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康复护理新进展

何会梅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患者心理, 康复治疗, 治疗护理, 生存质量, 烧伤治疗, 功能, 早期治疗, 患者康复, 烧伤创面愈合, 创伤后应激障碍, 职业疗法, 建立与完善, 住院治疗, 质量问题, 治疗水平, 职业康复, 研究体系, 严重烧伤, 心理障碍
摘要:根据烧伤的临床发展规律,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往往疤痕增生、挛缩、乃至畸形,不仅改变了外观,影响了功能,还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创伤,给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恢复工作等各方面留下诸多后患,因此,对烧伤患者实施全面的康复治疗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患者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康复,容貌康复,心理康复,体能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1]。有文献报道,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障碍者达100%,有30~40%的患者明确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2]。大部分严重烧伤患者住院治疗得以生存,但是其在回归家庭、社会后,健康功能、精神心理、经济方面等生活、生存质量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患者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3]。所以,单纯存活率已不能全面反映烧伤治疗的效果。目前,烧伤治疗的终目的已从救治生命逐步发展为提高患者成活后康复期至回归家庭、社会后的生存质量[4]。在我国,每年有500~1000万人不同程度被烧伤[5]。烧伤早期治疗水平很高,而烧伤后的康复却明显滞后,远不如发达国家。国外已把烧伤的早期治疗、理疗、体疗职业疗法融为一体,成为常规治疗,其有专门的人才,特殊的设备,健全的制度,视前期和后期治疗同等重要,使烧伤病人的身心都能大限度地得到康复[6]。目前在我国已有愈来愈多的单位意识到烧伤康复的重要性,认识到烧伤治疗的目的首先是使创面愈合,保住生命,同时还要尽大可能改善外观与恢复功能。因此,探索并形成适于中国的烧伤患者的本土化康复治疗护理方法,评价与提升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强调康复治疗护理的重要性,仍然呼吁全社会共同重视,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共同关心,烧伤界同仁共同参与,尽快落实康复治疗护理,以造福于已然发生不幸的烧伤患者,让他们尽早回到健康人群队伍中来。现将烧伤患者康复需要的功能、容貌、心理、体能、职业、社会等几个康复内容综述如下,为我国相关研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指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它是介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以往分别称为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等,目前趋向于统一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称谓在临床上仍保留)。

    作者:贾洪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动脉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25例急性动脉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进行介入性动脉造影和介入灌注栓塞术,其中颅底骨折伴鼻出血2例,肺癌大咯血1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脾挫裂伤出血4例,肾脏出血6例,产后大出血2例,骨盆骨折出血1例。结果:25例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21例,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未能找到出血动脉,22例经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出血均止住,1例产后出血未完全止血。结论: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大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是1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龚辉;缪玉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伤性角膜溃疡80例疗效观察

    外伤性角膜溃疡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角膜外伤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确切形成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丧失视力[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自2006年3月~2008年3月治疗80例外伤性角膜溃疡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2例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主要以我院的脑电图结果、部分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为线索,回顾性统计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有散在性5~20μV的多形性慢波活动、散在性或爆发性4~7Hz的70~250μV的θ波及发作性尖样放电、棘慢波2.5~5Hz的90~250μV多棘慢综合波、2~3.5 Hz的150~300μV弥漫性或爆发性出现的δ波,异常率高达90.4%,存在高度弥漫性异常。由于致病因素不详,很难确定智力低下程度特征性的脑电图表现。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异常脑电图表现可客观反映脑细胞生物电活动及脑功能的情况,精神发育迟滞程度越重,EEG表现越异常,对临床具有一定的诊断和参考价值。

    作者:董捍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方剂加减联合黛力新及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12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各62例,其中对照组口服伊托必利片50mg,3次/d,口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天2片(早晨、中午各1片)。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逍遥散,2组均治疗4周(1个疗程)。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在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一种术式。它比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日短、恢复快等优点,是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为治疗胆囊疾患的一种新技术。

    作者:崔新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爱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150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经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禁忌证,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A )组750例,行理疗、针灸、牵引保守治疗。治疗组( B)组750例,行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间隔15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结果: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B组治愈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A组的治疗时间较B组多,效果慢,易复发。结论: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作者:王珉;何雅楠;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预防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92例泌尿系感染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雌三醇软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3%,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停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治疗彻底,值得推广。

    作者:刘领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科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方法

    医学界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人的良好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面对疾病的突然袭击,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而这些有害的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作者:王靖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发生原因。方法:搜集我科70例发生输液反应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科容易引发输液反应,只要及时治疗,都能收到满意效果,积极预防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连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严密观察,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术后并疼痛轻,并发症少及恢复健康时间短,因而被广泛接受。但腹腔镜手术时麻醉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工气腹和特殊体质对病人的病理生理造成的干扰,常使麻醉处理复杂化[1],也给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带来困难,因LC行人工气腹会引起患者不适[2],所以选择全身麻醉。对该手术麻醉苏醒期实行了整体护理。结果:395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了解掌握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处理方法,术后应严密的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更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喻明慧;陈帆;魏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方法:研究自09年2月~13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有18例并发胎盘早剥,其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2例非胎膜早破而并发胎盘早剥的产妇。比较2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结果:导致胎盘早剥首位诱因是胎膜早破,占45%。在胎膜早破组产妇中,并发胎盘早剥概率为2.97%(18/606);而非胎膜早破组的产妇并发胎盘早剥概率为0.30%(22/739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要密切注意其异常临床表现,对其进行早期诊治。

    作者:沈倩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

    目的:研究并探讨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探讨该治疗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8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常规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良好,没有出现关节面的错位,切口均愈合;对照组出现3例坐骨神经痛和髋部疼痛。结论: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孙海青;陈和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安神补脑液中砷和铅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试安神补脑液中砷和铅含量的原子吸收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确保测试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检测波长193.7nm;狭缝0.5nm;灯电流2mA。结果:本法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2~20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n=5),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在91.92%~98.51%,RSD为2.9%;铅的线性范围为1~10ng/ml,相关系数为0.9992(n=5),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在98.39.92%~103.59%,RSD为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测定效率高,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安神补脑液中砷和铅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启彬;吴军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后护理60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88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均明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给予产妇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焦虑及抑郁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脏早搏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控制心脏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8例心脏早搏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各组均合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观察组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控制心脏早搏,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倍他乐克控制心脏早搏,对比2组患者24小时早搏次数、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例数等。结果:24小时早搏次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距;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相较,有统计学差距;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距。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早搏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秋红;程学好;解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瘀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2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异位妊娠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肾(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微创经皮肾与经皮肾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对比,总结微创经皮肾的优点及不足。方法:总结36例微创经皮肾的临床资料,对微创经皮肾在术中及术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经皮肾碎石、清石效果较好,适应证广,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微创经皮肾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它的优越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李东旭;肖忠慧;袁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的肝囊肿患者共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等均要显著性少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1);另外,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肝囊肿的开窗手术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者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

    作者:克比尔多来提;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