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中老年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赵彩红

关键词:治疗, 中老年人, 慢性非特异性, 慢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 精神因素, 发病机理, 愈后, 遗传, 性肠, 感染, 复发, 病因, 病程
摘要:中老年人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起病缓慢,病程缠绵,愈后易复发.该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精神因素有关.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规则及相关的卫生法规对护理工作挑战的同时,医患矛盾闩益突出,医疗纠纷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探讨护理纠纷的原因和对策,目的是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杜绝因护理工作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作者:任洪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产科全程陪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科全程陪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8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全程陪护的方法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率.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全程陪护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吕丽;王星;王志敏;孙明月;李惠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分别对120例新生儿体温进行7、10分钟的腋窝、颌下、背部、腹部4种测量,与同时进行的3分钟肛门测量的体温值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与其他部位测量法相同时间内所测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部测量法7、10与肛门测量法(3分钟)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温的患儿背部测量体温7、10分钟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可以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腹部测量法一样应用于护理量较大的临床新生儿科,背部测童法能较准确获得新生儿的真实体温,不受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使用的影响,既可以避免患儿受凉,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安全有效,方便实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中翠;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在肌肉损伤检查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肌肉损伤疾病在临床非常多见,包括肌肉挫裂伤,肌腱断裂多方面疾病.以往应用超声确诊者很少见,均以CT、MRI为主要诊断措施,但目前超声诊断骨骼肌肉疾病已成为重要部分在许多方面其诊断价值甚至优于MRI.

    作者:赵巍;李春雨;刘彦丽;邹松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配合认知训练治疗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认知训练治疗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方法:4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改善循环、高压氧、常规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记忆康复训练治疗,应用GCS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评分、ADL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在GCS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但治疗组GCS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认知训练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应早期进行.

    作者:李艳;戴文晋;隋晓亮;王雪峰;王科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210名诊断变态反应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对210名诊断变态反应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10名患者对其进行心理观察.结果: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分析解决.结论:有效地心理护理能消除病人恐惧心理,接受实验性诊断,更好的配合,提高变态反应病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葛文艳;何小花;李惠淑;李江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例拒绝服药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拒绝服药的原因.结果:患者拒绝服药的主要因素有病情、药物副反应,精神科知识缺乏.结论:加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服药管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控制病情,减少药物的副反应,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宋新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比较分析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病的发病率的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的早起康复引起了医学界的越来越高的重视.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康复活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长期以来医生和病人都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卧床休息时间越长越好,可以减少心脏并发症.预防再梗死或碎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国内有些学者开始研究AMI病人的早期活动,但也只从术后3天或4天开始.

    作者:武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

    由于肩锁关节周围无丰厚软组织保护,直接暴力极易造成肩锁关节损伤,使关节稳定装置遭到破坏,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也因此成为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上肢创伤之一.根据骨折后锁骨移位或脱位的程度不同,其治疗方法很多,对于移位和脱位明显的损伤,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复位骨折和脱位,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保留肩关节的功能.

    作者:刘晓化;武震;王鑫;李凯;赵延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痘痘清系列胶囊治疗座疮8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的疗效,尤其是对于重症痤疮的治疗、对于中医辩证不同证型的痤疮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1)辩证分型.(2)分轻、中、重度.(3)分别处方用药治疗,(4)统计总结.结果:不论各型痤疮,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得当,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文波;王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胰头上下为分界,应用超声对112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98例占87.50%(98/112),非梗阻型14例,占12.50%(14/112).术前超声检出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未检出率3例,占2.68%(3/112).术前超声定位109例,术后符合102例,符合以率93.58%(102/109);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90例,术后诊断8例;胰腺段11例,术后诊断15例,壶腹部8例,术后诊断13例.结论:超声时肝外胆管结石定位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益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体会

    急腹症是普外科的重要疾病,一旦延误诊断,治疗不当,将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死亡.老年急腹症患者大多并存其他疾病,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误诊率可高达50%以上,术后并发症较严重、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急腹症患者240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万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旨在了解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1-4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6个月;利用SF-36童表调查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l)、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方面的影响,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3组患者SF-36量表PF、RP、BP、GH、RE、MH六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要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作者:崔岩;杨军;谢长英;王锐艳;杜娟;李吉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吗啡加入心肌停跳液中在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吗啡加入心肌停跳液中在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20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吗啡组,心肌停跳液中加吗啡2μmol/L;对照组,停跳液中未加吗啡作为对照.比较2组心肌细胞凋亡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术后低心排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拔除气管导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测定主动脉开放后2、12、24小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2组术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但吗啡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吗啡组在主动脉开放后2、24小时的血cTnI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肌停跳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吗啡对瓣置换术者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

    作者:杨宝会;卢立春;马玲;赵立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会厌脓肿诊治分析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急重症之一,其发病急骤,来势凶险,随时可发生急性喉阻塞,造成窒息,危及生命.急性会厌炎伴会厌脓肿,其病情更凶险.作者于2004年11月~2006年5月共收治成人会厌脓肿3例,均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奚英琴;孙国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伤延迟性脾破裂16例诊治体会

    延迟性脾破裂是指腹部外伤48小时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约占全部脾破裂的10%~15%,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死率却l0倍于一般的脾破裂.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54例,其中确诊为延迟性脾破裂16例,占10.4%,现就期匆韵降疥浩如下.

    作者:李截;陈万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在112例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前置胎盘的孕妇行经腹与经会阴联合超声检查,并与分娩所见对照.结果:经腹诊断负荷率明显低于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P<0.05).结论: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可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万霞;毕纯龙;杨立国;刘东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茵山莲免疫疗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菌山莲综合免疫疗法对ANP继发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肠道菌群检测和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ANP模型肠道菌群变化和肠道局部免疫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严格按标准选入的SAP病人,采用中药菌山莲及微生态制剂综合疗法分别在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清内毒素,肠道局部免疫与细菌易位等方面进行时比研究.结果:ANP肠道膜菌群生物屏障受到破坏,G-肠杆菌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菌.综合免疫疗法治疗后1周及2周的生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初步表明综合疗法能减轻或消除ANP继发感染临床表现,缩短感染持续时间.

    作者:王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有遗传和不良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并已知一些肯定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摄盐过多、遗传因素等,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1].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碘伏消毒气管切口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1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替代75%酒精,其他用物及操作按传统的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气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分钟、5分钟血氧饱和度均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气管切开护理时应用0.5%的碘伏消毒气管切口,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刺激性咳嗽和气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了低氧血症的程度,并缩短了低氧血症持续的时间.

    作者:周友彬;夺剑平;陈少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