IU每周3次皮下注射的方法。结果:经过4个月治疗,108例肾性贫血患者,贫血得到纠正,总要效率100﹪。血红蛋白达11~12.3g/dl 62例占57.4﹪,血红蛋白10.3~10.9g/dl 44例占42.6﹪。血红蛋白9.6~9.8g/dl 2例占1.9﹪。结论:重组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Hb至靶目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红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本不同的采血量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健康体检人员4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血量1.8 ml作为标准血样,测试组1采血量小于1.8ml,测试组2采血量大于1.8ml。结果:测试组1与标准血样相比PT、APTT时间明显延长,测试组2与标准血样相比PT、APTT时间明显缩短,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避免错误结果误导临床医生的治疗与判断,把质量工作和医疗安全放到重要位置。
作者:石忠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院前急救中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2013年6月行院前急救患者15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气道管理、呼吸支持方法。结果:158例患者均行院前急救,其中23例在侧转头部并对口腔异物加以清除后呼吸充分、规律,50例由于呼吸微弱或呼吸骤停给予气管插管,24例患者进行口咽部通气管放置,其中18例由于呼吸慢、浅给予透明面罩气囊呼吸辅助。所有患者发绀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在现场急救后均顺利转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展开合理、阶梯性气道管理,给予患者有效、及时呼吸支持,可大幅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生存率。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采用延期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严重 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21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62岁,平均41.3岁。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6例,扭伤2例,砸伤1例。骨折按Raedi、Allgower分型:II型13例,III型8例。其中开放骨折5例,Gustilo分型:II型3例,III型2例。于伤后10~14天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CP治疗。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2例因皮肤张力仍较高,延期2期缝合后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伤口出现感染,予清创换药后愈合,其余切口均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深部感染。踝关节功能参照Mazur等评价标准,评分为88.21±6.30分;获优8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6%。结论:延期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可有效减少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徐文强;徐火荣;黄文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临床诊断试在乳腺肿块性质诊断过程中的优势、价值,以及2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2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肿块性质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乳腺肿块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该疾病主要侵犯外周关节,造成关节炎症,亦可以导致身体的其他器官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发生,甚至可能会导致残疾。经常使用非幽体类抗炎药(NSADI),消炎镇痛,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容易引起严重胃肠道症状和肝、肾、神经等方面损伤。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一般均为本虚标实之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针灸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并受到医疗界的广泛认可。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采用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如针刺、蜂针、温针、麦粒灸、铺灸、电热灸等治疗RA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中国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气血亏虚,营卫失调,肌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入经中络,致筋脉气血闭阻,血流不畅,邪气滞留蕴结于骨节所致关节僵硬、肿胀、疼痛,肢体屈伸不利;久之则内舍脏腑,出现变证。针灸治疗在病变关节附近取穴,可激发经气,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消疲行滞,散肿止痛;同时配合辨证取穴,可调和营卫,加强逐除留滞关节之风寒湿邪之功效,从而使痹阻之经脉得以畅通,拘急之筋骨得以舒达,不荣之肌理得以濡润。针灸治疗还可通过处方配伍,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强壮筋骨,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作者:朱世杰;祝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进行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体检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调查分析[1],客户对体检流程的便捷省时、环境的舒适、健康保障服务、体检套餐选择、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对各个方面的不断改善,总结出了无缝隙服务的理念。通过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阮宇;邓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腔内血流由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层,动脉中层与外膜分离,形成假腔。其病理基础是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的退行性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可引起夹层破裂、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其病因复杂,包括高血压、遗传因素、先天性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二叶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发育不全等、动脉粥样硬化、外伤与医源性损伤及结缔组织代谢异常等。 DeBakey等按病理解剖及主动脉造影,主要是内膜撕裂部位,将主动脉夹层分为3型:Ⅰ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至腹主动脉;Ⅱ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限于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Ⅲ型内膜撕裂口位于降主动脉,沿主动脉向远端扩展。 Stanford 法则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即DeBakey的Ⅰ型和Ⅱ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 型,即De-Bakey的Ⅲ型,约占1/3,此种分类简单方便,临床常用,具有实际意义。Ⅰ、Ⅱ型者的发病年龄较轻,以马凡综合征所致的囊性中层退行性变常见,Ⅲ型的发病年龄较大,多伴有高血压。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妊娠剧吐是一种少数孕妇妊娠早期的正常反应,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发生率为0.35%~0.47%。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HCG水平升高、精神、社会因素有关[1]。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住妊娠剧吐患者128例,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其中的62例患者给予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对照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苏红梅;苏红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价值,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的提供建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在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79例(开腹手术),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6.3±7.4分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2.5±13.6ml,术后排气时间20.9±7.36小时,术后住院时间4.5±1.5天,1年内妊娠率64.2%,与对照组计较,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术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汤素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滑膜炎26例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儿童膝关节滑膜炎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0.5~2年,24例膝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2例化脓性滑膜炎患儿膝关节肿痛症状较前好转,但长距离行走、长时间活动膝关节仍肿痛不适。所有病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注重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功能锻炼的全过程,才能获得佳效果。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