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延生
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部分严重的患儿往往需要终身康复,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很多患儿家庭的经济条件不能满足患儿在机构进行长期康复,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合理而又经济的康复模式来对这部分患儿进行康复.社区及家庭康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康复模式,家长是患儿好的康复治疗师,有先天的优势进行康复治疗,患儿容易接受家长的康复训练,但是家长往往非专业的康复人员,这就需要我们的患儿家长在我们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而康复指导必将成为这个康复模式中的重要的一个因素.
作者:曹宝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010年住院的103例急性脑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肤体训练、语言训练及二便训练等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脑卒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均以佳心态接受治疗,主动配合,配合率达100%.103例患者出院随访98%能回归社会,其中67例重返工作岗位,36例达到生活自理.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又.
作者:曲薇;翟慧晶;丁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心包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5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结果:25例均1次成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准确性好、成功率高、风险小.
作者:张维龙;康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屈肌起点滑移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I,II度的临床观察,运用该术式更趋合理,同时为完善该术式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对25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病例进行观察,并对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均采用屈肌止点滑移术治疗,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22例,失访3例,崎形矫正优良22例,达88%;手功能恢复优良18例,达72%.结论:(1)时前窝和肘尺侧筋膜室壁和神经血管穿入处是易受压的部位.(2)深屈指屈肌腱的滑移距离与屈指、屈腕的角度,前臂旋前崎形的程度与骨间膜的宽度,骨间膜及旋前方肌的的挛缩程度密切相关.(3)屈肌起点下移术,为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I,II度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李传福;崔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口内口外2种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适应征及2者有无差异.方法:视颞下颌关节肿胀情况选择复位方法,肿胀较轻者采用口外手法复位,肿胀较重者因局部无法抓捏及按压后疼痛加重刺激肌肉收缩,影响复位,可采用口内手法复位.复位前均行颞下颌关节周围按摩35分钟,以松弛局部肌肉.复位后均采用绷带或颅颌弹力绷带固定于闭口位.总结8年来运用口内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病例,并与运用口外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脱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口内法复位成功率94.29%,口外法复位成功率94.12%,P>0.05.口内口外法手法复位无明显差异性,适应症选择正确临床均可采用.结论:口外法适用颞下颌关节肿胀较轻者及无牙颌磨牙缺失患者,复位效果很理想.口内法可以适用于颞下颌关节肿胀较重者及磨牙缺失少的患者急性前脱位复位,临床上针对不同病例可采用口内及口外法手法复位.2种方法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冀丽彬;陈沐群;商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PFNA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采用PFNA治疗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结果:36例均获随访,根据Harris评分,优22例,良11例,中3例,优良率为91.7%.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化了手术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下床活动早,骨折愈合率高,防旋转、切割,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理想器械,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作者:马东升;隋福革;张勇;杨峰;刘萍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7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30例,中青年42例.结果:老年人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为不典型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常规进行脑脊液等检查以减少误诊,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盛延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应用顺行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缺损创面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54岁.缺损范围为3cm×3.5cm-4cm×8cm.术中切取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cmx4.5cm-5cm×9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3例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mm,经2期整复推进皮瓣创面愈合.13例均获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叶国强;朱小平;刘远秀;姚晓芳;朱展亮;黄志珩;覃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在肠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9月时18例肠瘘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TPN应用3-28天,平均15.3天,引流量明显减少后改为PN+EN,3-15天,平均8.5天,逐渐过渡到完全胃肠内营养(TEN).1例因经济困难治疗18天自动出院,2例为唇状瘘,手术治疗,其余15例均自行愈合,自愈率为83.3%,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应用肠外、内营养和生长抑素,在通畅引流和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是治疗肠瘘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岩;徐淑云;李大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护理记录书写的意义: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护理情况,客观真实的记录患者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过程,是护理质量的真实反应.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如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伤害案件、保险理赔等.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骨折按AO分型,31.A2.15例,31.A311例.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1个月;24例患者均获得1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6.4周.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7%.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卢;王俊义;倪晓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1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化;赵延君;武震;王鑫;杨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和酮替芬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手控式定量气雾器吸入,同时给予酮替芬口服.结果:采用此方法治疗有效率为93.61%.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的好方法.
作者:吕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了能达到尽早恢复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避免内固定失败后所承受的第2次手术打击.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是较好的选择.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6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33例,效果满意.
作者:刘轶鹏;王利臣;付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眼科门诊就诊的翼胬肉患者99例(106眼),分为2组,A组(54眼)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MMC,B组(52眼)行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复发率,并发症.结果:A组6眼复发,复发率为11.1%,B组2眼复发,复发率为3.85%.手术时间:A组短于B组.恢复时间A组长于B组.2组手术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2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降低复发率.
作者:魏秀华;苏金良;宿可昕;崔国栋;王兴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1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均力不同程度增高,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结论:影像学,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敏;高重阳;郜国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在CT引导下对颅内血肿进行三维定位,选定靶点后行软通道穿刺引流血肿,间断用尿激酶溶解并引流出残留凝血块.评价标准包括平均手术时间、血肿体积减少量、术前与术后GCS评分、1周内死亡率及远期随访.结果:术前与术后GCS评分平均增加4分,血肿体积平均减少35%,平均手术时间25分钟,1周内死亡率10.5%.结论: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易于掌握普及、定位准确、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全新手术模式,更适宜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推广使用.
作者:张毅;陈红伟;徐金山;吴茂春;潘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92例颈椎前路围手术期病人采取的系统的气道管理的积极作用.方法:术前进行的气道的牵拉训练及体位训练,为术中术后气道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术后主要从对生命体征的持续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的严密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气道管理.结论: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颈椎前路的死亡率.
作者:白雪莲;和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0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3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00例,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无血栓形成.结论:细致良好的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东华;李文清;英丹;杨立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康忻,德国默克公司生产5MG/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患者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及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血压、心率变化来评价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2组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心率更明显.结论:比索洛尔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和心室重构,并能有效控制心率和调节血压.患者对此药的耐受程度主要分布在5mg,为该药的常规剂量.
作者:谷思洋;李静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