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孙金林

关键词:创新,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卫生体制改革, 医务工作者, 医疗行业, 医德医风, 商业贿赂, 工作面, 整顿, 形象, 课题, 焦点, 回归, 国家
摘要:当前一个时期,医疗行业因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医德医风整顿、商业贿赂治理等问题,成为社会和百姓较为关注的焦点。回归医院的公益本质,重塑医务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课题。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误诊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30例的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异位妊娠168例,误诊30例,分别误诊为盆腔炎,月经不调,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后经相关检查,剖腹探查确诊。结论: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认真全面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与单纯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方法: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静滴250mg/次,1天2次,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1次/日。治疗组用氦氖激光1次/d,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3次/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7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何媛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本病中医学属于“癥瘕”、“积聚”、“臌胀”、“黄疸”等范畴,主要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脾虚湿聚,湿热内生;或脏腑气血亏虚等,使肝脾受损,运化失常,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湿热火毒蕴结,肝脉阻塞,积聚胁下所致。

    作者:郭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4例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54例,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54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在54例患者中,通过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全部病人都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占11%,无1例死亡病例,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在手术之前、之中和之后急性全盘的护理,并给予病人的整体评估、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并在手术之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家庭护理的健康指导,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都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侯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居家养老中风后便秘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社区居家养老中风后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120例老年居家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便秘的机会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葵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期饮食及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及全面护理后,痊愈14例(45.16%),好转15例(48.39%),死亡2例(6.4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程序公平对临床医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程序公平对临床医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深圳龙华新区某二级公立医院的380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表明临床医生感知的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得分并不高,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医院的管理者可以提高工作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公平性来促进临床医生产生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作者:许艳贞;刘志梅;胡正路;吴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梧州市2009~2011年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梧州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评价近3年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及效果,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梧州市8间托幼机构集体儿童进行健康检查,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生长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梧州市集体儿童2009年体重、身高达均值及均值以上标准分别是40.50%、49.40%;2010年为42.87%、52.20%;2011年为45.53%。54.16%;集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2009年分别为1.6%、1.2%、1.2%;2010年分别为1.5%、1.0%、1.0%;2011年分别为1.1%、0.7%、0.7%;肥胖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1.0%、1.3%、1.4%。龋齿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25.8%、24.7%、21.8%。结论:广西梧州市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符合自然生长规律。集体儿童体重、身高达均值及以上标准逐年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体重达标率未达50%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距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管理,指导家长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陈爱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足月待产妇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在产妇宫口大于2cm后送入产房行助产护理,全程陪护组自入院至分娩后2小时末行“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观察2组分娩结局、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全程陪护组阴道分娩率63.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40%, P<0.01;全程陪护组平均出血量146.8±37.5ml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215.6±41.9ml,P<0.01;全程陪护组Apgar评分正常率9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9.00%,P<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能够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产后出血和改善新生儿预后,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保障母婴方面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作者:王合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的临床近期效果。方法:分析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COPD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虑平治疗焦虑情绪。比较2组病人观察治疗后SAS评分, FEV1%,FEV1/FVC和治疗后15天出院率。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SA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前后2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S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FEV1%,FEV1/FVC差值比较,可见治疗组肺功能较常规组提高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天出院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焦虑症状的COPD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15天出院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疗程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副作用。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奥氮平组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桃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在对手术室护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根据自身手术室的情况建立了6个质量控制小组,由4级控制体系组成,分别为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系统、有效的管理整个手术室的护理过程。结果:通过比较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科室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70.0%左右,护理质量评分由原来的84.60分增长到93.22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能够很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俏霞;吴卫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教学方法是贯彻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是当务之急[1]。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的互动的过程[2]。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及创新能力方面,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优势。现将全科医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翟云起;张桂荣;毛慧玲;邢艳;朱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0例颈肩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银质针导热治疗和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变化、主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结果:银质针导热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主观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疗效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作者:余四海;黄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Banhel指数与Harris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Banhel指数与Harris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显著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田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工真皮在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人工真皮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48例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换药治疗后,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24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早期清创、换药,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外敷人工真皮(皮耐克),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38.2±1.3天,有11例由于面积较大,用刃厚皮或中厚皮修复的创面愈合后,疤痕增生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28.4±1.1天,创面愈合,疤痕增生不明显或较轻。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治疗皮肤撕脱伤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手术操作简单,减少手术风险承担,创面愈合,疤痕增生不明显或较轻。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陈柏秋(通讯作者);彭文要;邱加崇;余继超;刘冰峰;招伟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患者500例,妇科手术患者124例,产科手术患者376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易行,麻醉诱导时间较短,麻醉效果明显。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妇产科手术应用中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全、简单、快捷等优势,在产科手术麻药用量小且效果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运祥;高艺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6例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初次为手术治疗的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预后生存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随访至今生存30例,死亡6例,生存率为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与手术方式为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预后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寇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严密观察,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术后并疼痛轻,并发症少及恢复健康时间短,因而被广泛接受。但腹腔镜手术时麻醉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工气腹和特殊体质对病人的病理生理造成的干扰,常使麻醉处理复杂化[1],也给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带来困难,因LC行人工气腹会引起患者不适[2],所以选择全身麻醉。对该手术麻醉苏醒期实行了整体护理。结果:395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了解掌握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处理方法,术后应严密的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更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喻明慧;陈帆;魏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