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张云娜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并发症, 缺氧
摘要:目的:研究诱导高危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促进高危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100例高危新生儿病例资料,对其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窒息是诱导高危新生儿脑损伤并发症的首要因素,出现窒息现象的观察组与未出现窒息现象的对照组在脑损伤的患病比例上差异显著(61.29%与26.67%),P<0.05.而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并发症的患病比例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是导致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而胎龄则对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不大.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目的:了解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因素及预防,以合理地应用于临床.方法:综述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结果: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泛,它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甚至引起死亡,但合理地应用可以避免和减少反应的发生.结论:合理选择及应用NSAIDS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陈毓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治报告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一条件致病性真菌中主要一属,主要是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内脏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可为原发性但大部分为继发性感染.是目前发病率高的深部真菌病之一.口腔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疾病.现在,口腔念珠菌病已成为口腔黏膜病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作者:张蕊;付振君;谭兆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三柱重建的试验研究

    目的:了解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与全椎板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把我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30例病例分为2组,分别采取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均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发现,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组在伤椎高度与Cobb角与全椎板切除减压组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较后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管占位率低,内固定无断裂松动.结论: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董泽;刘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电图的自动分析

    目前,心电图的自动诊断系统已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认可和应用.虽然目前还比不上专业医生的水平,但它们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所以重要的是心电图分类的质量要不断的改进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

    作者:王永军;刘学义;刘松涛;肖波;张晓新;刘慧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中、西医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同时伴有喘息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氨茶碱缓释片,盐酸赛庚啶以及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显效64例(71.11%),有效17例(18.89%),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显效46例(51.11%),有效23例(25.56%),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能够缓解患者症状,中药能够化痰平喘、止咳、补中益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标本兼治,在提高西药的作用同时加快了中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中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技巧

    神经外科病人多数较重,用药时间长.加之早期多意识不清、躁动,常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20%甘露醇、静脉营养液等,由于上述特点,所以对多数神经外科病人选用静脉留置针,因其材料柔软,不会对留置的血管造成损害、刺激性药物不易外渗,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为双叉,可同时输入两组液体,便于及时准确地用药,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援疆医疗专家驻院以来收治的多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术前做好常规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大部分患者手术后当天能下床活动并进流食,伤口甲级愈合.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针对性地预防并发症,促进护患交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刘凤珍;尚玉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3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症状性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子宫肌瘤栓塞术治疗3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适应症和禁忌征,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0d内,总有效率为80.65%;平均住院4.53天,止痛药使用3.67天,恢复自主活动6.26天,再手术人数3.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止痛药物使用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降低2次风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

    急性肝衰竭是指原无慢性肝脏疾病者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导致肝功能迅速恶化的临床症候群,以黄疸迅速出现并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肝性脑病为主要临床特征[1].急性肝衰竭病情危急,病死率达70%~90%,我们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的存活率有所调高,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初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OPD的康复护理

    COPD是西北地区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其病变不仅直接损害人体,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选择病例88例,进行康复训练的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10月COPD患者88例,年龄50~75岁,按肺功能分级严重度分级Ⅰ级20例,Ⅱ级68例,男53例,女35例.

    作者:石春平;马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术中单纯灌注冲洗法清除晶状体硬核碎块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单纯灌注冲洗法清除晶状体硬核碎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单纯灌注冲洗法治疗在超声乳化术中存在核碎块或皮质硬核的白内障病人和成熟期白内障病人共146例(160眼).观察其手术并发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力: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0.3~0.5者,38只眼(23.75%),0.5~1.0者,108只眼(67.5%).术后佳矫正视力<0.3者均并发有其他眼疾.并发症:术中无后囊破裂及悬韧带离断发生,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术后切口水肿消失快,均无渗漏,前房形成良好,散光轻,视力恢复快.随访半年至1年,虹膜部分后粘连2眼,小切口组瞳孔轻度上移1眼,后囊膜混浊2眼.结论: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单纯灌注法冲洗法能安全、准确的、有效地清除晶状体核碎块或皮质硬核.

    作者:毕经香;刘彦才;李敬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肝脏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011年收治的胃癌患者96例分为2组,肝癌转移45例为观察组,未见肝癌转移患者51例为对照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是胃癌肝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7、5.31和5.44,且随着OR值的增大,危险相关性随之增加.结论:胃癌肝脏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或早期行诊断发现.

    作者:万云艳;王建屏;何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liposome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改善呼吸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 ug加入5%葡萄糖10ml内静脉注射,1次/d,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地提高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春兰;徐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矽肺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我们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了情感交流,语言表达方式相揉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了孤独、无助、悲观、消极心理,健全了人格,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疾病的痊愈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学平;马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肩关节脱位4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40例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屈肘外旋法和(或)外展上举牵引法治疗.结果:40例患者总复位成功率为97.5%(39/40).结论:治疗肩关节脱位采用屈肘外旋法和(或)外展上举牵引法,操作简单省力、患者痛苦小、复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维;曾少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46例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46例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患者随访12~54个月,平均随访24.6±2.6个月.采用日本JOA评分,患者术前评分平均5.3±0.6分,术后JOA评分23.1±2.1分,平均改善率76.4%.本组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植骨融合良好.结论:伴有椎管狭窄或节段性不稳症状明显的腰椎间盘术后复发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疗效满意.

    作者:梅仁强;李建军;王顶文;杨志刚;朱新晨;阿里木;萨木克·塔西铁木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目的:总结我科2007年~2011年手术行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治疗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2011年收治的3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钢丝内固定,钢板内固定,钛合金肋骨爪内固定这3种方法治疗,比较其治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行内固定方式治疗,除2例因并发其他脏器严重损伤死亡,其余31例患者术后反常呼吸得到良好的纠正,呼吸情况均明显改善,术后16周~1年随访所有正常出院患者均能恢复正常工作.结论: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选择何种方式行内固定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扬;关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oinal dibaetes melltius,GDM)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不排除这种异常于妊娠前已存在的可能[1,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OGTT4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才称为GDM,而把只有一项异常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具有餐后高血糖明显、空腹血糖偏低、易出现肾性糖尿等特点.GDM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为1.6%~13.9%不等[3,4],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除了与诊断标准不统一有关之外,与肥胖和T2DM(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一致的.现就近年来有关GDM的危害性、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白蕊;陈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女性妇科手术的护理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消化、吸收、应激、代偿、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刘淑杰;迟柱波;由燕;吴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总结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28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原因.结果:828例献血者共发生献血反应17例,占2.05%.其中首次机采368例,发生献血反应12例,发生率为3.26%:2次以上采集460例,发生献反应5例,发生率为1.09%.结论:精神紧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枸橼酸钠中毒、穿刺不顺利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润琴;杜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