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升;隋福革;张勇;杨峰;刘萍英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骨折48例.结果:术后功能评价应用改良的Sheap评分:优30例,良1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柯铭锋;林久灶;林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结核性脑膜爽(简称结脑)是由于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而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可发病,但以儿童为多见.病理:结脑多为全身性果检型结核病的一部分,或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结核血行播撒的结果,主要通过血行一脑脊液途径波及脑膜.其发病与其原发结核对机体的高度过敏性有关.
作者:孙光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1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化;赵延君;武震;王鑫;杨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心包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5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结果:25例均1次成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准确性好、成功率高、风险小.
作者:张维龙;康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1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均力不同程度增高,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结论:影像学,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敏;高重阳;郜国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新理念.主要是救治损伤严重的患者,改变以往早期进行确定性的手术方法,而是采用快捷、简单的手术措施控制伤情的进一步变化,使患者复苏后有机会进行再次完整、合理的手术.
作者:李建国;宋海滨;姜脉涛;王永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聚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成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约20%患者有家庭史.
作者:王志敏;刘乎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常见的表现,而以心律失常为严重,在洋地黄中毒中约80%-90%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室早、室速、室颤、房室阻滞等.通常其治疗量是中毒量的60%,而中毒时的剂量已为小致死量的40%-50%.
作者:孙凌男;田娟娟;金小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泌尿系结石(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尿石症大部分的评估和治疗都是建立在结石分析的基础卜的,本文简述了了结石成分的化学、物理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进展.1化学分析方法:(1)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结石外形、颜色或对结石标本预处理和预试验,考察结石与某试剂的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沉淀、气体等,来初步判断为何种组成.
作者:耿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两性崎形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方法: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明确护理干预对提高两性崎形手术成功率的积极作用.在于2003年-2009年我院治疗的两性崎形患者11例,可知患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下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我院治疗的两性崎形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手术治疗,解除病患的疾苦,恢复自身形象.结论:对两性崎形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减轻角色冲突、心理障碍,可提高对术后的生活期望值.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取100例ASAⅠ-Ⅱ级普外科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1组(50例):地佐辛1.Omg/Kg+阿扎司琼10mg;对照组即2组(50例):舒芬太尼tug/Kg+阿扎司琼1Omg.结果: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结论: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术后镇痛药物.
作者:曲宪杰;孙永锋;王寒冰;关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应用顺行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缺损创面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54岁.缺损范围为3cm×3.5cm-4cm×8cm.术中切取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cmx4.5cm-5cm×9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3例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mm,经2期整复推进皮瓣创面愈合.13例均获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叶国强;朱小平;刘远秀;姚晓芳;朱展亮;黄志珩;覃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乳腺增生病与乳癌在临床表现上都以肿块为主,在发病成乳癌.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一直存在着争议.就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来看,患有乳腺增生病的妇女,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要大,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则更是大大增加了这种危险性.
作者:乔良;刘淑杰;代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的股骨骨折患者,加强护理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25例治疗5天-7天,15例治疗8天-15天症状好转,双下肤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检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股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金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常有受寒、劳累等诱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1/3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起病较急.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老年人肺炎、医院内肺炎起病隐匿.发热常见,多为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后热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为干咳,渐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
作者:徐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5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冲洗引流5-7天后手术.结果:5例患者经冲洗后梗阻症状明显缓解,肠腔内残留大便完全冲出,减少感染几率,近段肠管水肿明显减轻使手术能够达到1期吻合避免2次手术.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初步显示安全有效.
作者:王勇;翟云起;陈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了能达到尽早恢复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避免内固定失败后所承受的第2次手术打击.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是较好的选择.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6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33例,效果满意.
作者:刘轶鹏;王利臣;付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7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30例,中青年42例.结果:老年人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为不典型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常规进行脑脊液等检查以减少误诊,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盛延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肠梗阻分单纯性,闭拌性和绞窄性3种类型.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的死亡率为0-5%,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高达梗286例,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75例,其中:26例有不同程度的延误治疗,约占30%,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周洪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积血,常见于鼻部外伤,鼻骨骨折或中隔发生骨折,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甚至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其有可能自行吸收,或可能并发鼻中隔膜脓肿,甚至出现鞍鼻畸形,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置.
作者:李丽;高长枝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