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赵建民;刘瑞;王雪梅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治疗前后及过程中实施配套护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手术配合护理措施。结果:36患者成功治愈,死亡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其中死亡原因主要包括颅脑严重挫裂伤、脑干严重损伤及并发严重脑病。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严重疾病,临床手术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的关键因素。但正确有效的临床配套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的必要措施。
作者:徐风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应用曲马多药物,观察组采用佐辛,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佐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荣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创松解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粘连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松解术结合康复训练,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给予平均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2.0%vs68.0%),P<0.05。结论:微创松解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华东;曹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诊断及应用有效方案规范治疗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00例重症哮喘患者,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咳嗽、哮鸣音、喘息、气促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哮喘明确诊断,并取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消除,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障获得理想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田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恶性脑胶质瘤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40例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替莫唑胺化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7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例病变稳定,仅有1例病变进展,高达95%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5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病变稳定,4例病变进展,有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低,有效率高,操作简便等,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陈伟;毕迎惠;王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随着我国面临老龄化问题,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1】。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方面变化,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差的特点【2】,在透析中更易发生并发症,给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对于提高老年患者透析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菊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肠动力药物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对其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完善。方法:采用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5名慢性便秘患者,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对这85名患者在临床治疗上,在行为调整的基础上,均使用了促进肠动力类药物,比如5-HT4的受体类药物,配以副交感类药物等,红霉素、米索前列醇均有促动力作用。还有CCK为主要受体的阻滞药物等。连续使用4周,通过患者自感观察,通过便意情况、间隔时间、便体质量以及患者身体情况等,做好详细记录。结果:85例慢性便秘患者通过综合治疗4周后,显效27例(31.8%),有效51例(60.0%),无效7例(8.2%)。有效率达91.8%(78/85)。以上治疗无效的患者7人经相关辅助检查均证实为出口梗死类型的便秘患者。结论:对于慢性便秘的患者,使用促进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理病状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普遍予以推广。
作者:来维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采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老年人胸腰椎结核患者,均经后路施行病变节段的脊柱椎弓内固定术,自体的髂骨植骨整块融合术以及前路手术清除病灶。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术后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患者治愈率达94.4%(17/18);脊柱的后凸畸形术后平均矫正14.7°,不同程度恢复了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平均恢复1.5级。结论:本术式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守力;梅继文;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治疗的更为有效、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28例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及观察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分析对比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⑴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P<0.05);⑵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⑶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肺部感染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胸部外伤所致的肺部感染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价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智;王军岐;张保平;雷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椎间融合术和后外侧融合术在单节段腰椎融合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2013年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患者,抽取资料完整的44份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I 组(后路椎间融合术式)21例,II组(后外侧融合术式)23例。分析并对比2种术式术中失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的JOA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植骨融合率的不同,评价2种融合方法的治疗差异。结果:椎间融合组术中出血量较后外侧融合组术中出血量为多。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在术后的JOA评分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椎间融合组改善更显著。2组病人术后腰腿痛均有明显缓解,但是椎间融合组缓解率相对较高。在植骨融合率方面,到随访结束时后路椎间融合组融合率95.24%,后外侧融合组融合率86.96%,后路椎间融合组具有更高的融合率。结论:2组均是有效的植骨融合手术方式,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术中出血量相对增多,但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植骨融合率更高,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更好,疼痛缓解更明显。
作者:沈茂;尚显文;张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7.5%,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邢继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8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具有专科特异性,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论:分析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梅;刘炳芳;安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老年人的身体新陈代谢过程减慢,其生理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消化能力下降,食欲逐渐减退,容易出现身体营养方面的吸收障碍;⑵心脏生理性老化现象日益显现,心肌萎缩,冠状动脉出现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⑶身体内分泌机能下降,机体代谢活动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⑷肝肾功能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肝内代谢能力和肾脏排泄功能减退,随之造成药物转化速度减慢,血药浓度增加,药物半衰期延长,造成药物的副作用对老年人身体影响的加大【1】;⑸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减退,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加。
作者:韦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治疗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因创伤性休克来院急诊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是由急救车送入院,并给予院前急诊治疗,94例是由患者家属送入院,未施行院前急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急诊入院组抢救成功率93.8%,高于家属送入院组的74.5%;MODS发生率5.4%,低于家属送入院组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院前急诊治疗干预有利于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MODS发生率。
作者:陈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髓内固定与钉板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4例,接受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接受钉板系统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末期对患者进行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相应的疗效评价,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7.5± ;15.9分、66.8±15.3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疗效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与钉板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相当。
作者:李朝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妇科护理中应用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妇科所收治的孕期妇女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妇40例,干预组孕妇40例。对照组40例孕妇进行孕期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孕期健康教育。观察对比对照组、干预组孕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前孕妇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85.0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前SAS、SDS评分分别为38.2±5.6分、40.1±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护理中通过对孕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盛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化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7例临床化疗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平均20个月,经化学治疗30例患者中CR 18例,PR 9例,OR率90%。结论:CML的治疗应依据患者本身状况,预后分析,经济条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曲洪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在我国临床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比较常见的一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受到晶状体引起瞳孔阻滞的影响,该类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白内障,临床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本文出于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青光眼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及局限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机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的进展及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新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硝呋太尔片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4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74例观察组和74例对照组,分别给予硝呋太尔片和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56.76%(42/74)、总疗效94.59%(72/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片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甚佳、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井慧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