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英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静脉外渗的发生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安抚患者恐惧的情绪,使损伤降到低,痛苦降到小。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皮肤损伤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9世纪中期是早有关于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的记录,念珠菌性阴道炎并不是一种很罕见的阴道炎。曾经人们错误的将这种阴道炎叫做霉菌性阴道炎。半数以上的阴道念珠菌感染都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所导致的,剩下的都其他念珠菌和拟酵母菌所引发的。大约有1成的非孕妇女的阴道中存在这种病菌,而孕妇中存在这种病菌的人群数量是非孕妇女的3~4倍,这种病菌没有很明显的病症。发病的诱因有很多,妊娠、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服用避孕药或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衣等等。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部瘙痒、白带粘稠成凝乳状。
作者:罗胜田;梁志琴;于绍华;周亚凤;荣加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使用微创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2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创微创碎吸引流术。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病死率、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创微创碎吸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建玺;梁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抗凝、调脂、静脉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综合治疗,治疗后4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现,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及时进行综合对症治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异常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郑文富;罗礼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胸腰椎骨折在骨科临床中是较常见的骨科损伤,临床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1],无论采用哪种治疗都面临长期卧床这一现实,围卧床期的治疗及护理是当前医护面临的关键的问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高发的疾病,而且致残率高。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2]。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对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1年,对住院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实施早期、全面、系统化康复护理,对于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缓解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确定。目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紊等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因素有关。大体类型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其中以结节型为常见,且多伴有肝硬化。巨块型肝癌呈单发的大块状。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3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二者同时出现的混合型。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癌(91.5%)。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肝外血行转移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淋巴转移至肝门淋巴结多[1]。
作者: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本病中医学属于“癥瘕”、“积聚”、“臌胀”、“黄疸”等范畴,主要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脾虚湿聚,湿热内生;或脏腑气血亏虚等,使肝脾受损,运化失常,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湿热火毒蕴结,肝脉阻塞,积聚胁下所致。
作者:郭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医学上中西药的配伍使用也不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临床中,中西药配伍往往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中西药的治疗原理针对的病症都不相同,那么只要是合理的配伍就能够发挥出两者各自的优势,促进相互的治疗效果,抵消负面影响。一些比较难治疗的疑难杂症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患者来说在经济上和身体上的负担都减轻了。中西药配伍要深入的研究两者的文献资料,为配伍提供基础。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对比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后恢复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 ;33%,对照组优12例,良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5%,2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较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具有并发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尤其是3、4部分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陈振华;罗伟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20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从甲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发生院内感染患者142例,对其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106例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在20天以上;89例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其中94例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97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2例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95例患者进行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用药。结论: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长时间住院治疗、放、化疗治疗、年龄、手术感染、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可针对患者的高发因素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飞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胎膜早破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均康复,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对胎膜早破的治疗水平,可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仝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3D VR)三维容积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胸部外伤疑似肋骨骨折的,并且具有完整的普通X线片及64层螺旋CT 3D VR图像资料90例患者,肋骨骨折的诊断中X线片及3D VR图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90例患者中,X线片诊断骨折48例,可疑骨折13例,总骨折数为197处;3D VR图像诊断骨折82例,可疑骨折1例,总骨折数为382处。 X线片显示骨折例数及数量均明显少于3 D VR 图像,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X线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将6个月内符合对比条件的8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2组治疗观察记录进行对比,观察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按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别在干预前,治疗中,出院天数,自理性进行对比。结果:综合治疗组,泌尿系感染率,自理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日期,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作者:张丹;潘佳佳;刘军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心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影响,评估其疗效。方法:选择34例确诊为高血压1级且未曾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给予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10mg/d,每天1次口服,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空腹血糖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心率、血压下降,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血糖影响较小。
作者:刘东霞;谷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社会发展的提速,生存压力骤升,各类精神问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群众健康意识随之增强,更加主动关注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神科护理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日益受到重视,由选修课程发展成为必修课程,并在2011年成为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我校在10余年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尽力克服授课手段的局限性,由以往“重理论”转向如今的“理论、技能、素质并重”,以案例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曾艳;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参考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8%,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效果显著,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插镜中配合:插镜是检查中的第一步,也是病人紧张担心的环节。轻柔、顺利的插入胃镜,对减轻病人不适及加快检查速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插镜技术及有关配合细节。
作者:李红丽;王月霞;赵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