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当前一个时期,医疗行业因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医德医风整顿、商业贿赂治理等问题,成为社会和百姓较为关注的焦点。回归医院的公益本质,重塑医务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课题。
作者:孙金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新生儿的损伤高发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损伤62例,对发生损伤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生臂丛神经损伤10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4例;锁骨骨折患者16例;四肢骨折22例。结论:导致新生儿损伤因素主要为巨大儿或是低体重、产钳助产、肩部难产、早产儿、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急产等;针对导致新生儿损伤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新生儿损伤的发生几率,显著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可大限度的避免新生儿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92例明确诊断腰椎结核者术前正规抗痨治疗至少2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1期后路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正规抗痨9~24个月。结果: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2个月,全部患者植骨融合,腰背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复查血沉正常。结论:保守治疗效果差的腰椎结核患者采用1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孔维军;廖文波;俞海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研究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短路存在,肝动脉栓塞术(TAE)、化疗等方法难以使肿瘤完全坏死。因此,门静脉介入治疗便应运而生。临床实践表明,经门静脉介入放射性核素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肝癌卫星病灶、肝内转移灶及门静脉癌栓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和经肝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相结合,疗效更佳。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就诊的93例梅毒患者血清样本采用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同时进行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PR法与ELISA法及TPPA法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Sen)分别为81.4%,95.7%,98.6%,其中,RPR法与ELISA法及TPPA法在灵敏度(Sen)、特异性(Spe)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法适用于梅毒筛查,其定量检测可作为疗效评价,而ELISA法和TPPA法均为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结果较为准确可靠,可用作临床标本的检测,对于RPR法与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TPPA法可作为确证试验。
作者:林耀堂;陈海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应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经由Fole和Smith于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1],它是利用一套特殊设计的设备,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即神经根、上关节突及椎体上缘之间的区域),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以达到马尾神经和神经松解、减压的方法,为微创可视化手术。我国自1999年引进该技术后,已有数百家医院开展这一技术,其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其满意的疗效已为广大脊柱外科医师所认同。
作者:兰家平;汤逊(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0例颈肩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银质针导热治疗和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变化、主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结果:银质针导热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主观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疗效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作者:余四海;黄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确定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情况进行院内调查。结果:共发生不良反应380例,发生率为8.44%,多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造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年龄与合并用药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在我院的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处理。
作者:古力努尔·多送别克;闫海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为评价针灸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寻找帮助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日康复的治疗手段。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将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刺、艾灸治疗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应用胸廓扩展度、Schorber试验、晨僵时间、ESR(血沉)、CRP(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来评价患者的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改善程度。依据患者疼痛和活动功能改善程度及需要的时间长短,评价患者康复情况。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胸廓扩展度、Schorber 试验、晨僵时间均明显改善,ESR、CRP指标显著下降,康复周期显著缩短。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药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降低其实验室炎症指标,并且能使其康复周期明显缩短。为患者尽早摆脱病痛提了可行性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焱;李飞霞;郭会卿(通讯作者);周子朋;张依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发生在幼儿中,本病是幼儿特有的损伤之一,因幼儿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发病均因穿衣不慎牵拉、外伤或摔伤时被成年人牵拉腕部所引起桡骨小头脱位,中医又称脱臼、脱骱。因在透视下无特异性症状,往往以无病而漏诊,导致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脱出之桡骨头附着、粘连于尺骨头,甚至形成假关节,严重影响患侧前臂正常的旋前旋后功能,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残疾和痛苦。笔者自1992年3月以来运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消肿止痛活化散”经验方治疗小儿绕骨头半脱位189例,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在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教育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居高不下[2]。根据流行病学资料80%的脑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压史,而脑血管的死亡率占死因的第2位。
作者:薛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维生素D以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强,但体内稳定性25-二羟维生素D3更强,所以临床上一般把其作为检测指标[1]。
作者:陈秀侠;姚丽萍(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有57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56例,分析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常规及免疫学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沉等指标明显改善。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中西药联合应用在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效果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组更佳。
作者:杨科朋;张芹;谢志军;李增变;张攀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30例缺血性眼病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40例40眼,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6%。结论:采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护理指导可以发挥药物大作用,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方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光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切口THA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统计及随访,来评估改良切口行THA手术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分别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年龄(p>0.05)BMI(p>0.05),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以及体重指数上无统计学意义;对比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血量(p<0.05)、术后引流量(p<0.05)、手术切口长度(p<0.05),显示2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切口及术后引流量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2组患者术后在疼痛(p>0.05)、畸形(p>0.05)、生活能力(p>0.05)、行走能力(p>0.05)以及总分(p>0.05),显示2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髋关节活动度(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外侧切口THA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损伤,有利于髋关切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楠;刘金煜;周永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参考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8%,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效果显著,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摸清某化工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化工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制糖车间谷物制粉岗位、乳酸钙粉碎车间粉碎岗位、精制车间乳酸钙粉碎岗位、钙粉房加钙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要求;对30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其中16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46.7%。结论:某化工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创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创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及对症护理。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护士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和正确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照林;张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1例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1例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中3例为典型的Dandy-Walker综合征,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两侧小脑半球分开,蚓部缺失,颅后窝池明显增大,第4脑室增大,两者相互连通,5例为变异型,超声表现为颅后窝池增大,且与第4脑室之间可见小管状连通,3例为单纯颅后窝池增大。结论:由于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比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因而产前超声在Dandy-Walker综合征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玉玲;王姝怡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