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芳
目的: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就业。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对28家医院临床调研,结合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结构优化,建立更加贴近工作岗位群的课程体系,用于实际教学后,评价其对教学的影响。结果:实施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增强,突显了我校“434”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结论:该研究动态性的阐明了课程体系变化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课程模块选择必须依据职业培养方向的工作岗位群发展方向。
作者:韩冬霞;陈燕;高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中疾病谱的构成特点。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急诊外科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就诊病例在性别、就诊时间、疾病类别还有疾病原因上的发病特点。结果:在这5年中我院急诊外科共接诊42356名患者,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2:1,且患者的就诊例数成逐年递增的趋势;每天的8点~12点是患者集中就诊的时间,在对发病月份的分析中,5~10月就诊患者多;在对疾病类别的分析中,消化系统疾病较多,在这类疾病中,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伴急性阑尾炎,还有肠梗阻排在前3位;在对疾病病因的分析中创伤性疾病多,其中意外伤害、交通事故还有工伤位于创伤中的前3位。结论:根据上述总结的急诊外科疾病谱的特点,能够帮助我院制定科学的就医流程,为医院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规律,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方法:对2008~2011年吉林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报告的453例接种一类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3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病例中一般反应378例,异常反应53例,无疫苗事故;百白破无细胞疫苗报告例数多为213例,占47.0%;≤l岁组异常反应例数为216例,占总例数的82%,2~6岁组72例,占15.9%;就医后痊愈者136例,占30.0%;好转者312例,占68.9%。结论: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8年使用AEFI监测系统以来,AEFI检测的敏感性明显提高,异常反应的防治效果显著。由于异常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还应从加强疫苗质量的监管、提高接种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降低异常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冯磊;王艳玲;范学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国家医改背景下,强化医院服务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医院客户关系管理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医院客户的信息数据库,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挖掘整理客户信息,开展个性化服务和管理,延伸后医院服务内涵,达到改善医患关系,培养忠诚客户,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在医院特定行业应用的内涵、软件信息系统的构成、应用实施的经验等,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新隆;徐亦鹏;邵燕;吴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诊抢救经验。方法:以我院于近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抢救治疗,能够加快尿酮体转阴,减少胰岛素总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马德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赖氨酸肌醇维B12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愈36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68.52%。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徐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全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异氟烷进行麻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的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拔管后的OAAS评分上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胜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用于妊高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3年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以硫酸镁为主要治疗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以及妊娠结局,评价硫酸镁用于妊高征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平安生产,未出现死亡病例,但轻中度患者在症状改善以及新生儿足月比例方面明显优于重度患者。结论:硫酸镁用于妊高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依合力木沙·木沙;古力夏热甫·亚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作者:张鸿;崔汝相;殷应勇;赵杨;黄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一项较为成熟的临床技术。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治疗106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MedtronicEDM 系统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技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0例。对照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qw、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bid,膝关节短波、蜡疗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加用一联活血化瘀药物口服骨康胶囊1.6gtid,外用普通针刺、中药熏蒸、手法推拿1次/d,运动康复训练:膝关节沙袋阻力练习;锻炼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治疗时间为3周。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JOA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伟;宁顺强;付涛;袁国真;罗国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外伤性截瘫,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因外伤使脊髓受压,损伤或供血障碍而造成,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大小便及反射功能障碍,病人丧失自理能力,需要多方面、长期的照顾和护理。
作者:张丽;宋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一男性患者37岁,右股部外伤后肿胀剧痛,皮肤张力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右股部软组织明显增厚,肌束显示清晰,肌间隙探及不均质偏强回声,范围约5.7×1.8×3.8cm,探头压有流动性,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
作者:李光军;梁凤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观察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3%,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缺乏知识与主动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导致我中心管辖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本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我中心数年前已开展高血压免费服药,2011年起通过对预检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2年6月,开展对门诊36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发生在幼儿中,本病是幼儿特有的损伤之一,因幼儿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发病均因穿衣不慎牵拉、外伤或摔伤时被成年人牵拉腕部所引起桡骨小头脱位,中医又称脱臼、脱骱。因在透视下无特异性症状,往往以无病而漏诊,导致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脱出之桡骨头附着、粘连于尺骨头,甚至形成假关节,严重影响患侧前臂正常的旋前旋后功能,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残疾和痛苦。笔者自1992年3月以来运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消肿止痛活化散”经验方治疗小儿绕骨头半脱位189例,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疗程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副作用。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奥氮平组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桃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 ANuA)的血清水平检测在狼疮肾炎( LN)患者诊断及肾脏病理改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确诊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125例,其中84例合并狼疮肾炎( A组),41例未合并狼疮肾炎( B组),另选择同期收治其他类型的免疫性疾病患者55例( C组)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抗核小体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和B组阳性率分别为94.2%和90.2%,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C组54.5%(P<0.01)。且3组间ANuA水平差异显著,其中A组高,C组低(P<0.05)。各类型肾脏改变中ANuA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Ⅳ型患者血清中ANuA含量高( P<0.05)。结论: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反映肾脏病变程度,对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会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作者:郑惠珍;王璐;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和医疗界当中,而且大量证据表明正呈上升发展趋势。对临床医学而言,如何做好资料的存档、护理记录、医学检查、图像等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电子病历书写情况,监控、检测科室工作质量。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