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琼;洪锦治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发生于成年人。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包括“虚火喉痹”、“阳虚喉痹”、“帘珠喉痹”等。
作者:冯祖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例复发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再次手术治疗,SimpsonⅠ级手术2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3例,10例术后伽玛刀辅助治疗,术后1~3个月16例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1例偏瘫患者较前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5年,1例偏瘫患者生活恢复自理,1例WHOⅢ级患者术后19个月死亡,15例患者生活正常。结论:复发性脑膜瘤应注重术后复发可能的评估,对复发危险性较高者在避免手术并发症同时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辅以立体定位放疗,加强随访,对复发脑膜瘤的预防及早期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云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钡剂灌肠是协助诊断结肠、直肠病变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患者无损伤、痛苦小,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9月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数字胃肠8000nax线机,造影剂为青岛东风化工生产的医用硫酸钡。我科对856例患者中进行大剂量稀钡灌肠造影,其中男性365例,女性491例,年龄22~78岁。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院于2001年3月~2005年9月期间收住内科103例经X线或胃镜确诊的60岁以上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顽固难治,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进行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体检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调查分析[1],客户对体检流程的便捷省时、环境的舒适、健康保障服务、体检套餐选择、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对各个方面的不断改善,总结出了无缝隙服务的理念。通过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阮宇;邓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2种,A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共35例患者;B组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共35例患者,对治疗后的成本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效14例,显效19例,有效率为94.3%,平均成本为45.9元,2组的疗效统计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成本要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从经济上来说成本更低。
作者:魏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急救与护理特点,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7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扩充血流量,胸腹腔闭式引流术及术后护理等。结果:80例患者治愈,占91.95%。7例患者死亡,占8.05%,其中出血性休克死亡人数4例,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结论:迅速判断伤情,准确果断,分秒必争,以快的速度提供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果与冠脉造影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分析对比两者检测结果。结果:将冠脉造影结果作为检测金标准,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9%、81%、67%、95%。结论:64排螺旋CT和冠脉造影均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准确性,且CT检查具有无创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构思适合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运动体操,通过应用观察对预防颈腰痛的作用。方法:根据办公室人员颈腰痛多发的特点,设计一种针对性的系列锻炼方法,并在实际中进行应用,观察对预防颈腰痛的作用。结果:该运动操可以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实施,对预防颈腰痛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结论:该运动操适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做为工作期间的锻炼参考标准。
作者:王宁;盛学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比单纯使用干扰素或单纯使用LEEP,干扰素联合LEEP及对照组对CINⅠ的疗效观察。方法:选自CINI患者221例。根据自愿选择原则分为4组,第1治疗组使用干扰素治疗55例,第2治疗组单纯使用LEEP治疗53例,第3治疗组使用干扰素+LEEP治疗56例,第4组为对照组57例。结果:使用辛复宁组治疗1组及3组有效率为71%及85%,与未使用辛复宁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对比,p<0.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CINⅠ的疗效中,治疗1组与对照组对比,p<0.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组与对照组对比,p<0.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组与对照组对比,p<0.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组与治疗1组对比,p<0.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组与治疗2组对比,p<0.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与治疗2组对比,p>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能有效地治疗宫颈持续性 HPV感染,局部用药简单、方便、副反应少。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LEEP治疗CINⅠ的疗效佳,优于单纯的LEEP或单纯的辛复宁治疗,而用辛复宁及LEEP,或用辛复宁加LEEP均比对照组疗效好。辛复宁栓剂联合LEEP治疗CIN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涛;李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1028例患者,对其展开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展开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其中抗-cE所占比例高,其次为抗-cE+自身抗体、抗-E等。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展开相应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将提高输血安全,对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展开积极预防,值得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26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5%,死亡率为7.7%,对照组总有效率65.4%,死亡率为23.1%。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胺碘酮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另选同期未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0例患儿中有5例发生脑瘫,3例发生癫痫,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儿8例发生脑瘫,6例发生癫痫,13例发生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27%,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育商评分优秀率较高,运动发育及智能检测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积极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颁布实施20余年,但城区内,仍有一些音乐厅,存在着设施简陋、条件差、空气质量低劣等卫生问题。为探讨其原因,找出治理措施,给顾客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清洁的娱乐环境,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我们对市区内音乐厅室内致病因素进行了卫生学调查与分析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化疗是癌症患者常规的治疗方式之一,在化疗过程中,患者虽然使用不断更新的止呕药,但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反应,导致患者进食减少,体重减轻,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患者再次化疗的恐惧感,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于2010年来对癌症化疗患者进行精心细致的饮食护理,减轻了恶心、呕吐的症状,改善了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的现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赖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根据卫生部颁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1],我院急诊医学科按照指导原则相关要求,将急诊病人进行分级分区管理。科室分成红、黄、绿3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非急症病人4级。提高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的医疗安全。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医学科分为急诊ICU、急诊监护室、急诊留观室、住院病房、门诊输液室5个部分。急诊ICU为红区、急诊监护室为黄区、急诊留观室为绿区。2011年7月~2013年7月,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规范急诊服务,同时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办法。急诊病人:胸痛、呼吸困难150例,急性腹痛83例,急性颅脑外伤112例,急性创伤458例,急性中毒547例,其它急诊150例。
作者:杨维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对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期间采集的300例阳性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2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过检验,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的一致性为87.9%。2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药物耐药以及中毒(度)敏感的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快速的确定的病原菌以及药物敏感结果,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提升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犹真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4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分娩方式。结果:46例产妇中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1例,占比为89.13%;行阴道分娩5例,占比10.87%,所有患者均成功分娩。阴道分娩患者出血量显著低于剖宫产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恶露赤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剖宫产患者(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主要分娩方式是剖宫产,但并非所有产妇均需行剖宫产,对有阴道分娩指征且与试产条件相符产妇,应以阴道分娩为首选分娩方式,对阴道试产可行性及安全性加以观察,促使患者在分娩时所受痛苦大幅减少。
作者:孔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对2006年7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2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1周后颅内感染基本治愈,未发生脑疝等;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启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1]。用L-dopa治疗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为进一步完善L-dopa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2只成功建模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 L-dopa组和vehicle对照组),每组6只,L-dopa组和vehicle对照组分别以1、3、5、7、14天腹腔注射L-dopa和生理盐水,观察阿扑吗啡(Apomorphine, APO)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变化。结果:在行为学上, L-dopa组在治疗后2小时,APO诱导的旋转启动时间明显缩短,5天后逐渐延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实验组旋转圈数有增加的趋势,但治疗前后旋转圈数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注射L-dopa可改善APO诱导的大鼠旋转启动时间。
作者:刘中海;郭兴春;金红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