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4例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侯燕

关键词:老年患者, 胸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54例,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54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在54例患者中,通过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全部病人都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占11%,无1例死亡病例,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在手术之前、之中和之后急性全盘的护理,并给予病人的整体评估、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并在手术之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家庭护理的健康指导,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通过开腹手术部分或完全切除,如果发现恶性肿瘤还能够正确分期。大多数卵巢囊肿是良性的,绝经前恶性者占7%~l3%,绝经后占8%~45%。完整的病史和体检可提示囊肿的性质,盆腔超声,尤其阴道超声,可以进一步帮助诊断囊肿病因并指导治疗。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与单纯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方法: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静滴250mg/次,1天2次,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1次/日。治疗组用氦氖激光1次/d,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3次/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7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何媛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48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科4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历,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股骨干骨折患肢术后随访6~19个月,骨折对位理想;骨折平均愈合18.6±4.3周;骨性愈合45例,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1例锁钉断裂,1例主钉断裂合并感染;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89.58%。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确切,具有内固定稳定、固定牢固、小切口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若术中注重远端锁钉的固定,能够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术式。

    作者:宋善新;牛东田;周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康复治疗和康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临床路径模式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04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乙组患者104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功能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采用Banhel指数,乙组Banhel指数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治疗的配合度,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乙组患者64例,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临床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对比2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阴道途径进行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作者:哈丽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教学方法是贯彻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是当务之急[1]。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的互动的过程[2]。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及创新能力方面,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优势。现将全科医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翟云起;张桂荣;毛慧玲;邢艳;朱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光棒+直接喉镜在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光棒与直接喉镜协同下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会厌囊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直接喉镜( A)组,光棒+直接喉镜( B)组,记录患者插管前后MAP、HR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插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诱导前后比较,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分钟、5分钟MAP、HR均有升高且A组高于B组( P<0.05),插管成功率A组86.7%,B组100%。插管时间A组35±12秒,B组22±8秒,B组与A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棒+直接喉镜在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

    作者:陈英勒;李顺元;林明霞;曾景阳;颜景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颅脑降温仪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我科自2010以来对重度脑外伤、脑出血等病人出现的中枢性高热,体温(腋温)在39℃以上用药物和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使用长春市哲春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ZLJ-2000C型电脑控制颅脑降温仪(简称冰帽,以下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生命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许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正确处理

    目的:探讨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早期预防和正确处理。方法:结本中心8例外渗患者处理经验。结果: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10mg和鲜海带间歇性外敷,效果明显。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减少外渗现象,50%硫酸镁+地塞米松10mg与鲜海带间歇性外敷应用于造影剂外渗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自酸蚀粘结剂对160例小学生恒牙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为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恒牙窝沟较深的现象采用自酸蚀粘结剂进行封闭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地某医院在2011年9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160例恒牙窝沟较深的患儿,患儿年龄在7~12岁,完全萌出第1或是第2恒磨牙336颗。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人数与龋坏的牙齿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给予2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经过随访发现,采用自酸蚀粘结剂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封闭1颗牙的操作时间明显比采用磷酸酸蚀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要短。且采用自酸蚀粘结剂的观察组在随访的6个月和12个月的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结束的6个月和12个月内发现龋齿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经过临床治疗,了解到采用自酸蚀粘结剂治疗小学生恒牙窝沟具有操作时间短,保留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是值得在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小学生恒牙窝沟较深的方法。

    作者:曲东杰;LAI xi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期饮食及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12月20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80例高龄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得到2个月~6年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85%。结论:尽早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以有效减少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及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李敬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G→A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并发症有关。方法:分析5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有运动并发症组和无运动并发症组)与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 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3组COM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P=0.003)。有运动并发症组与无运动并发症组比较,G/G的基因型显著增高;A/A基因型明显降低(P=0.035)。结论: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G→A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并发症有关。

    作者:张春媛;戴艳萍;靳美;齐丹;李军;曹利;唐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耐药性检测

    目的:探索观察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耐药性检测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院感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6例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情况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病原菌培养情况:从106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8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26例,以大肠埃希菌多68株,分离出革兰阳性菌23例,以表皮葡萄球菌多12株,分离出真菌40例,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28株;(2)细菌耐药情况: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中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耐药率极高,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所有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革兰阳性菌中表葡菌较多,对青霉素类耐药性高,对于3、4代头孢类耐药性较低。结论:对于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应尽早行细菌培养检查,以便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干预和控制院感的发生。

    作者:马晓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滋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开始转入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中医护理以它独特的理论和传统技术与现代护理学思想相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护理学科,在护理工作中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对于艾滋病患者,由于不但承受了疾病的折磨,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更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

    作者:宋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无痛胃镜治疗息肉80例

    常规胃镜检查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病人常常发生恶心、呕吐、胃逆蠕动增强,致使在常规检查治疗时部分病人不能耐受,而不得不终止治疗。无痛胃镜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满意度,减少检查治疗中生理损伤的危险,为内镜医师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检查治疗环境。

    作者:介爱英;宋慧梅;刘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1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寻找佳分娩方式。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0月间入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产妇176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生产的羊水正常产妇180例,2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孕周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148例(84.09%),羊水正常组剖宫产62例(34.44%),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羊水过少组在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结论:在孕晚期加强B超检查,重视产妇羊水过少的异常表现,在产程中密切监护,适时剖宫产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杨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中西药的合理配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医学上中西药的配伍使用也不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临床中,中西药配伍往往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中西药的治疗原理针对的病症都不相同,那么只要是合理的配伍就能够发挥出两者各自的优势,促进相互的治疗效果,抵消负面影响。一些比较难治疗的疑难杂症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患者来说在经济上和身体上的负担都减轻了。中西药配伍要深入的研究两者的文献资料,为配伍提供基础。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肿瘤患者,在知道自己患上肿瘤时,就会产生愤怒、悲观、抑郁、恐惧、绝望等负性心理,外科肿瘤的患者,加上要做手术,如乳腺癌,无论何种术式,都会造成乳房残缺;骨肉瘤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留下伤残。患者不仅要承受肿瘤疾病对人体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手术的疼痛、术后可能造成器官残缺。所以,做好肿瘤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范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包虫破裂误诊阑尾炎分析

    包虫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区在西北或内蒙古牧区。虫卵从口进入后,在胃及十二指肠内脱壳入肠壁,进入肠系膜静脉而到达门静脉系统,大多数幼虫被阻于肝脏。少数幼虫可通过肝静脉,经下腔静脉、右心而达肺部。因此包虫寄生部位以肝脏多(75%~78%),肺脏次之(10%~15%)[1]。肝包虫病的特点是肝脏受损的临床表现不严重,肝功能轻度异常,经杀虫治疗后,肝脏受损可有明显好转[2]。

    作者:山加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