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黄云玉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内容是: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为术后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患肢的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5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加强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谈儿童牙病的预防及护理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的好牙,牙齿健康以预防为主,预防牙病、爱牙护齿从小做起,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家长们的重要责任.1乳牙龋齿应当及早治疗:据我们统计,超过八成的父母都认为,乳牙早晚要换掉,就算出现蛀牙了也没有必要看医生.新一项儿童口腔健康调查数据显示,1岁婴幼儿就可以发生龋齿,患龋率0.35%,4岁幼儿有5成以上发生牙龈炎,全国的儿童龋齿患病率为83.65%.

    作者:武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介绍应用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效果分折.方法.对62例患者根据功能锻炼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术后应用髋保护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30例则不用髋保护器进行同样程序的康复锻炼.术后不同时期对2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康复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髋保护器协助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效果良好.

    作者:沈光银;吴晓华;刘小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常见慢性疾病适宜康复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简单易行、适用于垦区开展社区康复的具体技术方法.方法 以典型常见病为主,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和适宜的康复技术方案,用以指导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康复协调员开展相应的社区康复工作.结果 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与适宜康复技术方案给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康复协调员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及有效的工作指导,使社区康复工作得到良好效果.结论 常见慢性疾病健康教育与适宜康复技术方案可以做为社区康复工作的指导方案而推广应用.

    作者:刘大立;张荣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股骨颈内固定空心钉取出术后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甚至致死的常见骨折.对于40岁左右年轻病人大多是高能量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包括空心钉等等.往往会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可以取出内固定以起到减压的作用,或内固定因坏死骨质吸收而穿入关节腔加重疼痛,需要取出内固定.对于空心钉取出术后感染比较少见.我科2011年5月收治1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2年,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取出术后深部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军;王秀义;王文强;孙明国;马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 探讨三维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钉一骨复合体的刚度和强度承受轴向负荷,提供控制骨折自由度的空间三维约束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3月~2011年3月对87例胫腓骨中下段各类型骨折采用三维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骨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得来诊访医骨折愈合100%,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1周.结论 三维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骨钉内固定可较好地稳定骨折,创口内又无异物存留,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操作“简、便、验、廉”.拆架无需2次手术,患者容易接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贵州贫穷群体.不足是佩戴时间长,不美观,针口易感染,对农家不便.

    作者:石学金;杨再隆;谢伟军;李佑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目的 探索膝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治疗和手术体会.方法 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10例.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随访10例,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见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无需手术取固定物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白云波;魏文华;严永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0例颈椎骨折病人翻身时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即个体处于一种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的感受[1].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颈椎骨折病人因活动障碍、疼痛、颅骨牵引等置被动体位,不能自行翻身造成身体不适.故在病情许可,满足医疗条件下设法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是颈椎骨折病人护理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李玉萍;闵琦芬;许凤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内容是: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为术后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患肢的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5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加强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云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的4步自我疗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4步自我疗法对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37髋),对照组24例(35髋);6个月为1疗程,随后进行功能评定,并追踪观察2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4步自我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1][2].

    作者:曹卫众;王晓丽;叶翔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X线监测下,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42例患者痊愈(80.77%),显效9例(1 7.31%),症状未有减轻者1例(1.92%).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欣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和血沉变化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严重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有关因素有利于及早发现、估计预后、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害,改善患儿的预后.方法 回顾2002年~2008年6年间我院收治的131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组,将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和未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2组患儿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 发生与未发生CAL的患儿在C反应蛋白、血沉、血红蛋白水平及免疫活性测定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文单因素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高血沉是发生CAL的危险因素.

    作者:金玉萍;刘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血糖控制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差异.方法 80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接受急性脑出血常规处理,MSII组同时行MSII治疗,CSII组同时行CSII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并与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2组神经功能.结果 与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减少(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以CSII组更显著(P<0.01).结论 与MSII比较,CSII更适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出血,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周慧南;王金花;李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术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提供减轻肝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6例肝癌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33例,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由专职护士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于术前、术后1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后1周对照组和干预组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肝癌术后病人负性情绪程度,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马敏;左续珍;刘坤;李赵侠;鲍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0例肝癌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 在对60例肝癌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病人的心理状况改善,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认知能力.

    作者:刘艳辉;王秀丽;刘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的TCD与CT对照分析

    目的 进一步认识脑梗死患者的TCD与CT的表现.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Tc-202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MZz,所得参数均由本机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显示出来.结果 55例患者CT均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脑梗死.TCD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40例(72.7%),血流频谱异常21例(38.3%).结论 笔者认为CT可以诊断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TCD可以明确的诊断病变的血管,根据TCD波形和血流速度又可以做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二者结合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作者:符颖;张玲;陈晓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 3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结果 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78%;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科护理学PBL教学管理体会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强调从问题着手,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教学目标[1,2].为培养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2009年2月~2009年5月,针对2006级护理本科的外科护理学教学,开展PBL教学.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包桂秋;徐红梅;赵士宏;赵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体切除椎板及棘突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38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腰椎不稳症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切除椎板及棘突椎间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 不稳症或潜在不稳的患者38例.结果 随访1~3年,临床优良率达94.7%,术后6~12个月摄片示38例全部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达到100%,无固定螺钉松动及滑脱现象.结论 自体切除椎板及棘突椎间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固定力强、植骨融合率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优质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探讨在骨科实施优质服务护理,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优质服务.结果 实施优质服务,深受患者的欢迎,满意度不断提升,得到患者一致公认和好评.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骨科住院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服务.

    作者:蒋珍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为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102例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我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的102例患者,对其全部实行了健康教育指导.其中男57例,女45例.年龄17~83岁.

    作者:李娟;江洪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