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英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冲动行为的用药与无冲动行为病人用药区别。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入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一般信息的采集及用药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纳入的患者中,出现冲动行为者43人,无冲动行为者157人。冲动行为组中: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28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5人;无冲动行为组中单一用药138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9人。在全部病例中,联用多的药物是利培酮片联合氯氮平片。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住院期间突发冲动行为的病人联合用药情况较无冲动行为病人显著增多,增加了副反应的发生率。奥氮平可以降低病人治疗期间突发冲动行为的风险。
作者:田春生;王娜;朱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直接体现了患者的满意度。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通过护士的态度、语言、行为、操作等有意识的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进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目的【1】。通过抽取我院进期收治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针对其现存或潜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解决不同的心理需求,实现有效的心理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华;徐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亢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与护理甲亢患者6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6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在60例患者中,通过采用全面有效护理的方式,全部患者都治愈出院,本院对甲亢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给予患者整体评估、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因此本院对甲亢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潘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9例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45例患者得到满意的治愈效果,3例患者有效,1临床患者无效。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快且急,护理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整体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实施人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干预是治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结核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多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本人生命健康、使无数家庭陷于贫困交加的绝境,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药物预防是对已感染结核菌的人群,投予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病。由于HIV感染与AIDS病的流行,HIV/MTB双重感染的人数急剧上升,疫情出现回升,并发生了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严峻的结核病态势促使药物预防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1]。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开创了结核病的化疗时代,是结核病防治史程碑。自从高效、安全、价廉的杀菌药物异烟肼的问世,使结核病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作者:郑国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膝外伤X线检查为阴性,研究MRI图像征象,分析MRI检查的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由于外伤在我院进行膝关节检查的患者80例,进行X线、MRI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80例患者,膝关节损伤进行X线检查,全部为阴性。进行MRI检查,阳性为73例,阴性为7例。结论:对膝关节受损情况,MRI可以清晰的显示,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准确性较强,优于X线检查,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奇勒莫格;杨峰;赵骞;何颖;王斯若;胡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征状表现及放射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肺炎的临床征状表现及放射学特征。结果:全部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76例,感染性肺炎44例,吸入性肺炎患儿中早产儿及早期新生儿占比例较大,感染性肺炎以晚期新生儿较为多见。结论: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对疑似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适当X线片检查,早期诊断,可降低新生儿肺炎病死率。
作者:李春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入住手术室患者5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地舒适护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SAS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2.1%,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王菲;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与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头颈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分析不同病变类型及外科治疗方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舌癌PSS~HN平均分明显低于鼻咽癌、喉癌( P<0.05),但3种不同部分头颈肿瘤在PACT-H&N平均分比较上,无明显差异( P>0.05)。术前PSS-HN评分267.7分,术后1个月为164.7分,有明显下降(P<0.05)。术前FACT-H&N为114.4分,术后1个月为92.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喉部分切除术PACT-H&N评分高于全切术,舌癌直接拉拢缝合高于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据头颈肿瘤不同部位、类型,对手术和修复方案进行个体化选择,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鄢斌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深化,因而达到育龄家庭则把优生优育作为家庭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优生优育相关知识在我国家庭中的不断普及,加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显然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误解。笔者通过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对优生优育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方式和措施。
作者:黄安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不同病程阶段使用升降散擦浴物理降温的效果,探索急诊外感高热患者的佳擦浴时间。方法:77例体温≥38℃的外感高热的患者均用升降散进行擦浴,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34例)为在发热病程24小时内进行升降散擦浴的患者;对照组(43例)为在发热病程24~48小时之间进行升降散擦浴的患者。分别比较擦浴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的降温效果。结果:实验组在降温处理后的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降温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降温幅度大,反弹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升降散擦浴降温方法均有效果,但病程早期(24小时内)进行擦浴降温的效果更好。
作者:陈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动吸乳器应用对母乳足量分泌的影响。方法:自我科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位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挤奶和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使用电动吸乳器协助催乳。比较2组产妇在2、3、4、5天内乳汁的分泌量,比较2组产妇10天内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2、3、4、5天内乳汁的分泌量分别是13.21±2.18ml、28.32±5.82ml、39.85±8.75ml、50.21±9.82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喂养情况评分为2.56±0.3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动吸乳器可以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提高喂养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玮伦;钟远梅;郑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GFR(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肾功能与血清肌酐( Scre)清除率评价肾功能的比较。方法:首先对照组估算我科GFR的正常参考值;80例当肾功能受损害时,GFR的测量值与血清肌酐清除率测定值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的GFR与肌酐清除率对比,GFR和血清肌酐均异常者63例,其GFR值81.3±12.8ml/min与肌酐清除率85.5±11.3ml/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例慢性肾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70.1±8.3ml/min,GFR值50.2±6.8ml/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例重度肾积水患者GFR值19.1±7.3ml/min,肌酐清除率23.6±5.8ml/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放射性核素肾动态GFR值与肌酐清除率的数值较符合;且在肾功能受损早期GFR比肌酐清除率表现更早异常改变。结论: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检查GFR测定更能早期反映肾小球率过滤功能改变,能较准确的估算分肾功能。
作者:张晓;孙莲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小儿急性腹泻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急性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等其它微生态制剂,2组重者均加用蒙脱石散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同时给予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对2组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及总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天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前进一步减少和好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恢复快,腹泻持续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显著,较其它微生态制剂更佳,能显著减少患儿大便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无房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定2组P波时限情况及房早起源部位。结果:观察组的Pmax、Pmin、P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P波时限值(P<0.05);2组房早均以左心房上部占多数;观察组左心房上部与其他房早起源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可预测阵发性房颤发生,但对判断房颤起源位置仍需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准确定位。
作者:李润香;李学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配合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实施急救配合与护理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参考。结果:经急救配合和护理后,8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在就诊40分钟内处于失血休克状态70例,处于濒死状态11例,心跳呼吸骤停3例。79例患者在抢救后获得进一步治疗,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取系统、科学的急救配合与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治疗1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双极电切设备治疗前列腺增生。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值以及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经自身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术后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5,有显著性差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 P<0.05具有显著差异。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极低。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阿力木江·阿不力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降低发病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通过分析比较2者临床资料和并发症情况,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策。结果: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踝肱指数(ABI)等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对策,可以预防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陈琼芳;李观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为心血管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家属陪护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度达97%,家属陪护率为23.3%,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满意度为73%,家属陪护率为86.7%,2项参数对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为使患者尽快康复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权开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随访时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差别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压缩率值都较低,同时研究组脊髓损伤恢复较好。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更有利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恢复。
作者:郭剑鸿;谢楚海;杨竣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