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镜检血细胞的必要性

秦海秋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镜检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检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临床患者相关资料,结合本室仪器运行特点,进而证实显微镜镜检血细胞分析仪重要价值.结果:通过临床患者实际资料与血涂片镜检结合,进一步完善血细胞分析仪镜检工作,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在外周血三系中,当一系、二系异常或处于正常范围边缘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及时进行外周血涂片镜检.显微镜涂片可以准确、及时弥补普通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漏诊的缺点.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张宗船;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

    1 无痛人流术前的健康教育:(1)无痛人工流产术前1周内避免性生活.(2)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禁食4~6小时,禁水2小时.(3)无痛人工流产前一晚需要洗澡,换干净的内衣.(4)在做无痛人流术前,必须经过医生检查,以确定是宫内怀孕;并要做好如下各项检查,如心电图、B 型超声波、白带常规检查.(5)好由亲属陪伴,并由麻醉师向亲属讲明可能发生的事情,巡回护士同流产病人说明无痛人流手术的特点:①无痛苦,无恐惧感,在安全睡眠中做完手术,是目前流产方式中佳选择.②出血天数短,总量少.③手术时间短,创伤轻,身体恢复快,不耽误工作和学习.④无药物残留和副作用.

    作者:于建英;胡善美;赵存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硬膜外复合液注射对实验动物兔组织光镜结果及神经电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复合液注射对兔光镜结果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的方法,将3种不同配方的复合液分别注入兔的硬膜外腔,然后用光镜及丹迪CantataTM型肌电图仪进行检测,观察给药前后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电生理学的变化.结果:硬膜外腔给药后,3组动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电生理的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硬膜外腔给药后4周、8周,3组动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组织病理有改变.结论:硬膜外腔复合液注射后,硬膜外腔、脊髓、神经根周围的组织病理学产生了变化,但脊髓和神经根未发生器质性改变,对兔脊髓和神经根的电生理方面不会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王锡三;刘赫;刘诚;胡广询;杨大志;曾娘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高校历来是培养人才塑造人才,推动文化创新、传承先进文化的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科技文化研究优势及人才培养的优势,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尤其是作为我省培养医学人才的重点院校,更应担负起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传播防病治病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为社会公益文化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者:孟雪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普遍有较大的提高,这就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所阐述的是对我院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查,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并针对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咨询,使老年患者在术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雪峰;许红秋;王霞;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干预组辅以心理、认知、行为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护理.结果:干预2周后2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血管神经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蒋再静;周广美;韩点;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如何大限度帮助老年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方法:通过对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术前访视和问卷调查,采取对症心理护理措施.结果: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以佳心态接受手术并顺利度过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建立与脑缺血致小肠损伤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小肠形态学的影响,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防止小肠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脑梗塞模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脑缺血4小时后小肠的病理形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鼠胃出现小肠绒毛变短变粗、杯状细胞增多及大量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可引起小肠的相应病理学改变.

    作者:高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开腹手术目前仍然为妇产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为了大程度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本院近年来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喜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和DSA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DSA成像技术进行诊断;B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B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诊断检查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及家属对诊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且检查所需时间更短.

    作者:鲁春鹤;赵江;唐海涛;陈刚;肖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在头位难产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用于识别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应用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进行适时评分,采取相应措施,选择正确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结果:420例孕妇中经阴道分娩为313例(74.5%),剖宫产的为107例(25.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5.2%(22/420);其中改良评分在80分以上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5.7%(267/279),剖宫产率为4.3%(12/279),评分在80分以下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67.4%(95/141),剖宫产率为32.6%(46/141),两者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头位分娩评分可及时地、准确地判断头位难产,便于医生作出正确选择,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陈小琼;刘艳;阮珍;刘敏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测定术后24小时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抑制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赵岩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超测量小腿三头肌厚度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康复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评定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对轻中度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康复评价手段.方法:选取30名具备独立行走能力的轻中度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进行痉挛肌治疗仪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5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使用改良Ashworth(MAS)评定、足印法步态分析、B超测定比目鱼肌(SoL)厚度与腓肠肌中部(GMM)厚度.结果:(1)治疗1.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略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步态分析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SoL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GMM值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明显降低(P<0.05);步态分析值明显增加,(P<0.01);SoL值明显增加(P<0.01);GMM值明显增加(P<0.01).(3)2组比较:治疗前2组的MAS分值、步态分析值、SoL值、GMM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的MAS分值、步态分析值、SoL值、GMM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治疗3个月后步态分析值分别与SoL值、GMM值具有相关性(步行足长/立位足长比与SoL值r=0.623,P<0.01;步行足长/立位足长比与GMM值r=0.418,P<0.01).结论:B超可以通过反映局部肌肉厚度变化,为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盖洁;李晓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乌司他汀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影响及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干预及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PF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治疗组(n=16)和激素对照组(n=14),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后第7、14、21天抽取外周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h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肺功能测定,比较2组TNF-α.的变化,观察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TNF-α均高于正常,经乌司他汀治疗后治疗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乌司他汀治疗后患者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乌司他汀能有效降低IPF患者TNF-α水平,改善IPF患者的预后,乌斯他汀为临床治疗IPF的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武士杰;苏传芝;刘长波;郑东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2例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与风、湿、热邪有关,多由感受风邪,湿热毒邪相互蕴结,瘀滞肌肤而成.针刺放血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赵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科治疗中,加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鼾症,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h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临床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为常见.其危害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用的治疗手段,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夏海燕;姜华颖;于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脊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对照组40例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加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指标[包括晨僵时间、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血沉、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邹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研究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特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综合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均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心肺功能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罡;杜德禄;李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咽癌患者鼻腔冲洗的探讨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用1次性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将60例已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福来氏尿管连接输液器后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采用单纯输液器进行鼻腔冲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鼻腔冲洗方面比较,观察组鼻腔冲洗更彻底,鼻腔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残留少,鼻腔更通畅,并发症少,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用福来氏尿管鼻腔冲洗可增强放疗敏感性,减轻放疗后所致的鼻塞、恶臭,改善鼻腔内环境,增强患者的舒适度,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冯玉群;冯明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