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何琼;刘琼

关键词:气管异物, 术后,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70例气管异物患儿,其中57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水肿、左心衰、喉梗阻、痰栓、杓状软骨脱位等并发症,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组病例中51例治愈出院,14例心跳停止患儿中2例死亡,5例ARDS予以机械通气,2例低氧血症不能改善,终死亡.2例束状支气管炎转往内科进一步治疗,随访治愈出院.结论 气管异物属儿科急重症,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但因小儿的特点,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以及加强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为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102例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我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的102例患者,对其全部实行了健康教育指导.其中男57例,女45例.年龄17~83岁.

    作者:李娟;江洪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介绍应用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效果分折.方法.对62例患者根据功能锻炼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术后应用髋保护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30例则不用髋保护器进行同样程序的康复锻炼.术后不同时期对2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康复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髋保护器协助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效果良好.

    作者:沈光银;吴晓华;刘小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 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髓损伤患者,分为低钠组和正常组,分析低血钠程度与颈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关系,观察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结果 同一损伤部位完全性损伤者的血钠浓度与不完全性损伤者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损伤程度高位损伤者与低位损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1~2周内改善.结论 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相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剑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股骨颈内固定空心钉取出术后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甚至致死的常见骨折.对于40岁左右年轻病人大多是高能量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包括空心钉等等.往往会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可以取出内固定以起到减压的作用,或内固定因坏死骨质吸收而穿入关节腔加重疼痛,需要取出内固定.对于空心钉取出术后感染比较少见.我科2011年5月收治1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2年,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取出术后深部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军;王秀义;王文强;孙明国;马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胶囊内镜在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OMOM型胶囊内镜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变的检出率及病变类型,评价胶囊内镜在隐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5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顺利的完成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2 5例出血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斑片状糜烂3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小肠肿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2例,小肠溃疡或溃疡型病灶3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炎症性改变5例,未发现任何异常者3例.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检查成功率高,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长福;李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0例颈椎骨折病人翻身时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即个体处于一种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的感受[1].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颈椎骨折病人因活动障碍、疼痛、颅骨牵引等置被动体位,不能自行翻身造成身体不适.故在病情许可,满足医疗条件下设法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是颈椎骨折病人护理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李玉萍;闵琦芬;许凤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开放式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从实验方法的特点对比入手,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了不同类型实验课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开放式设计性实验环节的教学原则.结果 学生实验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创造性得到提高.结论 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创造性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文才;李玉成;李晓龙;姜鑫;白玉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偏瘫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偏瘫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取偏瘫并曾进行系统康复的患者128例,按照奇偶数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同时系统进行接受现代康复及传统康复,实验组偏瘫康复患者除常规护理和指导外,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2组干预时间及强度均相同.开始康复及8周后由责任护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I)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入院时2组QOL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第8周观察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总体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偏瘫康复患者,在相同康复手段及条件下,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霍尔红;刘景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 总结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急救、常规、心理等方面护理,64例患者治愈出院36例,好转出院23例,转外科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研;夏士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癔症性精神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明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癔症性精神病的疗效,尝试为治疗癔症性精神病提供新的临床方法.方法 对9例住院做MECT的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与13例运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运用MECT组患者与运用药物组患者相较,临床缓解期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ECT治疗癔症疗效肯定,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晓芳;徐保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0例肝癌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 在对60例肝癌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病人的心理状况改善,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认知能力.

    作者:刘艳辉;王秀丽;刘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书写痉挛患者异常皮质活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研究书写痉挛患者皮质异常功能活动,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其病因.方法 分别对10名书写痉挛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手指写、执笔写任务期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数据经过分析处理,获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2个任务的平均脑激活图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组初级感觉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表现为与书写任务相关的明显激活(P<0.05),而双侧的后顶叶皮质激活在2个不同任务期间均较正常减弱.结论 书写痉挛患者存在运动和感觉皮质的异常活动,反应了其运动皮质的去抑制和感觉处理过程的障碍,并且感觉处理过程的异常可能在其病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戴艳萍;李军;靳美;曹利;张春媛;齐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45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及时有效的护理在控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45例患者经合理治疗及护理全部平稳渡过急性期.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减轻患者痛苦、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 对634例患者(包括72例脑梗死患者及5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医用磅称、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检测,统计吸烟指数.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81.94%、(7.24±0.07) mm、(7.21±0.60) mm]与腔隙性脑梗死组[28.85%、(7.45±0.10)mm、(7.52±0.75) 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吸烟、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吸烟等指标进行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夏圣梅;王立凌;杨姗杉;张继红;邓丹;宋来军;刘江华;杨凤民;董学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更新HIS系统后我科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

    护理文书是病历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病历又是医疗单位的重要档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是处理各种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也是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所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好坏,不仅体现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更是护士从事临床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1].我科自2009年1月使用更新后的HIS系统以来,针对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管理,使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孙玉珍;姜秀荣;高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70例气管异物患儿,其中57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水肿、左心衰、喉梗阻、痰栓、杓状软骨脱位等并发症,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组病例中51例治愈出院,14例心跳停止患儿中2例死亡,5例ARDS予以机械通气,2例低氧血症不能改善,终死亡.2例束状支气管炎转往内科进一步治疗,随访治愈出院.结论 气管异物属儿科急重症,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但因小儿的特点,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以及加强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作者:何琼;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如何做好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健康宣教

    目的 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护理指导,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次数.方法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入院宣教,日常生活护理,讲解哮喘相关知识,做好哮喘日记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 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对哮喘患儿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护理指导,能够减少哮喘发病次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郭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国伤残医学》投稿与征订须知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护理

    目的 观察和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2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手术前后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护理恰当,无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经过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可使住院时间缩短,出血等并发症减少,且无腹部切口.

    作者:袁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常见慢性疾病适宜康复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简单易行、适用于垦区开展社区康复的具体技术方法.方法 以典型常见病为主,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和适宜的康复技术方案,用以指导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康复协调员开展相应的社区康复工作.结果 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与适宜康复技术方案给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康复协调员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及有效的工作指导,使社区康复工作得到良好效果.结论 常见慢性疾病健康教育与适宜康复技术方案可以做为社区康复工作的指导方案而推广应用.

    作者:刘大立;张荣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