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儿童牙病的预防及护理

武晶

关键词:儿童牙病, 龋齿患病率, 儿童口腔健康, 预防为主, 婴幼儿, 牙齿健康, 卫生习惯, 乳牙龋齿, 家长, 及早治疗, 调查数据, 牙龈炎, 患龋率, 责任, 医生, 统计, 培养, 父母
摘要: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的好牙,牙齿健康以预防为主,预防牙病、爱牙护齿从小做起,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家长们的重要责任.1乳牙龋齿应当及早治疗:据我们统计,超过八成的父母都认为,乳牙早晚要换掉,就算出现蛀牙了也没有必要看医生.新一项儿童口腔健康调查数据显示,1岁婴幼儿就可以发生龋齿,患龋率0.35%,4岁幼儿有5成以上发生牙龈炎,全国的儿童龋齿患病率为83.65%.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康唑注射液灌洗法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3例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亚热带及热带等温热潮湿地区,属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腹部复杂手术等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传统治疗方法采用全身和局部治疗方法相结合,局部外用霜剂、糊剂无法作用于耳道深部,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副作用较大,需行肝、肾及心脏功能监测,多有不便,医生颇感棘手.我科采用氟康唑注射液灌洗方法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简单易行,疗效确切.笔者总结了2009年4月~2011年2月间我科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7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畅;吴庆莲;吴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护理

    目的 观察和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2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手术前后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护理恰当,无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经过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可使住院时间缩短,出血等并发症减少,且无腹部切口.

    作者:袁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健康教育干预

    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常采取手术治疗,但大多数病人存在不良的心理,以致影响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因此,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1心理状况分析1.1焦虑恐惧心理宫外孕多数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及家属对这忽然而来的疾病无法接受,焦虑恐惧心理,害怕手术的疼痛或出血,害怕术后影响今后的生育问题,思想压力大,要求保守治疗而不配合手术.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丰富康复训练对先天性脑损伤仔鼠脑神经髓鞘发育和修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探讨宫内感染致脑损伤仔鼠脑神经髓鞘改变及丰富康复训练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连续2天对孕第17天的脂多糖(LPS)组孕鼠腹腔注射LPS(450μg/ kg.d),制备脑损伤模型;对照组孕鼠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LPS组仔鼠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丰富康复训练组,丰富康复训练组于第2天开始进行干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d14、d28各组仔鼠脑神经髓鞘厚度情况,并应用体视学技术测量和计算脑神经髓鞘厚度平均值,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仔鼠脑皮质区BDNF表达情况.结果 非干预组、丰富康复训练组仔鼠脑神经髓鞘厚度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丰富康复训练组仔鼠脑神经髓鞘厚度平均值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丰富康复训练组仔鼠脑的皮质区BDNF阳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1)宫内感染可致脑损伤仔鼠脑神经髓鞘厚度平均值降低.(2)丰富康复训练可提高脑损伤仔鼠脑神经髓鞘厚度平均值.(3)丰富康复训练可增强脑损伤仔鼠脑组织BDNF阳性表达.

    作者:王风波;李晓捷;唐明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 探讨三维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钉一骨复合体的刚度和强度承受轴向负荷,提供控制骨折自由度的空间三维约束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3月~2011年3月对87例胫腓骨中下段各类型骨折采用三维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骨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得来诊访医骨折愈合100%,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1周.结论 三维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骨钉内固定可较好地稳定骨折,创口内又无异物存留,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操作“简、便、验、廉”.拆架无需2次手术,患者容易接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贵州贫穷群体.不足是佩戴时间长,不美观,针口易感染,对农家不便.

    作者:石学金;杨再隆;谢伟军;李佑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优质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探讨在骨科实施优质服务护理,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优质服务.结果 实施优质服务,深受患者的欢迎,满意度不断提升,得到患者一致公认和好评.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骨科住院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服务.

    作者:蒋珍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书写痉挛患者异常皮质活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研究书写痉挛患者皮质异常功能活动,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其病因.方法 分别对10名书写痉挛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手指写、执笔写任务期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数据经过分析处理,获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2个任务的平均脑激活图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组初级感觉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表现为与书写任务相关的明显激活(P<0.05),而双侧的后顶叶皮质激活在2个不同任务期间均较正常减弱.结论 书写痉挛患者存在运动和感觉皮质的异常活动,反应了其运动皮质的去抑制和感觉处理过程的障碍,并且感觉处理过程的异常可能在其病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戴艳萍;李军;靳美;曹利;张春媛;齐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X线监测下,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42例患者痊愈(80.77%),显效9例(1 7.31%),症状未有减轻者1例(1.92%).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欣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输液方法研究与护理体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减少穿刺疼痛,避免拔针时对静脉的损伤,减少局部出血、淤斑,静脉注射时防止空气进入静脉[1],我科2007~2008年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解除恐惧心理,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现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戴淼;张静波;王丽丽;刘娜;娄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静脉输血的护理现况

    输血可以补充血容,改善循环功能,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和凝血功能,在战伤救治及现代医疗中是一项重要措施[1].需要多部门(血站、输血科、临床科)众多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护士、技师)共同完成.护士是输血治疗过程中后一步的操作者,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就临床上静脉输血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介绍应用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效果分折.方法.对62例患者根据功能锻炼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术后应用髋保护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30例则不用髋保护器进行同样程序的康复锻炼.术后不同时期对2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康复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髋保护器协助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效果良好.

    作者:沈光银;吴晓华;刘小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哺乳期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手术方法及风险分析

    目的 关于哺乳期疤痕子宫人流手术方法及风险分析.方法 对1 00例早孕患者中哺乳期疤痕子宫患者与正常早孕患者行人流手术风险对比.结果 哺乳期疤痕子宫组中手术并发症,出血量等显著多于正常组.结论 减少剖宫产率、产后计生宣教的落实,以及术前准备完善,术中规范操作,能有效地减少人流手术风险的发生.

    作者:钱曼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罗从风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1]:其中有4例单纯压缩骨折,11例单柱骨折,5例双柱骨折和3例三柱骨折.根据三柱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骨折分别使用前外侧入路、改良正中入路和倒L形人路,对于双柱和三柱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单纯压缩骨折3例,单柱骨折8例,双柱骨折3例,三柱骨折2例.结果 23例中16例得到随诊,经6~22个月的随诊,根据马元璋的评价标准[3`:优1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选择好的术前分型,良好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积极早期处理合并伤,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作者:胡士琪;唐校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造成粉碎骨折.骨折也常是多发创伤的一部分.法国医生Pestol于1911年首次提出Pilon骨折的概念,认为这是由于距骨撞击胫骨远端关节面而造成的一种损伤,故有人特称之垂直压缩型骨折,约占胫骨骨折总数的7%~10%[1],它是比较难于处理,而且并发症较多的一类骨折.

    作者:张志勇;朱文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雾化吸入配合与否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研究影响哮喘患儿吸入治疗配合性的相关因素,以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 以儿科收治的102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为对象.结果 配合组与不配合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健康宣教及对症护理是提高治疗的关键.

    作者:于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创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早期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创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方法,从而使其早日康复.方法 对42位截瘫病人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42例截瘫病人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创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可促进病人的顺利康复.

    作者:赵琴;赵玉兰;吴新军;何清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70例气管异物患儿,其中57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水肿、左心衰、喉梗阻、痰栓、杓状软骨脱位等并发症,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组病例中51例治愈出院,14例心跳停止患儿中2例死亡,5例ARDS予以机械通气,2例低氧血症不能改善,终死亡.2例束状支气管炎转往内科进一步治疗,随访治愈出院.结论 气管异物属儿科急重症,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但因小儿的特点,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以及加强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作者:何琼;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及其创新性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逐渐增高,老龄人口亦增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当他们患病住院后常常产生许多不正常的心理,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疾病的治疗.现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赵长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的TCD与CT对照分析

    目的 进一步认识脑梗死患者的TCD与CT的表现.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Tc-202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MZz,所得参数均由本机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显示出来.结果 55例患者CT均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脑梗死.TCD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40例(72.7%),血流频谱异常21例(38.3%).结论 笔者认为CT可以诊断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TCD可以明确的诊断病变的血管,根据TCD波形和血流速度又可以做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二者结合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作者:符颖;张玲;陈晓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目的 探索膝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治疗和手术体会.方法 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骨折10例.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随访10例,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见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无需手术取固定物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白云波;魏文华;严永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