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颖丽;张莹;马天好;王亚丽;鲁丽君;张喜晶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 原因, 心理护理, 饮食, 饮水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及腹部按摩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可以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产妇的康复。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子照射在痔疮手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光子照射方法在痔疮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痔疮患者,参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手术创面进行处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对手术创面使用光子照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的6、9天的手术创面疼痛、渗液等评分以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形成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后,对患者的手术创面进行光子照射,能够有效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更显著地缓解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与渗液症状。

    作者:喻登明;黄连焕;桂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化疗依从性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出院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7.5%,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41.6%和87.5%,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37.5%和70.8%,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3.3%。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巫菊芳;周建设;罗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救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都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后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40例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除严格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单一或联合使用降糖药物。结果:40例患者均未停止原来的GC治疗方案,对全部患者随访半年,30例逐渐减量及停用激素后,停用降糖药物半年未再复发,其余10例患者需继续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结论:使用GC治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尿糖和血糖,早发现,早治疗,科学合理用药,特别是40岁以上、身体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避免发生漏诊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付鸿玉;唐海燕;刁迎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RP( 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同时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庄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与传统X线在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上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提高社会对慢性阻赛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正确认识,同时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进行X线检查时,应遵循先低级,后高级;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避免滥用或过度应用CT检查。方法:通过对本院1998年1月~2013年8月共18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病人的 CT及X线胸片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同时用配对资料的x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概率P设定0.05。结果: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为85.24%(156/183);CT诊断符合率为91.8%(168/183),x2=3.36,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病诊断中,CT与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几乎一致,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杰;闫松果;张金献;陈国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肩关节内在撞击综合征的MR诊断

    目的:评价MR检查技术在诊断肩关节内的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存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28的MR影像检察技术。结果:在MR影像检查中可肩峰形态异常患者有8例、喙肩韧带增厚患者7例、肩锁关节异常患者9例,以及冈上肌过度肥厚患者4例。结论:MR造影技术对肩关节内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明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5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本院对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心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患者的植物神经症状明显减轻直至消失。结论:本院对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出院,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作者:周德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2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血液检验在诊断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治疗的80例贫血患者,均利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轻度贫血22例,占27.5%,中度贫血33例,占41.25%,重度贫血16例,占20.0%,极重度贫血9例,占11.2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9例,地中海贫血12例,慢性失血性贫血16例,缺铁性贫血20例,失血性贫血23例。结论:MCHC、MCH、MCV、HCT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芳;毋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清CysC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测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作用。方法:测定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ysC浓度,将CysC≥1.8 mg/L的43例患者纳为高CysC组,将CysC<1.8 mg/L的51例纳为正常CysC组,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的发生率。结果:高CysC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的发生率高于正常Cy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存在着密切关系,可将血清CysC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顸后的预测因子。

    作者:唐瑞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依次进行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将两种监测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为冠心病,计算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研究比较,118例患者中,冠脉造影诊断阳性为103例,阴性为1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为107例,阴性为1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敏感性为89.6%,特异性为45.5%。结论: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简便,但冠脉造影更为准确,临床遇到疑难病症应联合应用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使诊断更精确。

    作者:贺文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III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心莲子饮,疗程为4周,连续用药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5%,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寇玮蔚;张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烧伤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老年烧伤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由于老年人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伤前可能存在多种疾病,伤后并发症多[2],使得老年烧伤患者病程延长,这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难度,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伴随21世纪临床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老年烧伤患者采取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林利;袁慧云;孟美芬;朱旭红;杨艳艳;刘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7687例8891个断指(肢)再植经验体会及回顾分析

    从1975年11月~2012年11月37年来,回顾分析我院共行7687例8891个断指(肢)再植手术,成功率达96.4%,本组7687例中男性6726例,女性961例,年龄11个月~61岁,平均年龄为30.96岁,其中断肢496例,494例再植成功,完全性断肢311例,不完全性断肢185例,2例失败,总成活率为99%;断指再植7206例,8395个断指再植,失败291例,成功率95.9%;其中完全断指6135例7032个断指,有6547个断指再植成活,成活率为93.1%;不完全性断离手指1071例1363个断指,成活1323个手指,成活率为97.1%。对再植的适应证、多指再植、复杂性断指再植、末节再植和小儿再植、影响再植成活率及成功率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提倡精品再植手术理念,做到无遗憾再植手术。

    作者:王平振;谢振军;周礼荣;丁任;李锦永;宋敬忠;孙勇;胡洪良;王献伟;荣卫华;崔冬;赵国红;孙华伟;王伟;李清秀;任有成;杨崇勇;袁振江;崔永光;卢宏;陈永彩;李中锋;何祖明;单桂梅;赵玉斌;段瑞;时明;张开;郑爱芝;张永梅;姚敬东;连和勤;赵秀玲;左玉芬;刘秀英;杨秋旺;虢培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支撑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等方法的护理介入并观察疗效。结果: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6周护理指导,督促练习后再次评估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康复专科护理对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王顺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比2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2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连续腰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BMS 3分出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高锐痛阻滞平面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实现良好麻醉效果,经济实用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小立;陈莉;陈家华;何志权;谭婉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辣椒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辣椒中活性成分辣椒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辣椒素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辣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浓度、乙醇量、提取时间、回流次数对辣椒素提取的影响,确定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适合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

    作者:蔡兴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TAP测定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TAP是否可作为分子水平上判断常见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倾向程度的独立指标,从而在临床工作上起到较明确的指导作用。方法: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胃窦腺癌,4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双盲法检测末梢血TAP。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窦腺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结论:TAP检测可用于判断胃窦腺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倾向程度的早期实验室诊断,特别适用于健康人和高危人群肿瘤普查。

    作者:吴永梅;张霁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取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通过采取微创切开手术对胫骨远端骨折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患者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按照Johner和Wruhs膝踝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21例,良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采取微创切开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俊义;倪晓辉;张卢;朱兴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诊断,共检查出48个小肝癌。由经验资深的医师将图像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48个小肝癌在动脉期的检出率为87.5%,在门静脉期的检出率为62.5%,在延迟期的检出率为93.8%,动脉+静脉+延迟的检出率为95.8%。结论: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能够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董宝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