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范兰兰

关键词:心理护理, 肿瘤外科, 肿瘤患者, 肿瘤疾病, 外科肿瘤, 外科患者, 术前术后, 手术, 负性心理, 乳腺癌, 骨肉瘤, 抑郁, 疼痛, 术式, 伤残, 乳房, 人体, 器官, 截肢
摘要:肿瘤患者,在知道自己患上肿瘤时,就会产生愤怒、悲观、抑郁、恐惧、绝望等负性心理,外科肿瘤的患者,加上要做手术,如乳腺癌,无论何种术式,都会造成乳房残缺;骨肉瘤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留下伤残。患者不仅要承受肿瘤疾病对人体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手术的疼痛、术后可能造成器官残缺。所以,做好肿瘤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溃疡的治疗及保健分析

    目的:探讨对比了不同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胃溃疡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2组都给予克拉霉素胶囊与甲硝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0.0%,组间显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都比较少,组间治疗后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胃溃疡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的临床近期效果。方法:分析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COPD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虑平治疗焦虑情绪。比较2组病人观察治疗后SAS评分, FEV1%,FEV1/FVC和治疗后15天出院率。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SA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前后2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S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FEV1%,FEV1/FVC差值比较,可见治疗组肺功能较常规组提高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天出院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焦虑症状的COPD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15天出院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

    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1)患者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血压的疾病。通常都是动脉血压升高,用血压计来测量血压,如果是收缩压在139mmHg以上,舒张压在89mmHg以上就是高血压。(2)高血脂:高血脂是血浆中的脂类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疾病无法根治,一生都会伴随患者,属于血脂代谢性疾病。患者一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很高。临床中主要划分为2类:①原发性,这类事遗传所导致的疾病;②继发性,这种是后天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其他病症所引发的疾病。(3)心力衰竭: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中,心脏再将血液排除输送到全身,可是如果心力衰竭,则会使得心肌无法正常的将血量输送到全身,这种因为供血不足无法为身体代谢需要提供排血量的心肌功能障碍就叫做心力衰竭。患者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哮喘,如果病情严重会因为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休克。(4)脑卒中: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以动脉疾病多见。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都较高,因此应该加强防治。(5)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指因为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机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过度肥胖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目前,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中国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列世界第2位。

    作者:鲁宁;赵伟华;李海霞;左怀蕾;牟颖杰;林海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灸疗法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和活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评价针灸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寻找帮助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日康复的治疗手段。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将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刺、艾灸治疗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应用胸廓扩展度、Schorber试验、晨僵时间、ESR(血沉)、CRP(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来评价患者的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改善程度。依据患者疼痛和活动功能改善程度及需要的时间长短,评价患者康复情况。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胸廓扩展度、Schorber 试验、晨僵时间均明显改善,ESR、CRP指标显著下降,康复周期显著缩短。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药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降低其实验室炎症指标,并且能使其康复周期明显缩短。为患者尽早摆脱病痛提了可行性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焱;李飞霞;郭会卿(通讯作者);周子朋;张依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1]。能补充需要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改善循环,增加血浆蛋白,能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能增加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直接挽救病人的生命。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应当注意其存在的潜在危险,有3%~10%的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地给予预防和处理。

    作者:蔡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尿管硬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及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13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在男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用输尿管镜、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的尿道狭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狭窄位于阴茎部尿道2例、球部尿道3例、膜部尿道6例、前列腺部尿道2例。结果:13例患者均用输尿管镜、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技术1次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13例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6个月时出现尿线变细,狭窄复发,经尿道扩张处理,排尿恢复术后状态。结论:输尿管镜、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效果明显,手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查四敏;吴江河;程剑;刘杰;杨勤飞;张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在对手术室护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根据自身手术室的情况建立了6个质量控制小组,由4级控制体系组成,分别为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系统、有效的管理整个手术室的护理过程。结果:通过比较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科室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70.0%左右,护理质量评分由原来的84.60分增长到93.22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能够很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俏霞;吴卫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5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0例,干预组在进行一般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产前、产时及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仅给予一般产科常规护理,以2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差异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1)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阴道分娩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分布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22,P<0.01);首次排尿时间在≤4小时与4~6小时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x2=7.682,P<0.0125);首次排尿时间在≤4小时与≥6小时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x2=12.174,P<0.0125);首次排尿时间在4~6小时与≥6小时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x2=2.858,P>0.0125);(2)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62%(12/260)和11.92%(31/260),2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2,P<0.01)。结论:产前、产时及产后护理干预可有助于产妇及早排尿,对减少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胡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保留灌肠协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传统的治疗方法,用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点滴控制感染,茶碱类药物解痉平喘,如还不能控制则加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但是病情往往控制的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频繁咳嗽,喘憋明显时,西药则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鉴于以上情况,自2006年10月以来,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协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收到明显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芝;黎建英;曹智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哮喘急性发作展开治疗时,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艳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自酸蚀粘结剂对160例小学生恒牙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为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恒牙窝沟较深的现象采用自酸蚀粘结剂进行封闭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地某医院在2011年9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160例恒牙窝沟较深的患儿,患儿年龄在7~12岁,完全萌出第1或是第2恒磨牙336颗。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人数与龋坏的牙齿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给予2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经过随访发现,采用自酸蚀粘结剂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封闭1颗牙的操作时间明显比采用磷酸酸蚀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要短。且采用自酸蚀粘结剂的观察组在随访的6个月和12个月的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结束的6个月和12个月内发现龋齿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经过临床治疗,了解到采用自酸蚀粘结剂治疗小学生恒牙窝沟具有操作时间短,保留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是值得在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小学生恒牙窝沟较深的方法。

    作者:曲东杰;LAI xi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梧州市2009~2011年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梧州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评价近3年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及效果,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梧州市8间托幼机构集体儿童进行健康检查,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生长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梧州市集体儿童2009年体重、身高达均值及均值以上标准分别是40.50%、49.40%;2010年为42.87%、52.20%;2011年为45.53%。54.16%;集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2009年分别为1.6%、1.2%、1.2%;2010年分别为1.5%、1.0%、1.0%;2011年分别为1.1%、0.7%、0.7%;肥胖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1.0%、1.3%、1.4%。龋齿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25.8%、24.7%、21.8%。结论:广西梧州市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符合自然生长规律。集体儿童体重、身高达均值及以上标准逐年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体重达标率未达50%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距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管理,指导家长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陈爱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玻切手术护理研究

    玻璃体切割手术(简称玻切)是治疗玻璃体出血或外伤、炎症所致的玻璃体混浊,机化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1]。随着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不断改善以及各种眼内填充物的使用,此项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功,已成为眼后段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2002年7月~2011年6月,共施行了1204例手术。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缺乏知识与主动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导致我中心管辖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本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我中心数年前已开展高血压免费服药,2011年起通过对预检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2年6月,开展对门诊36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中西药的合理配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医学上中西药的配伍使用也不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临床中,中西药配伍往往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中西药的治疗原理针对的病症都不相同,那么只要是合理的配伍就能够发挥出两者各自的优势,促进相互的治疗效果,抵消负面影响。一些比较难治疗的疑难杂症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患者来说在经济上和身体上的负担都减轻了。中西药配伍要深入的研究两者的文献资料,为配伍提供基础。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与单纯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方法: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静滴250mg/次,1天2次,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1次/日。治疗组用氦氖激光1次/d,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3次/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7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氦氖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何媛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07~2012年,我院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45例垂体瘤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无感染,5例术后出现尿崩,均恢复。1例脑脊液漏,15例视力明显好转,视野好转2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对病人的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措施,促进康复。

    作者:黄金丽;高瑞英;邹冬梅;周方红;孙志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在骨科临床中是较常见的骨科损伤,临床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1],无论采用哪种治疗都面临长期卧床这一现实,围卧床期的治疗及护理是当前医护面临的关键的问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及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有社会因素、患者原因及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1]等因素,这些纠纷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引起重视。如何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已成为医护人员关注和认真探索的问题。通过对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护人员及患者双方认识调查分析,旨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毛慧玲;廖琪;邢艳;张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宿迁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库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Rh(D)阴性血型库,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应用,减少稀有血液资源的浪费,合理开发利用稀有血液资源,保证临床Rh稀有血液的有效及时供给,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方法:从2008年起对该地区所有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分布状况进行筛选调查,给经筛检为Rh阴性的无偿献血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资料。结果:建立起宿迁地区173人的Rh(D)阴性稀有血型库,形成了一支Rh(D)阴性稀有血型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结论:Rh(D)阴性血型库建立,确保稀有血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解决了稀有血液供需矛盾,2008年~2012年共向临床发放Rh(D)阴性血液1339.5U,为稀有血型患者的临床用血提供了可靠保证。并为今后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稀有血液资源,确保临床特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